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與抑鬱“如影隨形”C型性格的人如何避免癌症找上門?

每日商報記者/馮雙 通訊員/王屹峰 葉斌 指導專家/於恩彥

前幾天,韓國知名藝人崔雪莉因重度抑鬱症自殺去世,將人們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在抑鬱症身上。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億名抑鬱症患者,我國抑鬱症在人群中發病率達到6%。在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同時還是腫瘤患者。

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黨委書記、國內著名精神心理專家於恩彥教授介紹,癌症患者一直是抑鬱症高發人群。“抑鬱症不僅影響病人的生活、治療與康復,而且對癌症的發生、發展、轉移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他說,不僅如此,精神心理方面的問題可能是癌症發生的獨立風險因素。

患癌後怕連累家人慾輕生

回想起三個月前的一幕,浙江台州的陳女士至今心有餘悸:母親拿著水果刀試圖割腕自殺,全家人齊上陣去搶奪刀子,還劃傷了老公的手。談及緣由,她也是痛心不已。

陳女士的母親今年65歲,去年8月,因咳中帶血到醫院就診,經過一系列檢查,明確診斷為肺癌,病灶不小,萬幸還沒有轉移,醫生給出了常規的治療方案,手術加化療。

手術很成功,術後恢復的也不錯。但患病後母親經常情緒低落,常常唉聲嘆氣,動不動就哭。對預後也很悲觀,常常失眠,還不願意配合治療,認為自己連累了全家。

“為了方便照顧,我們和她住到一起,有好幾次看到她在櫃子上爬上爬下,把我們嚇得半死。” 陳女士說,好幾個月,母親都不肯出去見人,晚上只能睡三四個小時,經常說“不如一了百了”、“治不好死了乾脆”之類的話,“我們開始以為她是患癌心情不好,既然治療效果不錯,她應該會看開的,沒想到會這樣。”

直到帶著母親看了心理醫生,她才知道母親患上了抑鬱症。“再這樣下去,癌症沒有擴散,抑鬱症都要了我媽的命。”

陳女士感慨不已,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治療,她的母親心情明顯改善,現在積極配合治療,身體恢復的不錯。

癌症與抑鬱症如影隨形

於恩彥教授認為,陳女士母親的情況,在癌症患者中非常普遍。在我國,平均每分鐘就有7.5個人被診斷為惡性腫瘤,在癌症越來越司空見慣的當下,人們還是會談癌色變。

“突然確診的癌症必定會引起患者心理震動、情緒低落,逐漸衍生出食慾不振、倦怠乏力、睡眠質量差、焦慮、抑鬱等症狀,甚至會出現嚴重的精神問題。”他說,有數據顯示,癌症患者的抑鬱發生率高達20%~50%,是正常人群的2~4倍;其中,14%為輕度抑鬱,18%為中等抑鬱,24%為嚴重抑鬱。

談及原因,於恩彥教授認為,雖然在人類抗擊癌症的百年曆史中,手術、放療、化療、靶向藥物等治療方式已經運用的相當嫻熟,但其嚴重的副反應及癌症可能隨時復發、轉移的風險,也隨時隨地敲打著患者。治療手段的複雜以及病程漫長,抗癌之路似乎遙遙無期,加之沉重的經濟負擔,都會進一步加劇抑鬱症等精神問題的發生概率。

抑鬱、焦慮等痛苦的情緒,又會助長癌症的發展、復發和轉移,對患者的自身軀體、社會功能、家庭生活、工作、經濟狀況都會產生巨大的衝擊,甚至還降低了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嚴重時會引起患者悲觀絕望情緒,甚至會輕生。

癌症提醒:要與自己身體和解

“很多人都知道,糟糕的情緒對癌症治療百害無一利,但正常人在遭遇重大變故時都難免有心理變化,更何況癌症患者遭受著生死的拷問。”於恩彥教授認為,一般人在知道自己患癌後,都會去否認它、恐懼它,然後再感受到極大的焦慮、抑鬱,其實很難做到樂觀和積極看待癌症,“這是人之常情”,他說,但我們還是要引導幫助患者正確而積極地去看待已經發生的事情。

從客觀角度來說,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髮展,越來越多的癌症是可以治癒的。據統計,過去10年,癌症的總體5年生存率不斷提高,從30.9%穩步上升到40.5%,總體治癒率已經快達一半,令人振奮的是,部分癌症的治癒率已達80%以上:甲狀腺癌、乳腺癌,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而且,隨著多學科診療模式(MDT)的推進,以及更多抗腫瘤的藥物、治療設備(如質子重離子治療裝置)及醫學研發的長足進步,即便是非常嚴重的癌症患者,經過針對性治療,仍然有機會獲得更長的生存時間和良好的生活質量。

從主觀角度來講,癌症現在已經被確認是一種心身疾病。心理因素確實對癌症的發生、發展與轉移都有很大的影響。心理學中有一種性格稱之為C型性格,主要指情緒受壓抑的抑鬱性格,表現為害怕競爭,逆來順受,有氣往肚子裡咽,愛生悶氣的性格。C就是取Cancer(癌)的第一個字母,預示具有這種性格特徵的人易患癌症。

“如何緩解負面情緒關鍵在於認知,一念之差結果完全不同。”於恩彥教授表示,認知可以影響情緒和最終的表現行為。舉例來說,假使你所患癌的複發率為10%,能否換個角度想:“復發的指標已經用完了,不會輪到我了。”“有約90%的患者病情是穩定的,不復發。”如果從這個角度去考慮的話,會不會減輕一點你的焦慮?

癌症患者的心理干預很有必要

從事心理衛生工作幾十年,於恩彥教授對癌症患者心理健康與治療效果之間的關係感觸頗深,“如果惡性腫瘤患者焦慮、抑鬱的發生率越高,程度越嚴重,出現放化療不良反應也越嚴重。”他覺得,如果這個時候,醫護人員能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支持他,鼓勵他,給他希望和溫暖,就會給予他們生活下去的力量,不僅有利於改善愈後恢復,還能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

“一般患者家屬得知親人患了癌症,往往有如晴天霹靂,不知所措,一下子懵了,他們的反應未必會比患者小。”他說,一般家屬會很快反應過來,無論是篤定地陪伴患者一起抗癌,還是商議其他辦法,家人給予患者支持的積極作用都毋庸置疑。

“在此之外,還可以加上專業的心理照護。”於恩彥認為,心理治療應該逐步滲透到腫瘤病人的診療全過程中。患者在不同的治療康復階段有不同的心理反應,均需要相應的心理治療。

最近,由於恩彥教授主抓的省腫瘤醫院臨床心理科已經成立,他希望患者從入院開始,到診斷、治療、康復……每一個環節都能得到相應的專業的心理干預和保護措施。

“掌握一定心理學知識的腫瘤醫生,能正確掌握患者的情緒狀態和心理訴求,會增強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更有利於對抗疾病。”於恩彥教授建議,在沒有專業腫瘤科醫生介入的時候,患者抑鬱情緒明顯,家屬一定要幫助患者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調整患者的不良認知,激勵患者調動內在潛力,戰勝病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