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坟地的改革,如何对待原有坟地?

吴长雨1


农村坟地的改革,如何对待原有坟地?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不少措施都提出了改革,比如“坟地改革”和“厕所革命”,这些措施的本质是为了让咱们农村农民生活得越来越好。但是在农村坟地改革时,就会面临对现有坟地如何处理的问题,在这件事上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各抒己见。

有人觉得既然是厕所革命,就应该对所有的坟地一视同仁,把原有的坟地都拆除;也有人觉得应该尊重原来坟地习俗,对原有坟地皆保留。作为一名在恩施生活了几十年的纯正农民,我认为对待这件事上不可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讨论,

  • 尊重有主坟地的意见

在农村的坟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保存完好,能够知道是谁家的;还有一类是因为年代久远,无主的坟地。对于知道姓名的坟地,应该遵从其活着的亲人的意见,看看究竟是拆掉之后改革,还是保留原有坟地。当然坟地主答应拆掉坟地,则应该给予其相应的补偿,同时选好今后的安置区。

恩施农村地区一直施行土葬,和以前相比如今土葬也有着一定的改进,不准再在基本农田里面进行土葬。其实这也让我想到,针对那些在基本农田里的土葬坟地,是否应该进行移坟措施。

在我们这边就有户人家,因为和村里的关系较好,村委会觉得如果他都不答应给其他人的工作也不好做。于是在苦口婆心的劝导之下,这家人终于答应将自家坟地迁入到指定的场所,同时还对村委会表示了感谢。

  • 对无主坟地的措施

在农村有不少的坟地是无主的,它们有的在山地间,有的在林地里,这些坟地五一不是杂草丛生,很多年都没有人来祭祀过。如果说这些无主坟地影响了咱们农民日常的正常生活,则应该进行迁移,以保证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特别是有些坟地,在山间小道的旁边,晚上根本不敢从那里经过。

我小学读书的学校后面,就是一片乱葬岗,每回开学的时候,老师都会嘱咐我们不要去后面玩。那边以前有一条小路,后来走得人越来越少,也就成了荒山。再后来乡里把乱葬岗进行拆迁,将其全部移到新修建的殡仪馆,给他们重新找好了安置点。如今后面在已经新修起了另外一栋教学楼。

对于那些无主的坟地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能够确认其是无主的,不至于在后面在惹出一些麻烦。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在农村坟地有很多种,针对不同的种类应该采取不一样的方法。同时坟地是我们农民表达对祖先敬意最直接的形式,在农村进行坟地改革的时候应该尊重咱们农民自己的想法。


爱茶者九号


农村人对老坟特别忌讳,谁敢动,真跟你玩命,我们骂人常说挖你老总坟,这是骂的最深的,所以农村的老坟还是要保留的,毕竟这是前辈留下来的,我们难道要平掉吗?这个绝对不现实,不但会破坏干群关系,关键是伤风败俗。

我们都有老人,让老人入土为安是我们大家的意愿,已经形成了坟,还有必要平掉吗?即使平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多种地,有意义吗?现在良田还种不完,谁还在意哪一点地,老百姓还在乎那几厘地吗?现在种地的都是留守老人,稍微离家远一点都慌弃了,还在意那一点地吗?这都是无事找事,破坏干群关系。

大家都知道河南周口的平坟,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不了了之,一夜之间坟又拔地而起,都把坟平了,清明节你叫大家干什么去,我们的传统节日是不是应该取消呢?周口平坟还砸死一个村书记,确实造成很坏的影响,最后放弃了。

所以很多东西不可为,这些传统的东西需要保留的,毕竟是老坟,又不是现在形成的,现在通过政府宣传大家积极性很高,我们这里也有公墓了,以后乱埋现象不会发生了,所以政府做好积极引导很重要。

农村坟地改革,完全不用理会以前的老坟,毕竟这是历史形成的,现在要求火葬,一个埋的没有了,大家还是比较支持工作的,关键是你要宣传到位,让老百姓认识到,至于以前的老坟,还是需要保留的,毕竟这是一份寄托和怀念,新事新办从眼下开始,不要追究以前的事情,毕竟也不是我们造成的,大家说是吗?


大海传媒


人都有生老病死,而死后最怕的就是无人扫墓,如今在农村都是实行土葬,虽说现在国家一直都是倡导火葬,但是农村这种土葬现象短期内还是无法改变的。只不过农村的土葬是极大浪费了土地,如今都在探讨农村坟地的改革,那么如果改革的话要如何对待原有坟地呢?

农村坟地的改革,如何对待原有坟地?

现在很多的农村随着新农村的建设,更是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对于一些坟地进行规划整改而对于原有的坟地,那自然不能够简单平坟或者强制迁走来对待的。毕竟死者为大,在农村看来迁坟那可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不可能说要整体规划就是说怎么办就怎么办的。

可能会有一些年轻人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既然是农村整体的规划,那么就是换一个地方就行了。但是说这话容易,真的想实行起来就是非常难了,毕竟家族的老人可是不会答应的。而后辈在家族里面也没有什么话语权,要真的是答应了迁坟或者是平坟的要求,真的可能会被家族里面的人骂死的。

可以说在农村的传统观念就是这样,想进行坟地的改革不容易。如今土葬推行已经很多年了,但是现在就算农村火葬了,最后还是会找一块地当坟地的,还是占用土地,而且占用的土地还是不少。

如今随着坟地的改革,如果粗暴对待农村原有的坟地的话,那真的会出现问题的。所以要是农村要进行统一的规划,对于原有的坟地进行占用,首先是需要跟农民进行协商的,不可能一纸公文就让农民强制执行的。

而协商也是有诚意的商量,首先就是迁坟的地址要安排好,再者就是迁坟的补偿也要让农民满意的。只有这两样都满足了,那么农民才愿意迁坟的。

当然迁坟也是节省土地的最好时候,可以划定区域,让农民迁坟后统一大小,这样大家的坟地都一样大小,大家都是可以接受了,也是改善了以前土葬占用大量土地的问题。

可以说在农村土葬是很难改变的,但是通过统一的规划对坟地规定大小从而节省土地,这目前还是行得通的。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呢,都说说吧。


老王谈养牛


农村坟地的改革,如何对待原有坟地?

看到很多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都说对原有坟地不能平坟,我完全赞同这样的观点,老坟安葬的都是我们的祖先,怎么能平呢?但是也有少数的人主张节约土地,要把老坟平掉,我完全反对,这是一种大逆不道的做法,是违背道德底线的愚笨思想,大家认为我的观点有错吗?


入土为安是我们对待亡灵的基本态度

死者为大、入土为安,这是几千年就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虽然从科学的角度,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但是从我们的心理层面,我们宁愿相信死者的亡灵还在,他们的精神不灭,祖先生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载体来纪念、缅怀我们的祖先。

而过去流行的坟墓埋葬方式就是我们最好的哀思缅怀方式,我认为这就是“入土为安”的根本由来。现在的年轻一代对这种情感已经淡化了,觉得这并不重要了,但是对于70年代以前的人来说,这是禁忌,祖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谁要是胆敢冒犯自己的祖坟,不仅会引来公愤,还会让被侵犯的亲属与之拼命。

所以无论在任何时候,对于过去已经存在的老坟,决不能简单的“一平了之”,至少也得进行协商解决。为什么前几年在一些地方闹得沸沸扬扬的殡葬改革,结果却是不欢而散?这就是最根本的原因所在。


土地撂荒现象越来越多,为啥还要想着通过平坟来节约土地呢,没必要

现在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基本都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就算是有少数的青年没有出去,也根本就无心去打理农活,所以农村的土地闲置越来越多,空地、荒草地随处可见。

所以有人以“节约土地”为由建议对过去的坟墓进行平坟,我个人认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也是一种愚笨的想法。我也承认平坟后会增加不少的土地,可是原有的土地本身就荒在那里无人耕耘,你现在不惜伤害大多数人的情感来平坟,所增加的土地又有什么用呢?还不是一样荒芜在哪里,徒生茅草。

因此我很反对平坟的做法,现在实行殡葬改革,要求对于死者都要进行火花,这个我是赞成的,但是对于过去已经形成的愤怒,我认为还是应该维持现状,不应去侵犯。


确因发展的需要必须占坟地,也只能是与坟地的家属协商迁坟,万不可简单粗暴为之。

现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各地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占地现象也是越来越频繁。一些工程项目难免也会征占坟地,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也应该得到大家的配合和支持,毕竟是发展的需要嘛。

但是土地占用方也不能简单粗暴的对需要征占的老坟进行平坟处理,我认为应该耐心的与老坟的家属进行座谈协商,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并给予必要的补偿后,家属一般都会配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坟迁走的。



总之,对于“农村坟地的改革,如何对待原有坟地”这个问题,我认为不能简单的进行处理,应该结合当前的形势,充分考虑到群众的感情恰当的解决。同时我认为应该做出规划,允许家属迁坟,进行集中安置,既达到了节约土地或者是占用土地的目的,又可以让大家容易接受,还能够有效促进殡葬改革的推进,这才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不知道大家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都来说说你的看法吧!


洒脱农人


其实在我小时候村子里强制实施过几年的火化改革,那时候县里最火热的就是火葬场,但人们长久以来“入土为安”观念导致即便家人死后去火化了,并且火葬场还给了骨灰盒,但大家依然是将骨灰盒装入提前定制好的大棺材里,晚上偷偷葬入祖坟或者自家耕地上,这既是一种陋习也是一种传统,深埋人们心底,所以通过强制火化减少土葬导致耕地被占用的目的没达到,后来也就不再强制,村里人依然以土葬为主。

但是在农村土葬确实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现在老龄化开始加速,农村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有些坟地直接占用了耕地,所以才有了近年来农村坟地改革的必要。

我们应该肯定农村坟地改革的目的,但同时也应该理解村民的心声,多听听群众的声音,进而更好地服务农人。前些年我见到有些村子在进行坟地改革的时候,野蛮强制推平坟头,有的遭到村民抵制,便趁夜推平,大大影响了村民和谐。说好听点,这是让大家积极响应改革,说难听点,这就是赤裸裸的缺德行为。

有时候农村人不是不讲理,是更想被尊重的讲理。我对象家乡在山区,他们这里对农村原有坟地的处理就很值得说一下:

1、他们这里专门开辟了一座山坡,将村子里的坟地墓碑统一规划在这里,让村民自愿选择将坟地迁到统一规划的山坡,然后在这里还专门建立了类似城市公墓一样的管理区域,安排专门人士负责看护管理。既解决了坟地乱占土地资源问题,还为村里的老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2、虽然有了专门的墓地,但想让村民自愿将坟地迁到这里,还有一些问题,就是如何让村民心甘情愿迁坟地。我对象这里就专门向上面申请了专项坟地迁移补偿,每户人家自愿迁坟地都会给与一定补偿,大大提高了大家迁坟地的积极性,从而使改革进展顺利。

3、并且村里领导还挨家挨户走访,积极了解村民想法,有些人的坟地是祖坟,便积极动员做好村民思想工作,让有抵抗情绪的村民能够理解坟地改革的好处。

4、对于村子里一些老坟,一些常年没人扫墓的坟地,村里就直接将坟头铲平,让土地恢复耕地或者种树等等。

当然了,这里有一个好的现象,就是改革过程中,眼里有群众,站在村民角度考虑问题,让村民感到舒服,愿意配合工作。最主要的是赔偿落实比较积极,也让村民没有抵触情绪。

所以,农村坟地改革中,对待原有坟地,最关键的是要做好原有坟地的安置工作,以及切实可见的补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解决矛盾,达到改革目的。


李阿冰


时下农村坟地真的成了问题.比如我们这里,按传统风俗,每户农户都有老坟地,这老坟地一般都在别人的承包地里,甚至有的承包地里有好几个农户的家族老坟,少的两三个,多的十几,二十几个,坟头林立,有的坟前还立起了石碑.前几年,上边查得紧,大力倡导遗体火化,坟头有所减少,这几年形势不那么紧了,坟头有增多的趋势.

时下,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作物种收己基本依赖大型农机,但如果农户承包地里坟头太多,那肯定会影响农机具作用的发挥,甚至会造成农作物的减收,由此产生坟主与土地承包者之间的纠纷.带来不和谐因素.

为避免矛盾产生,建议一是推行农村殡葬改革,遗体火化深埋,不留坟头.二是对现有坟头,可逐步迁往自家承包地里.三是村级利用偏远地块,建设公用墓地或骨灰堂,统一为村民提供服务.


农村360


土葬是农村的风俗习惯,葬后留坟头给后人祭祀必去的地方。

前多年,我和村里一帮人在乡民政负责人带领下,到各村地里平坟头,单葬一百元,双葬|5O元,干活人总是低头干活低头走去,因为不远处有人看着。迂到一片坟,听说坟是在县里有职位人家的,不用平,碑石不用拉倒。有家碑石写着某人多少年入党,多少年参加八路军,参加过攻打新智车站,什么战役。不行,坟头平去三分之=,断了的碑石就放在平去的坟上。我想活的人执行政策,死去的人更应该执行政策(平坟人实得12O元每天)。

后来谁家死了人,大多用手扶车拉着,在穿白孝衣人培着去火厂火葬,费用自己/拿,回家后还是按风俗埋葬,多了火葬费。如果不火葬埋去,知道后罚几千元,扒出尸体继续火葬。

平去的坟大部分一家一片,占地集中,或一族一片。从碑石上看最古是请朝的,以前的坟头不见,可能就是在庄稼地下面吧!


用户8333795340695


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死亡后安葬是每个人面对的最后一件事情;农村地区千百年来都是土葬,然后留一个小坟头,每年清明节亲人都会到坟头祭拜,这种祭拜一般不会超过3代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坟头也会慢慢的消失,变成农田、变成荒地。这也就几千年来,农村地区看不到很多坟头的原因:时间会让小坟头慢慢变平。

一、现在农村推行坟地改革,那如何改革的尼?

(1)改革土葬,推行公墓

据我所知,我的家乡现在已经全部取消土葬,人死火花后骨灰盒,葬入公墓。这个公墓是村里集中规划的,只有本村村民可以葬入,费用是6000元。

(2)火化后,允许土葬留坟头

这种做法是在某地(具体地点不方便透露)农村看到的,人死火花后,骨灰盒可以进行土葬,土葬的地点是村里集中安排的荒地,不收费,同时可以留下坟头。

二、那么如何对待原有坟地尼?

我认为农村坟地改革,不同地方不同的改革方式。对待原有坟地,不外乎几下几点方法:

(1)坟地迁移

这种方式针对的1、2代的新坟;村里给与一定的经济补助,让其迁移到集中的公墓。

(2)坟头平整

对于老坟头,一律进行平整、消形;村里安排规定时候统一进行平整。

农村坟地改革一定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给与农民一定的经济补偿;

给与农民给多的入葬方式;

一定要不同地方不同对待;重视当地的文化,千万不能一刀切。


农事直通车


农村坟地改革过程中对原有的坟地如何处理?我个人认为还是要尊重老百姓的意见才是,愿意迁坟的给予一定的补偿,不想迁坟的保持现状即可,没有必要弄得风风火火的。

我过传统的殡葬方式除了西藏有一些天葬的习俗之外其余的都是土葬,一口棺材一座坟。而且,我们国人的传统对于过世之人普遍都认为是入土为安的。即便是现在,如果说可以在火葬与土葬之间可以自由选择的话,我相信99.99%的人都会选择土葬,毕竟这是最为古老的传统,传统是需要传承的。

虽然说农村的坟地改革和火葬没什么直接的关系,但是也是本着“死人给活人让地”的思想来进行的,因为还有很多的老坟还在农村的野地、山林、耕地中留存的。这次坟地改革改的就是这类留存的老坟或者新坟。其实对于这类较为常见的土坟来说,不会对耕地、地下水有什么实质的影响。大家可以想想,从古至今死了这么多人得立多少座坟墓,但是实际上我们在野外、山上根本看不到那么多的土坟,为什么?因为时间是最有摧毁力的,随着土层的下沉、雨水的沉降以及其他的一些作用,很多的土坟都已经和大地一平、融为一体了,有可能我们在都市里脚踩的地方下面曾经就是一座土坟。所以,我觉着这次的坟地改革可有可无。



如果同意迁坟了,怎么办?不是还得迁移到公墓里吗?公墓其实才是对土地最为浪费的殡葬形式,大量的硬化设施,对土地的伤害是很严重的。说句难听点的,就是有钱的死在地里,没钱的死在火化炉里,就是这么回事。坟地改革,是可有可无、可大可小的。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关于农村坟地问题,确实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过往,现在农村坟地也越来越多了,有些坟头埋在耕地里,虽然有些人是埋在自家的土地里,但是也是影响土地的使用价值,这样下去是不利于农村土地发展的。

现在有些农村鼓励火葬方式,但是很多人还是不愿意的,很多老人不想死后被火葬,而是想自己完完整整的入土为安,这也是情有可原的。现在的农村坟地问题是有点乱,确实要我们来完善。

为了不让坟头乱占用耕地,土地等,有些农村通过建立公墓来杜绝土地的浪费,这样也是挺好的,可以省出很多土地,让他们得到真正的利用价值,建立公墓集中在一起,这样也方便我们扫墓。


对于坟地改革已实行火葬的地区,统一建立祠堂,让死者的骨灰盒都集中放在一起,这样也是方便我们对先人的祭拜。比如在我舅舅的村庄,他们也是进行了坟地改革,在村里选一块土地作为集中坟地,以后所有坟地都必须在葬在这块地上,以前的老坟地也要迁移过来,每座坟还补贴几百块钱,但是很多人都不同意,因为觉得挖旧坟是对先人的不敬,而且也不能乱挖,怕影响家族的运势,在农村里是比较讲究的。

对于新坟来说,统一集中安葬也是方便我们,但是对于老坟来说,不能一刀切,要经过大部分群众同意才行,不能去硬扒人家的坟,这是比较缺德的。我觉得吧,旧坟经过好几代人的过去,很多旧坟也就没人去拜祭了,就让他们在那里安息,久而久之随着花草树木的生长起来,慢慢也就回归绿化大自然了。

对于农村坟地改革,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