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制度的殷鑑——明朝科舉南北榜事件,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

自古以來,中國南北方便競爭不斷,無論是在哪個方面,都可以看到南北方的差異以及兩地暗自角逐的影子。

在明朝初年,就發生過一起關於科舉考試的南北方之爭。

考試自古就是一大熱點,考試公平難以把握,平衡難以保持。無論是地域還是身份方面的差距,都可能影響考試的結果,考試並不能保證絕對的公平,它受不同的經濟、政治、文化影響,在不公平中又保持著相對公平。當科考遇到南北差異,勢必會引起巨大的化學反應,長久存在的矛盾也會被激起。

高考制度的殷鑑——明朝科舉南北榜事件,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

下面我們要講的就是屬古代科場最大的案件之一的明朝南北榜事件,也就是劉三吾舞弊案。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繼位後,勵精圖治。明朝從洪武13年開始的胡惟庸案到洪武26年的藍玉案,無數官員落馬,牽連甚廣。在這些案件中,朱元璋這位勞動模範為保證朱氏王朝王位的穩定,不斷為後代排除異己,將一批有勇有謀的開國功臣屠殺殆盡,使得朝中人才缺失,朝中政局緊張,人心惶惶。

在這複雜而壓抑的氣氛中,洪武三十年也就是1397年,三年一度的會試即將開始舉行。這是明朝開國以來的第九次科舉考試。

2月,熱鬧的禮部會試在南京正式舉行。這場考試勢必要為朝廷補充上新鮮的血液,對朝中政局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朱元璋對此十分重視,他煞費苦心地從眾多官員中挑選,經過反覆斟酌,最終選定由翰林學士劉三吾、王府紀善白信蹈來擔任考官主持丁丑科殿試。作為主考官的劉三吾是當代大儒,已85歲高齡,他的祖父、父親皆為元末知名文人,他曾是元朝舊臣,任靖江道的儒學副提舉,處理教育方面的相關事宜,相當於現在桂林市的教育局副局長,明朝建立後歸順朝廷,多有建樹,學識淵博,為人慷慨坦蕩,內無城府。他甚得朱元璋的寵信,選定劉三吾也代表了皇帝對這場考試的重視程度。

高考制度的殷鑑——明朝科舉南北榜事件,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

這次考試,學子們等待已久,經歷了層層選拔,篩選出的都是地方上的精英人才,鹿死誰手難以猜測。經過一個月的審閱,考官們最終對外公開張榜。

放榜後不久,一場風暴來臨了。

原來,人們發現杏榜上從第1名到第51名皆為南方人,竟無一位榜上有名的北方人,如此結果在歷史上確為罕見,實在難以服眾,引起了天下學子的非議。尤其是連主考官劉三吾和副考官白信蹈以及其他考官都是南方人,這使得北方考生更加確信這場考試是有貓膩的,覺得這是劉三吾有意提拔自己的同鄉而做的手腳,考官們瞬間成為眾矢之的,劉三吾首當其衝。

北方學子紛紛群聚在酒館、茶樓和客棧,指責恩科取仕不公。有的甚至憤怒地上前撕掉皇榜,到禮部門口擊鼓鳴冤。北方學子聯名上書,舉報主考官偏私南方,認為朝廷搞地域歧視。糟糕的事態不斷擴大,已經威脅到了朝廷的尊嚴,恐要激起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矛盾,威脅中央集權。朱元璋大怒,決定徹查此事,組織臣下張信等十二人進行復閱,並召來劉三吾詢問。劉三吾答道:這樣的結果實屬正常,蒙古人統治的元朝對北方進行了摧殘,北方文人很難好好讀書,他們的文章不如南方學子也不無道理。

高考制度的殷鑑——明朝科舉南北榜事件,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

但朱元璋並不想要這樣的回答,他不需要別人來解釋原因,而是需要有人來解決問題。當務之急應是解決北方學子鬧事的問題。他給了劉三吾機會,旁敲側擊地提醒他應該為北方學士添加名額,但劉三吾並沒有接得住茬,而是大講科舉的嚴肅性、重要性。無奈的朱元璋只能將希望寄託在張信等人的身上,朱元璋親自主持複審,將全部考官停職,這一舉動無疑使北方學子降下了火氣,而朱元璋任命張信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一來張信是定海人,若他能糾正"錯誤",則對南北方都有一個交代,二來張信還是前科狀元,他的存在能使複審結果更具有權威性。最關鍵的一點是張信只有20餘歲,頭腦比較靈活,應該不像劉老那樣固執,不懂迎合。

4月13日,皇帝和臣子們齊聚一堂,聽審複閱結果。張信十分嚴肅地報告說:我查閱北方學子的試卷,發現這幾份為其中翹楚,文句通順。這樣說聽起來是張信終於發現了"錯誤",但沒等皇帝鬆下一口氣,張信繼續說道:這幾份試卷中,第1名當為韓克忠,但相較於在榜的51名南方舉子,韓克忠只能排52名。事實證明經複閱後呈上的北方卷子多文理不通,並有叛逆之言、犯禁之語,確實連在榜的南方學子的最後一名都不如。這個答覆使朝中北方籍的大臣十分不滿,覺得這樣是在諷刺他們北方人學識低下,局面更加失控。

高考制度的殷鑑——明朝科舉南北榜事件,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

明朝剛剛平定北方不久,朱元璋需要北方的民心,他並不想因此使得北方再次陷入混亂。正在此時,有人進言說:劉三吾和白信蹈他們是故意將這等鄙陋粗俗的卷子挑出來讓大家查閱。朱元璋順勢而為,判定翰林院官員互相包庇,會試和複審都搞暗箱操作。他把相關人員通通下獄,在明朝完備的刑罰體系下,他收穫了600人對科場舞弊罪行的簽字畫押。

於是朱元璋對相關官員進行了嚴厲處罰,將狀元罷免,考官中除劉三吾因皇帝念及其年事已高,併為朝廷做過諸多貢獻,被判處流放,張信、白信蹈等考官和複審官員皆被判處死罪。這場考試發生在春季,杏榜可稱為春榜,又因榜上全部都是南方人而稱被為南榜。從劉三吾會試後反思"糾錯"到張信複審,朱元璋平息南北矛盾的心思無一實現。

朱元璋只好在六月重新舉辦了會試,擴大錄取名額,結果在榜者六十二人,皆為北方人。大臣們也許是看明白了皇上的態度和想法,無一反對。人們噤若寒蟬,再無說法。

因在夏季,這個榜單也就稱為夏榜,因在榜者全是北方人,又可稱為北榜,故此次事件總稱為南北榜事件,又可稱為春夏榜事件。

就我自身認為,南榜是客觀真實的。從事件發酵到審查,從未有明確的證據證明劉三吾等人的舞弊,而後面數百人的簽字畫押只能說是屈打成招,這在歷史上並不罕見。更何況在明朝嚴格的考試監察體制下,作弊難如登天。

從出題內容要求來看,朱元璋倡導八股文,內容和形式上的統一使考官們有一個明確的評卷標準,體現科舉的公平公正。從考官來看,洪武朝中人皆知主考官劉三吾的人品,他為人清廉、坦蕩誠實,絕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朱元璋的任命也反映了對他的信任。況且他雖與在榜考生皆是南方人,但又非同縣,何談同鄉之誼?而貪汙受賄更非他所為。而且在親眼見到許多大臣因莫須有之罪被株連九族,他又何必頂風作案,為幫助考生作弊而觸犯皇帝呢?

高考制度的殷鑑——明朝科舉南北榜事件,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

另一方面,教育水平與地方的經濟、政治、文化都有著必然的聯繫。少數民族文化與中原文化相互碰撞,擊打出耀眼的火花,兩者勢必有所損傷。正如劉三吾所說:身處元朝蒙古人的野蠻統治下,北方文化已經遭到破壞,並受其影響。

有言道:將相之才,將出於北,相出於南。可見北方尚武,而南方尚文。北方多戰亂,明初元朝的殘存勢力仍在北方興風作浪,為禍百姓,北方民生凋敝,而南方百姓安居樂業,營造出一派祥和的氣氛,南方學而優則仕的氛圍明顯比北方更濃。

我國經濟重心的南移早在東晉南朝就打下了基礎,江南的開發使南北經濟差距縮小,隋唐時期,江南地區的土地資源進一步開發,成為重要的糧食產地,後來北方戰亂,大量北方居民遷移向南方,帶去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生產工具。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兩宋時期,北方依舊戰亂不斷,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經濟重心的地位。到了明朝,南方經濟重心的地位不斷鞏固。在這個過程中,人才教育方面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雄厚的經濟實力使南方的教育水平遠遠超過北方。南榜的結果雖然出人意料,但合乎情理。

就此看來,雖然考試過程和結果是公正的,但地域環境卻是一個不公平的因素。

高考制度的殷鑑——明朝科舉南北榜事件,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

早在宋朝就有地域歧視的傳統,北宋宰相寇準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剛正不阿,但他在面對南北問題時就明顯偏私於北方。

有一年的狀元是南方人,寇準反對並直接將其名字劃去,直截了當地向同僚表達了自己重北輕南的思想,後來當朝皇帝反對,寇準等支持北方的大臣就拉出太祖的話進行反駁,朝中上下反南情緒高漲,皇帝也無可奈何。

然而劉三吾就沒有寇準那麼幸運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長久的文化積澱中形成了南方柔美、北方剛強的性格。南榜一出,粗獷的北方人就鬧得天翻地覆。若榜單中是清一色的北方人,南方人則頂多發發牢騷,寫信反對,並不會這麼大張旗鼓。而且當時的朱元璋急於打壓江南地主,政治傾向於北方,劉三吾又如何能夠辯贏。

至於皇帝為何獨獨對他手下留情,不僅有上面說到的原因,還因為他之前解釋南榜原因時,顧忌皇帝,用那樣的回答,將責任全部推到前朝,給朱元璋留下了很大的面子。蒙元摧殘是事實的一部分,但更直接的其實是因為朱元璋處理的大案,尤其是藍玉案,藍玉的主要戰場是在北方,他的下屬多為北方人,藍玉案中被殺者15,000多人也多為北方人。北方經濟也因此被搞垮,精英人才也被屠殺殆盡。這才是北方落後的一大原因。

在非常時期,科舉結果將直接影響政局,誰對誰錯其實並不重要,國家總體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在國家利益面前,個人利益算不得什麼。對於真相,朱元璋心知肚明,但為了社會穩定,為了這場動亂不動搖國家根基,只能拋棄渺小的臣子。

他需要的並不是公平,也不是真實,而是一個服眾的理由,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比起南方學子本就答的比北方學子優秀這個事實,落第學子更願意相信科場舞弊是真實,而知情的當權者當然會棄車保帥,而其他人也會指鹿為馬,將無辜的負責人推出來去承擔社會輿論帶來的壓力,眾口鑠金,假作真時真亦假,將是改為非,不僅合乎落第考生的心願,也助皇帝打擊了江南勢力,拉攏人心。

若能夠使權力兩端都滿意的話,那巧合也就變作了命運對劉三吾一眾考官的殘忍。

朝廷選官本就是為統治階層服務,並不是純粹地選拔讀書人去當官,其根本目的是為朝廷做事。科舉本身打通了社會各階層間的藩籬,使彼此之間相互流動,擴大了統治階級的統治基礎。錄取作為最終的關鍵環節,要考慮到不同區域的政治平衡,由科舉選拔出來的官員要做到上通下達,那麼錄取也要做到體現民意。封建社會並不代表著皇帝一人獨大,執政者和行政者的地位是百姓推崇出來的。

高考制度的殷鑑——明朝科舉南北榜事件,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劉三吾等人就是因與朝廷需要和百姓需求相悖而被推翻的舟。

南北榜事件反映了國家統一下南北平衡的政治要求。朱元璋也得以在此次事件中成功打壓了江南地主。在南北榜事件發生後,為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朱明王朝進行了科舉考試上的一大改革。不再進行全國統考,而是分南、北、中三卷錄取進士,相當於今天高考的全國一、二、三卷。

明朝中期,甚至進化成了南、北、中三榜,根據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劃分為南榜55%,北榜35%,中榜10%的貢生錄取人數比例。朝廷在不同地域對當地考生進行排名,然後選出貢生,再統一參加殿試。這一創新充分考慮了地域差異。使每個地區的考生都有機會擔任官職,每個地方的民意都能有所傳達。

北方考生當官的名額增多,使北方治學的氛圍加強,提高了落後地區學子們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普及文化教育,加強明朝的文化統治,保證國家的統一,惠及邊疆地區。明朝的改革為今天的考試製度也作出了貢獻,為高考制度提供典例借鑑。

總結:

南北榜事件就概率而言是一個低概率事件,它是偶然性與必然性的統一。在歷史進程中,難免會產生地域上的差異和地域發展的不平衡。

偶然性是指南方學子榜單上100%的比例的發生可能性,但低概率不代表不會發生。

必然性是指歷史發展過程中各種因素綜合導致了南盛北衰的局面並最終指向了南榜出現的結果。

北榜是皇帝調停矛盾的工具,而相關官員及南榜考生都成了朱元璋巴結北方的犧牲品,最大的贏家始終是朱元璋,也只能是朱元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