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鐵海聯運班列回程首次過境廈門 促雙向物流

國際鐵海聯運班列回程首次過境廈門 促雙向物流

一趟由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出發的中歐班列返程班列,運載著45個40尺集裝箱抵達廈門海滄火車站。 林濤 攝

中新網廈門10月27日電 (吳朋珊 劉秋婷 陳明)10月27日上午6時40分,一趟由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出發的中歐班列返程班列,運載著45個40尺集裝箱抵達福建省廈門海滄火車站。該班列經由內蒙古二連浩特口岸入境,將在廈門港作短暫停留,轉接船舶南下前往越南胡志明港。

廈門海滄火車站負責人表示,這次國際鐵海聯運中歐(廈門)返程班列從廈門過境中轉,標誌著廈門已初步形成鐵海聯運物流雙向新通道,在“一帶一路”倡議推進落實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目前,從東南亞、日韓等國家海運至廈門,轉接中歐班列前往歐洲的開行模式已成功運作數年,漸趨成熟,但中歐班列整列返程過境廈門尚屬首次。藉助該通道,新西伯利亞的木材穿山跨海僅20天就可到達越南工廠,比傳統運輸方式節約10天左右。

中歐班列(廈門)開行以來,鐵路、海關、港口等有關部門及物流平臺持續簡化辦理手續、優化服務標準,服務窗口前移,在海滄鐵路貨場內設置海關監管區,採取優先進場、優先查驗、優先裝運等措施,全面保障“陸絲”與“海絲”的無縫銜接,共同打造鐵海國際聯運服務品牌。

“我們一般提前2天完成車輛集結,當天辦結相關手續,做到車等貨,保證班列準時準點出發。”海滄站黨支部書記、國際服務鏈品牌牽頭人李容川說道。

據介紹,良好的營商環境,聚集了越來越多的貨源,當前,廈門已開通直達歐洲鐵路固定線路5條、海運航線43條,中歐班列累計開行560列、運送貨值108億元。返程班列的開行,不僅拓展了廈門“一帶一路”物流版圖,也提升了中歐班列的車、櫃資源利用率,實現了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格局。

目前,中歐班列(廈門)基本保持每月開行25列左右的頻次,返程班列數量也在逐步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