区块链火了,顺丰用它“强攻”这一市场

这两天,区块链领域沸腾了。
10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区块链在快递行业有何应用场景?作为民营快递龙头,顺丰在医药领域通过区块链与温控技术、配送服务实现了结合,打开了医药供应链市场。

近日,顺丰医药事业部(以下简称“顺丰医药”)发布名为“精温定达”和“精温定航”的两款精准温控产品,服务于生物制药、疫苗、体外诊断产品、DT P(Di rec t to Pat ient,“直接面向病人”)新特药等医药产品冷链配送。随着这两款产品的发布,顺丰医药产品矩阵也逐渐成形——

01发布“精温”产品,填补市场空白

作为精准温控产品,精温定达和精温定航的温控区间为2℃~8℃。二者的区别在于单票件数和适用场景。其中,精温定达适用场景为一票1 ~ 9 件生物制药、体外诊断产品、DTP 新特药配送,精温定航适用场景为10 件或以上生物制药、疫苗少量多批次配送。

从服务范围看,精温定达收件范围包括全国22 个主要城市和医药产业发达城市,派件范围包括16 个省、4 个直辖市、5 个省会城市和217 个城市;精温定航收、派件范围覆盖除港澳台以外的全国所有城市。

较广的服务范围与顺丰近年来打造的医药网络密不可分。

顺丰控股2019 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截至报告期末,顺丰医药网络覆盖137 个地级市、1003 个区县, 拥有4 个GSP(Good SupplyPractice,《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医药仓, 总面积3 万平方米;拥有36 条医药运输干线,贯通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核心城市;拥有通过GSP 验证自有冷藏车236辆,并配备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以及自主研发的TCEMS 全程可视化监控平台,覆盖医药行业生产、电商、经销、零售等多个领域。

温度控制是影响医药物流的关键因素之一。《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对此有多处明文规定。例如,库房应当配备有效调控温湿度及室内外空气交换的设备;储存、运输冷藏、冷冻药品的,应当配备用于冷库温度自动监测、显示、记录、调控、报警的设备;运输冷藏、冷冻药品的冷藏车及车载冷藏箱、保温箱应当符合药品运输过程中对温度控制的要求;企业应当根据药品的温度控制要求,在运输过程中采取必要的保温或者冷藏、冷冻措施。

有熟悉医药物流市场的业内人士告诉《快递》杂志记者,我国医药生产企业自有车辆配送冷藏、冷冻药品时,基本可以实现实时自动监测和记录药品储存过程温湿度状况和冷藏、冷冻药品运输过程温度状况,但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托运货品或远距离配送时,很难保证其具有温湿度监管设施或车辆温湿度始终保持在规定范围内。一般情况下,医药生产企业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签署质量保证协议,将冷藏、冷冻药品温湿度监管要求写入协议附件,并对其配送业务进行抽查。

顺丰医药此次推出精温定达和精温定航,不但填补了民营快递企业在医药精准温控产品领域的市场空白,更是瞄准对温控要求更精确的中高端冷藏、冷冻药品配送市场。

02两款产品,“带出”一个矩阵

区块链火了,顺丰用它“强攻”这一市场

随着精温定达和精温定航的发布,顺丰医药产品矩阵也逐渐成形。

据悉,顺丰医药产品矩阵主要由医药常温、精准温控和药械仓储三部分组成,旨在满足F2B2B2C(工厂 — 经销商— 经销商— 消费者)的医药全供应链各环节需求。其中,医药常温包括医药安心递、医药快运和医药整车,精准温控包括精温专递、精温定达、精温定航和精温整车。

较为完整的产品矩阵背后,是顺丰医药致力于成为国内最有价值和最有影响力的医药健康供应链服务提供商的发展规划。这份发展规划从科技、产品和服务三个维度,列示对应的行动方案、业务场景和代表客户。

顺丰此前一系列内部组织结构调整为其医药供应链服务发展规划奠定了运营基础。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顺丰医药的实际运营市场主体顺丰医药供应链有限公司于2015 年7 月29 日成立,其控股公司或相关公司包括顺丰医药供应链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顺丰医药供应链(黑龙江)有限公司、顺丰医药供应链湖北有限公司、顺丰医药供应链(吉林)有限公司和成都顺意丰医药有限公司。

医药业务部门独立运营有利于顺丰利用其航空、陆运、仓储等资源优势,整合现有网点及末端配送资源,大力拓展医药业务。顺丰控股2019 年半年度报告显示, 其医药行业主要客户包括拜耳、赛诺菲、勃林格殷格翰、恒瑞、哈药、华润三九、齐鲁制药、广药等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2019 年上半年,冷运及医药业务整体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23.52 亿元, 同比增长53.93%,业务保持快速增长。

以勃林格殷格翰为例,公开资料显示,顺丰目前为这家世界上最大的私有制药企业提供温控零担和整车配送服务。其中,温控零担分为2℃~ 8℃和2℃~ 25℃两个温控区间,覆盖全国60 多个城市;整车配送采用专车将药品送达勃林格殷格翰下游经销商。

03“严管”创新并重,顺丰机遇何在

医药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医药物流较普通物流更为“高精尖”,对服务供应商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医药物流的要求有多高?从温湿度监管中可见一斑。《药品储存运输环境温湿度自动监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附件)规定,系统应当至少每隔1 分钟更新一次测点温湿度数据,在药品储存过程中至少每隔30 分钟自动记录一次实时温湿度数据,在运输过程中至少每隔5 分钟自动记录一次实时温度数据。当监测的温湿度值超出规定范围时,系统应当至少每隔2 分钟记录一次实时温湿度数据。

因此,顺丰在医药物流领域不断尝试应用其自主研发的高新技术,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业内领先优势。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顺丰科技研发并落地区块链医药溯源。

本刊记者从顺丰了解到,医药溯源是通过记录每盒药的流通过程,运用区块链技术为医药追溯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具体是与医药相关的企业将区块链作为接口,直接上传其药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全部数据,同时建立自己的记账节点,并与上下游企业合作,整合数据,共同建立节点,保证数据做到共享、安全、透明、可验证和去中心化。

政策环境的演变也为顺丰拓展医药供应链市场提供了机遇。

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8 月26 日审议通过,将于12 月1 日起正式施行。此次是《药品管理法》自1984 年颁布以来第二次进行系统性、结构性的重大修改。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强化了药品安全与企业主体责任,强调严格监管与严厉处罚,体现了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四个最严”精神,进一步健全了覆盖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的法律制度。

在“严”字当头的同时,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还根据网购药品的发展实际,专款规定网络销售药品坚持线上线下相同标准、一体监管。中国药科大学国家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邵蓉认为,( 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未明确网络平台上禁止销售处方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为实践中探索网络销售处方药预留空间。

在此背景下,医药生产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时,无疑会更强调后者拥有合规管控、丰富资源和突出能力。作为国内领先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商,顺丰目前具备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从快递业务起家,则让顺丰在开拓网购药品配送业务时更为轻车熟路。

此外,直营制下的强管控也为顺丰医药带来“加分项”。前述业内人士表示,除顺丰外,国内快递企业中只有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寄递事业部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医药供应链服务。民营快递企业中目前尚无同行能在医药供应链市场对顺丰形成整体意义上的实际竞争力。由于配送物品多涉及消费者生命安全,医药供应链几乎所有环节都需要专业性强的资质认证和高度标准化的网络管理。国内民营快递企业以加盟制为主,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满足政府管理部门和医药生产企业要求的流通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