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利思维,创造奇迹

财富积累领域理解复利思维,最好的例子是巴菲特。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曾经是世界首富,即使是现在,依然是全球富豪榜前十位的人物。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巴菲特一生中99%的财富,都是他50岁之后获得的。

也就是说,50岁之前,他也许就和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50之后,进入财富爆炸期。

复利思维,创造奇迹

关于财富积累,巴菲特在其 2006 年《致股东信》中,举了一个例子:从 1900年1月1日到 1999年12月31日,道琼斯指数从 65.73 点涨到了 11497.12 点,足足增长了176倍,是不是非常可观?

那它的年复合增长是多少?答案并不让人钦佩,才仅仅只是 5.3%。

这个增长率意味着,你有一万块钱,每年才新增530块钱,不用巴菲特,每个普通人都能做到这个增长,但这个世界只有一个巴菲特,因为只有他能持续数十年地坚持。

是有什么复杂的财富秘诀吗?并不是,就是很简单的复利思维的运用,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如此而已。

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关键是要找到足够湿的雪,和足够长的坡。”

一夜暴富总是很难的,但慢慢挣钱相对容易很多。只可惜,这个世界绝大部分人,都喜欢做难的事情,而不做容易做的事情。希望你不要这样。

知识复利

复利思维,创造奇迹

复利思维可以用来思考人生,而不仅仅是财富积累。

李笑来当了7年的新东方英语老师,坚持每天雷打不动看2个小时书,2016年12月份,他在得道上线了一个专栏,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

你知道这个专栏最后卖了多少份?105866份,营业额2000多万,不到5个月的时间。

去年,电视剧《欢乐颂2》大火,安迪作为职业精英的形象深入人心,她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每天都要看2小时书,不管再晚,必须至少看2个小时。

欢乐颂5个女主角里面,也就安迪有看书的镜头。

日积月累几十年,同样的年龄,无论是在气质、认知格局和收入方面,安迪都比其他人高出太多。

所谓知识复利,就是:新知识不断成为下一次思考素材的积累,从而让知识能够不断以“复利”速度快速迭代。

健康复利

复利思维,创造奇迹

连续40年没有生病,连基本的感冒都没有,做到这样,难吗?我一开始以为,难。

如果让我做到连续1年不生病,可能还可以。但连续40年不生病,连基本的感冒都没有。难,真的很难。

后来,我看到了张全通的故事,一个76岁的老人,和其它年逾古稀的老人不一样,张全通首先看起来就不像70多岁的,一身肌肉,虽然不是浑身大块头,但皮肤没有松弛,身体赘肉很少。

更重要的是,张全通对记者说:“我从30岁之后,就从来没生过病,连基本的感冒都没有。”

怎么做到的呢?每天坚持慢跑2公里,游泳半个小时,即使是冬天也不例外。

“只要海水没有结冰,再冷我都不怕,别人穿着棉袄,我只穿一条泳裤,到海里就跳下去。”

从31岁开始,整整坚持了46年。

这样的坚持带来的回报就是:他的身体素质和样貌,看起来比同龄人要年轻20岁。

健康也是有复利的,你今天多锻炼20分钟,身体就能得到一分的锻炼,反过来就能促进你明天的工作和锻炼。

其实要身体健康真的不难,一日三餐正常吃,别熬夜,作息规律,每天坚持慢跑和锻炼半小时,难吗?不难,有点心都能做到。

一直坚持,身体就会给你回报。

人脉复利

复利思维,创造奇迹

人脉也是一个复利模型。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职场上有一个说法,叫做“情感银行”。

今天,你损害了一个朋友的利益,即是从“情感银行”中取了钱;今天,你和朋友合作共赢,即是往“情感银行”中存了钱。

“情感银行”其实就是你的人脉资源,一个人“情感银行”中的存储越多,意味着人脉资源越丰富。

但人脉复利讲的是,你是每天在往“情感银行”中存钱,还是每天在从“情感银行”中取钱。

简单来说,一个天天需要麻烦同事的人,和一个天天能给同事带来帮助的人,在公司同事群中留下的形象一定是不一样的。

人际关系大师斯蒂芬·杰姆提出“微笑原则”,每天早上上班,对每一个同事微笑,一年后,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的微笑所传递之人,又会把对你的好印象扩散出去,并在行为上反馈给你,例如,在与你共事时更加积极,对你的工作更加包容,等等。

这些反馈会促使你更喜欢微笑待人。

人脉复利的最终回报是,你将会在人群中拥有自己的形象,以至于每当有人提起你,立刻会有人附和说:“他可真不错啊!”

复利效应的“临界点”

复利思维,创造奇迹

《道德经》里面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从复利思维来看,人生很多难题,其实都不难。

为什么很多人依然熬不过去。因为他们没有熬过那个临界点。

复利效应中,有一个“临界点”,一旦事情迈过这个“临界点”,就会飞速向前发展。

巴菲特的财富积累可以看出来,从0增长到100万美元,很难,也许需要几十年时间,但过了100万美元这个“临界点”,从100万美元增长到200万美元、500万美元,就变得容易很多。

马云有一句话,可以很形象地描述复利思维的“临界点”:“今天很痛苦,明天很痛苦,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

你也许可以坚持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每天看书,你也许可以坚持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每天锻炼,但看不到效果,也许你就放弃了:“唉,没什么用。”

其实不是看书锻炼没什么用,是还没有到达那个“临界点”。

所以,每天努力一点点,用投资大师芒格的话来说:“确保你每天睡觉之前,都比你醒来时聪明一点点。”

剩下的,交给时间,你的人生会进入正循环轨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