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縣岳家寨:種地有“保姆”,穩糧促增收

十月下旬的府谷縣岳家寨村,一眼望不到邊的金黃色穀子地裡,收割機正不停地轟鳴穿梭,紫綠色的苜蓿一直延伸到天際,忙碌其間的人們,除草、裝筐、背運……到處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

2013年,岳家寨村著手實施土地平整工程,截止2019年,該村已平整高標準農田4000餘畝,通過採取土地保姆式託管模式,全村過半耕地統一耕種、統一管理、統一收割,土地經營效益較過去明顯增加,滋生規模以上養殖業7家、種植大戶數十位,全村村民發家致富信心空前高漲。

府谷縣岳家寨:種地有“保姆”,穩糧促增收

越種越窮,窮而撂荒

岳家寨行政村位於府谷縣孤山鎮東部,全村422戶1156人,常住人口91戶206人,全村耕地8861.98畝。

過去的岳家寨村是一個典型的"空殼村",地廣人稀、土地貧瘠,村集體經濟一片空白。岳家寨村監委主任劉有其介紹:村裡耕地壑大溝深,地塊碎小,不利於機械作業,再加上村民傳統農業思想根深蒂固,土地始終無法合理利用,缺少產業支撐。越種越窮,窮而撂荒,成為了前些年村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農戶劉寶林家中有幾百畝耕地,但由於耕地大多是山坡包嶺和深溝大壑,幾乎全部撂荒。2016年,劉寶林一家被識別為貧困戶。岳家寨村支部經過調研分析得出結論,村民之所以撂荒土地,主要源於土地條件差,缺管生產技術,僅靠人力種地的收入遠遠不能滿足家庭支出。

近萬畝耕地撂荒,顯然是該村與當地政府不願看到的困局,誰來種地成為了該村上下一度思考的難題。

府谷縣岳家寨:種地有“保姆”,穩糧促增收

誰來種地,如何種地

經過摸索總結,平整土地,實現機械化耕作、推進現代農業成為了該村的發展方向。通過多方爭取整合部門涉農資金,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2013年,岳家寨村高標準農田平整項目開始實施,500畝、1000畝……截止2019年,該村平整高標準農田4000餘畝。並向上爭取、對外採購了多臺翻土機、收割機等大型農業機械,完善了飲水灌溉等基礎設施工程,現代化農業耕作初具規模。

土地平整出來了,基礎設施完善了,“誰來種地、怎麼種地”成了留守村民茶餘飯後熱衷於討論的話題。村內青壯年勞力大多外出務工,在家的以“婦幼、老弱、病殘”及無技術特長的農民為主,發展產業和管理能力不足,脫貧致富內生動力嚴重缺乏。如何讓“少數人種多數人的地” 且種出效益,岳家寨村積極借鑑鄰近市縣先進經驗,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自身發展實際的土地流轉方案——土地保姆式託管。

府谷縣岳家寨:種地有“保姆”,穩糧促增收

“保姆”種地,農戶獲利

土地保姆式託管即農戶向經濟合作社支付一定服務費,將土地託付給村內經濟聯合社代為管理種植。經濟聯合社向村民支付每畝50元到200元不等的租地費用後,統一規模種植,其最終收益在拋去開支與發展資金後,剩餘部分按照村民地產實行分紅,村民坐等收入即可。

岳家寨村經濟聯合社成立於2018年,全行政村9個村組1156人全部以土地入股。土地保姆式託管模式既可保證農戶增加收入,又有利於經濟聯合社擴大規模,實現“雙贏”。

今年春天,岳家寨村經濟聯合社將平整出的4000餘畝高標準農田劃分為三大模塊,用1500畝土地規模種植紫花苜蓿,目前長勢良好,預計明年見效;1000畝土地種植南瓜,且與安徽一家企業簽訂了訂購協議;其餘土地集中承包給村內種植大戶後,規模種植穀子、玉米等農作物。

府谷縣岳家寨:種地有“保姆”,穩糧促增收

離鄉不丟地,不種有收益

岳家寨村土地保姆式託管後,過去一家一戶分散零星的土地得到統一規劃,統一技術服務,徹底改變了傳統農戶分散種植品種不統一,田間管理水平差異大的狀況,有效促進了現代化農業發展。

村民嶽二柱將其家中的10畝耕地託管給經濟聯合社種植,他每年除了可得到2000餘元的土地租金外,還參與經濟合作社的種植分紅。土地託管後,經濟聯合社以標準方式對農產品生產過程進行統一管理,有效解決了農民的後顧之憂,農民可安心外出務工、經商,實現了打工收入和土地收入雙豐收。用農民自己的話說,土地託管可以“打工不丟地,不種有收益”。

岳家村村支部書記嶽佔寬認為,土地保姆式託管模式除了可提高農戶務農收入外,還有利於發揮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效益,提高機械利用率,促進農村傳統固有種植方式向現代化農業發展方向轉變。“下一步我們將認真總結髮展經驗,積極爭取項目資金,進一步擴大高標準農田規模,全力帶動村民發展產業奔小康”。

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楊永存 通訊員高豔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