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脱》:从两个方面浅析男主亨利由压抑到超脱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哪怕生活充满了苟且,但总会有一丝阳光洒进来。@奈奈姐姐

前言:《超脱》这部影片曾获得第二十四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而导演凭借他个人迥异的视觉风格,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豆瓣评分8.9。

电影讲述了男主角享利到了一所因学生反叛,经营不善而濒临绝境的社区学校代课,在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抑,最终解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实现了自我超脱。

享利是个代课老师,一直游走于各个学校代课,从来不在一所学校逗留太久。儿时被父亲抛弃,母亲自杀的心理阴影一直压抑在他的心底,来到新的学校,学生的顽劣、家长的无理取闹、老师们的崩溃、学校的衰败更使整部片子充满了灰色与破碎的基调。

有人说影片所传达的悲伤冷漠、消极哀怨的人生态度会让人感到不适,因为影片全片透漏出的忧伤、孤独、忧郁、迷茫,种种情绪,看得人十分压抑。

但我却在最后享利看望他曾经照顾的失足女孩相拥的笑容下,感受到了突破压抑生活的希望,让人在这一瞬间觉得阳光击破了这种压抑,享利也获得了真正的超脱。我们每个人生活都会遇到各种压力,有时候甚至觉得被压抑的透不过气,总觉得生活只有眼前的苟且,读不懂的诗和永远也到不了的远方。

面对生活的种种压抑,我们只能选择妥协吗?在我来看,生活除了表面的光鲜亮丽,总会有阴暗的一面,一如电影全篇的基调一样,然而在面对生种的种种苟且中,却总能有一种力量让人突破这种压抑,实现真正的超脱。

今天,本文就将从工作、生活两个角度来分析下《超脱》男主角享利的心路历程和转变,以及在第三部分我会分析一下整个故事对我们工作、人生有何指导意义的几点思考。

《超脱》:从两个方面浅析男主亨利由压抑到超脱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01、面对工作:他是一个好老师,尽力想帮助已放弃希望的孩子们走出焦虑,找到人生的目标

享利第一天去上课,就遇到了学生的辱骂与挑衅,他只是微笑以对,作为一名教育者,他也从心中想感化、帮助这些孩子。

学生挑衅他的权威,边骂边把他的包摔了出去,他却说了:“那个包,没有任何感觉,它是空的,我也不会被你伤害,你没有理由生我的气,因为我是少数试图给你提供机会的人之一。”

当学生的发泄被他温柔化解,发泄的口被他堵住,因为他深谙学生们的心理,所以才会能够如此轻易化解他们的焦虑。

然而电影灰色基调确立了它不可能像一般励志电影,喜欢老师然后就全班励志考上知名大学,皆大欢喜的结局。

虽然享利化解了孩子们的部分焦虑,却依然无能为力去改变全部的孩子。

《超脱》:从两个方面浅析男主亨利由压抑到超脱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学校里还有大批问题孩子:不穿内衣的女同学,自诩为追求个性与自由;以虐猫为快乐、寻求解脱的孩子;有自卑、被家长看不起的胖女孩;有完全自我放弃,对未来毫无所谓的孩子。

还有面临被解聘,想尽一切能力,但最终依然无法保住学校的校长。

享利的工作虽然他在尽力想当一个好老师,尽可能多地帮助学生,然后却处处充满着来自学生、家长、同事的压抑。

班里肥胖自卑却有艺术天赋的女孩梅丽迪斯,一直默默得承受着因体重带来的各种责骂与嘲笑。因为亨利,她开始慢慢的找到了新的自我认知,然而最终却还是承受不了来自同学、父亲嫌弃的压力,在寻找享利倾诉时,却被亨利自我封闭的潜意识拒绝深入沟通,最终选择自杀,当她倒在享利的面前时候,把享利来自工作的压抑推向了顶峰。

面对叛逆、顽劣的学生,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处理好,有与学生对骂,压制住学习的老师、有为学生完全自我放弃,不懂珍惜而焦虑失声痛苦的老师,还有被家长往脸上吐口水的老师。

在现实中,我们大多数人在面对工作时候,内心都非常想把工作做好,但基于个人能力、经验条件、甚至是面对故意刁难等等原因,最终的结果并未能如我们所预期的那样好,所以会让我们限入对自己的怀疑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做到十全十美,也不能完全去改变世界,但我们却也依然要像亨利一样,学会不放弃,尽力而为,在这种尽力中也能实现自己的突破。

《超脱》:从两个方面浅析男主亨利由压抑到超脱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02、面对生活:他封闭着自己,尽量与人划清界限,却终由善良打破了他的平衡

生活中的亨利也有巨大的压力,照顾处于弥留之际的祖父,而他的母亲在他早年就已经自杀在他的面前,母亲自杀的阴影始终在他的脑海里萦绕,无法解脱。

由于童年的阴影,享利在生活中是把自己紧紧封闭起来,不愿和外界有更多的联系。

影片中他的一段旁白,也表现了他的封闭,他说:“我们都有事,都有眼下要处理的事情。我们都会晚上把问题带回家,白天带着问题去上班,我想这种无助,对于勇气的认知就好像在海上无依无靠的漂流,没有救生衣,没有安全感,突然你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把救生衣给扔了。”

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亨利其实知道面对生活的压抑,要如何走出去,但他就不愿意打开自己,走出去。

虽然电影里没有明说,但是通过穿插回忆的镜头及祖父一直以来的忏悔,无不表明母亲的自杀是因为祖父对母亲作下的恶,这一切也是造成他把自己封闭起来的根本原因。

封闭的世界有时候确实会让人觉得安全,而这种安全其实是很虚幻的,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当问题真正来临时,封闭并不能真正保护自己。

《超脱》:从两个方面浅析男主亨利由压抑到超脱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享利一方面要照顾祖父,一方面又要承受母亲是因祖父而死的真相,内心的痛苦与折磨让他在公交车上忍不住泪流满面,引起了一个打破他生活封闭的小女孩艾瑞卡的注意。

艾瑞卡是个雏妓,最开始接触亨利是为了招揽生意,两人第一次接触时享利本能的抗拒,直接骂走了艾瑞卡。

当他去医院看望祖父回来时,又再一次在公交车站见到了艾瑞卡,艾瑞卡问他要十块钱,说她很饿。触动了享利内心的善良,他同情小姑娘,把她带回来家,替她疗伤,尊重她,向亲人一样对待她,感动了艾瑞卡,艾瑞卡为亨利做了早餐,也让他感觉到了和平时不一样的温暖。

享利起初是让艾瑞卡待在自己的家里,可是亨利封闭的内心却让他又逐渐不适应有艾瑞卡的生活,想回到曾经的生活,因为他觉得自己的问题都无法解决,并没有能力去照顾别人,也照顾不好人。

善良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拥有的良好品德,因为你并不知道何时你的善良变成了你的救赎法宝。虽然有时候善良的作用似乎并不明显,但它却会在最关键的时候让你的人生得已升华。

享利的善良让他收留了艾瑞卡,但他的自我封闭又让他拒绝了继续照顾艾瑞卡,他觉得与其照顾不好艾瑞卡,不如让她去一个更以照顾好她的地方。

“我希望可以有不同的结局,我尝试过,但事实是我们都有各自的难题。有些时候情况好一点,有些时候得很糟糕,有些时候我们不能给予别人足够的空间。”他此时的内心独白。

于是他不顾艾瑞卡的拒绝与哭喊,让青年收容所的人带走了艾瑞卡。

然而当他的胖学生梅丽迪斯自杀倒在他面前时,他才醒悟,压抑的生活不是靠封闭自我解决的,而是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救赎。

如果他前面不是如此封闭自己,拒绝与梅丽迪斯的深度交流,也许他还有机会挽回这个孩子,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于是他走向了收容所,迎接了奔跑向他的艾瑞卡,两人的笑容看出来享利在此刻寻得了自己真正的超脱。

《超脱》:从两个方面浅析男主亨利由压抑到超脱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03、基于《超脱》中享利从压抑走向解脱的心路历程,谈谈我对工作和人生面对压抑时应该如何的几点思考

《超脱》从享利到一个新的学校代课开始,本以为和之前代课的学校没什么两样,随便带一段时间,完成任务就可以离开,却不知道这个学校里发生的一切,学生的死亡以及遇到艾瑞卡让享利从自己封闭的世界里逐渐走了出来,他内心的善良和对孩子们的真正关心,让他最终超脱了自己的压抑生活。

虽然整部电影有很多人从中看到的是生活阴暗的一面,让人压抑,但我却觉得电影描述的阴暗中仍然有光明。在面对生活、工作压力、困难的时候,我们虽无力决定自己会遇到什么,但却能决定自己坚强,勇敢去面对。

我从电影中总结了以下三点,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无论遇到什么,依然能做到奋勇前行,超脱一切。

《超脱》:从两个方面浅析男主亨利由压抑到超脱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生活压抑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它并不可怕,勇于承受生命的枷锁,享受属于自己的自由

法国哲学家阿贝尔·加缪说过:“我从未这般深切感觉到如此超脱于自身,却依存于世界。”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间,都会面对着种种属于自己的压力,时间久了会觉得这种来自工作、生活的压力紧紧束缚着自己,压抑得喘不过气。

有一现象称中年男子车子停在车库也不愿意马上回家,而宁愿在车里抽上一会烟,暂时的逃避面对家庭的种种压力。

是的,每个人都有压力,但这不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吗?无论是亿万富翁或者是平民百姓,都会有自己需要面对的问题。生在世间,我们无法逃离。

浙江杭州一小伙骑车逆行,被交警拦下后,下跪痛哭。因为他每天加班到12点,女朋友没带钥匙让他送,公司还等他回去继续加班。多重压力下,他瞬间崩溃,放声痛哭。

面对压力不堪重负,但哭过之后,我们还得继续面对生活,在成人的世界里,眼泪只是暂时的发泄,于事无补。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些压力,只是因为我们想拼命守望住自己最亲最爱的人,尽自己最大的可能让他们过得更好。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

“没人知道,生活里到底有多少磨难,等着我们;

也没人了解,我们到底要奔波多久,才能无惧岁月的磨砺。

但也是在这种苦楚中,我们渐渐明白了,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吃的苦。

生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好的?

就是从你被苦难压得痛哭,哭完后抹干眼泪依然无畏前行的那一刻。

成年人,都是在这个操蛋的世界披荆斩棘,砥砺前行。软肋之处也是铠甲,那些依靠你的人,也是最爱你的人。”

压力即是生命的枷锁,我们要无惧压力,勇于承受生命的枷锁,享受属于自己的自由。

《超脱》:从两个方面浅析男主亨利由压抑到超脱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② 拒绝自我封闭,主动链接世界

享利最终能从自我封闭的世界里走出来,与艾瑞卡的链接可以说是至关重要。

有些人在面对压力的时候,选择了自我封闭。严重的话就如同享利一样,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除了必要的工作、生活以外,不愿与他人多来往。

自我封闭者都很孤独,没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动。这实质上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用自我封闭来抵抗外界的生活压力,是一种自我逃避的方法。

自我封闭太久会造成自卑、社交恐惧症、消级心理等等,极大阻碍了自己在工作上的发展,而没有发展就会更加怀疑自己的能力,又会更加自我封闭,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自我封闭在各个年龄层次都可能产生。儿童有电视幽闭症;青少年有性羞涩引起的恐人症、社交恐惧心理;中年人有社交厌倦心理;老年人有因“空巢”和配偶去世而引起的自我封闭心态。

享利则是因为童年母亲自杀给他造成了心理阴影导致了他的自我封闭,最终残酷地通过一个学生的死亡才让他醒悟了,走出了封闭。

我们在世间行走,身边都会有各种情感的羁绊,我们并非独立的个体,在遇到压力和困难时候,我们要学会与外界链接,乐于接受自己,学会把成功归因于自己,把失败归结于外部因素,多发掘自己的优点,培养自信心。

提高对社会交往与开放自我的认识,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交八方友”。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扩展我们的思维能力,只有开放自我,才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实现超脱生活的压抑。

《超脱》:从两个方面浅析男主亨利由压抑到超脱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③ 尊重生命,只有尊重生命你才有机会让阳光赶走压抑

享利能在让人喘不过气压抑的工作生活中,最终找到出口,寻到了阳光,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他懂得尊重生命。

不论是对他百般挑衅的顽劣学生,肥胖到自卑的梅丽迪斯,还是最后的雏妓艾瑞卡,他都非常尊重每一个人,不会因为他们的性格、职业而去歧视他们,都以自己的温暖去感染别人,最终他自己也获得了心灵的救赎,从心理上摆脱了几十年来的压抑。

尊重生命,除了尊重别人的,也要尊重自己的,对生命有敬畏,才能明白压抑只是暂时的,遇到生活中的困苦才能坚强面对,一路前行。

如果懂得了尊重生命,无论遇到何种困难,也不会像梅丽迪斯一样用选择放弃生命来获得解脱,人生是种历练,是种修行,生而为人,就注定人生中会有挫折与痛苦,尊重生命、珍惜自己及自己所爱的人,才能最终寻求到真正的超脱。

罗曼罗兰说过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结语:

《超脱》有人觉得它特别压抑,非常不推荐观看,但是我觉得导演只不过用艺术的手法向我们展现了生活除了表面的光鲜亮丽,还有背后的阴暗。真实的生活也是如此,有欢笑也有痛哭,有成功也有成功背后的残酷与艰辛,但我们需要懂得在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勇敢面对、放开胸怀,尊重生命,为了自己及自己所爱的人,超脱生活的沉重感,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