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幣:香港本土貨幣體系的起源

港幣:香港本土貨幣體系的起源

格物·資本 seek for capital丨專注於資本的極致探索

【格物·貨幣】是格物資本旗下內容大類目之一

“港幣”內容系列從屬於【格物·貨幣】

本文為“港幣”系列 第 一 部分

港幣:香港本土貨幣體系的起源


格物者說:1841年英軍對香港的殖民入侵,徹底改變了香港的貨幣史進程,使得香港貨幣史從中國貨幣史中分流而出,獨成一支,自成特色。

在1841年英軍佔領香港島之前,香港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統一於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政權,因而,香港流通的貨幣,和內地是一樣的,貨幣體系是一體化的。當時清王朝推行的是“銀兩本位制”(白銀為本位幣,無固定的形制或重量,銀錠、銀塊、銀或碎銀皆可,按“兩”稱重使用,“兩”既是重量單位,也是貨幣單位),同時以銅錢為輔助貨幣(銅錢為圓形方孔,由朝廷規定重量和成色標準,一枚銅錢即一文錢,“文”是貨幣單位)。因而,香港主要的流通貨幣也是銀兩和銅錢,銀兩和銅錢的比價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銀、銅的市價而波動的。

1840年,中英因鴉片貿易爭端(英國商人對華大量輸出鴉片,荼毒中國民眾,清政府派遣林則徐前往廣東開展禁菸運動,引發英國商人不滿),爆發第一次鴉片戰爭。在雙方交戰中,

英軍於1841年1月26日佔領了香港島。這次戰爭最終以清軍戰敗妥協而告終,1842年8月中英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之後,英國又通過不平等條約佔領了九龍和新界(1860年《北京條約》、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使得整個香港地區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1841年英軍對香港的霸佔,不僅改變了香港的主權屬性,也改變了香港的貨幣史歷程。殖民者的入侵,打破了香港內嵌於整個中國版圖的一體化局面,使得香港貨幣史從中國貨幣史中分流而出,獨成一支,衍生出了“港元”。

被殖民初期:幣制混亂的銀本位

在1841年1月英軍佔領香港島之時,香港島的貨幣流通主要分兩大類:中國(清朝)的銀兩和銅錢,在流通中佔主體;各種外國銀元,在流通中佔次要。

由於香港島比鄰廣州,而廣州又是清朝對外通商的重要港口,因而香港島的經濟和貨幣也自然深受外貿港口的影響,當時的外國貨幣(銀元)從廣州進入中國內地,有一部分就流入了香港島。這些外國銀元中,包括西班牙銀元( “本洋”),墨西哥銀元(“鷹洋”),東印度公司盧比銀元(英國東印度公司統治印度期間所發行的印度貨幣),還有日本、美國的銀元。

▼圖:香港被殖民初期的主要流通貨幣。當時清朝將外國人稱為洋人,因而外國的貨幣被稱為“洋錢”,墨西哥“鷹洋”和西班牙“本洋”正是中國人對外國貨幣的稱呼。墨西哥在獨立前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為西班牙人鑄造銀元,1824年墨西哥獨立建立共和國,於是開始自行鑄造銀元,即墨西哥銀元。“鷹洋”和“本洋”在重量和成色上都是一樣的,只是幣面圖案不一樣。圖片來源於網絡,經過整理。

港幣:香港本土貨幣體系的起源

雖然被殖民初期,香港島幣制處於混亂無序狀態,不過依然是保持銀本位制(無論是銀兩還是銀元,都是白銀鑄幣,所以都是銀本位)。

英軍佔領香港島後,試圖想把英國的貨幣制度“複製”到香港。當時英國駐華商務總監Charles Elliot宣佈,以英鎊金幣為法定貨幣,取代其他各種貨幣,廢除原先已實行了數個世紀的銀本位(1816年英國正式實行金本位制,英國的貨幣流通以金幣為本位幣,英鎊即指英國金幣,並非指英鎊紙幣,Charles Elliot試圖以英國金幣取代香港島其他金屬鑄幣,以“英鎊/Pound”來統一貨幣單位)。更多閱讀:

不過,這項命令實際無法推行,因為香港島的當地居民本身就是中國人,他們與廣州的經濟聯繫密切,他們已長期習慣使用白銀交易,而且香港島也不可能與內地切斷經濟聯繫、自我封閉。因而,Elliot試圖以英鎊金幣,取代白銀的做法,根本無法推行。所以,白銀繼續主導著香港島的貨幣流通

鑑於英鎊金本位在香港島“複製推行”失敗,1842年3月和4月,英方對華的全權代表Henry Pottinger先後兩次發佈公告宣佈:

凡是當時在香港島流通的貨幣(包括清朝銀兩和銅錢、各種外國銀元),都為香港島的法定紙幣,都可繼續流通;一切港英政府賬目款項及商業貿易均以墨西哥銀元(鷹洋)為支付標準;不過,港英政府在財會記賬時仍用“英鎊/Pound”為貨幣單位記賬,且規定,1 Pound =5枚墨西哥銀元,1枚墨西哥銀元=2.25枚印度盧比銀元=1200枚中國銅錢,記賬時,無論銀兩還是銀元,都需要折算為Pound

▼圖:Henry Pottinger,中文名:璞鼎查。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方的主要負責人和指揮者,也是迫使中方簽署《南京條約》的英方代表,在香港島被佔領初期,他是英國對華的全權代表,他於1843年6月正式成為香港首任總督,1844年5月離任。圖片來源:WIKI百科。

港幣:香港本土貨幣體系的起源

1842年8月《南京條約》簽訂後,香港島正式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兩個月後,Henry Pottinger宣佈香港島開埠通商,使香港島成為一個貿易港(主要是轉口貿易,英國對華貿易的中轉站)。開埠通商後,外商湧入,外國貨幣也大量流入香港島。形制固定、有標準重量和成色的銀元,相比於無固定的形制或重量的銀兩,不僅易於攜帶、也易於鑑定成色、衡量價值,使用起來明顯更加方便,因而十分受歡迎。很快,外國銀元就在香港島普及開來,並佔據貨幣流通的主體。

外國銀元中,最受歡迎的是墨西哥銀元(鷹洋),因其成色穩定可靠、規格形制重量統一、容易辨認真偽,還易於折算為銀兩、也易於折算為“Pound”記賬,而且,港英政府還將其作為一切港英政府賬目款項及商業貿易的支付標準。墨西哥銀元逐漸成為公認的最受歡迎、最受信任的銀元,也成為香港島被殖民初期事實上的本位貨幣。

1845年5月時,英維多利亞女王又頒發公告,試圖再次將英國的貨幣制度“複製”到香港去,但同樣又遭到失敗,香港居民依然習慣用外國銀元,尤其是墨西哥銀元。

港元的誕生

在港英政府堅持以“Pound”記賬二十多年後,最終於1862年7月1日宣佈,不再以“Pound”為記賬單位,改用銀元的“圓”作為貨幣單位記賬。這標誌著,港英政府完全放棄了在香港推行英國的貨幣制度,並正式確立了以墨西哥銀元為主、以“圓”為貨幣單位的銀元本位制。

緊接著1863年,港英政府又宣佈,墨西哥銀元為唯一可用於向政府繳納款項的貨幣。不過,當時墨西哥銀元出現了供求不足的情況(香港與內地貿易活動增加,都需以墨西哥銀元交易結算),其幣值一度走高。

時任香港總督羅便臣對此也早有察覺,於是決定從1863年開始港英政府自己發行金屬鑄幣,以滿足貨幣供應,香港本土的貨幣史由此開端(此前的各種金屬鑄幣,均不是在香港本土發行的,都是外來貨幣)。

▼圖:Hercules George Robert Robinson,中文名:羅便臣爵士。在1859年9月出任第五任香港總督,時年僅三十五歲,成為香港被殖民史上最年輕的總督,1865年3月任滿離港。圖片來源: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UK。

港幣:香港本土貨幣體系的起源

根據羅便臣的決定,港英政府自己發行的貨幣有:基本單位貨幣(“香港壹圓”銀元,即面額1元)和輔幣(面額小於1元的金屬鑄幣,有銀幣和銅幣)。

由於當時香港還沒有自己的鑄幣廠,因而港英政府先委託英國倫敦的皇家鑄幣廠(the Royal Mint),鑄造了“香港一文”銅幣、“香港一仙”銅幣和“香港一毫”銀幣三種輔幣。

1864年香港開始建立自己的造幣廠,廠址位於銅鑼灣加寧街,到1866年5月完工,開始鑄幣。這家造幣廠維持了20個月後被迫倒閉(1868年4月關閉),在運行生產期間,該造幣廠先後鑄造了“香港五仙”、“ 香港一毫”、“ 香港貳毫”、” 香港五毫”、“ 香港壹圓”共五種銀幣,總計2018054枚,並還鑄造有“香港一文”、“ 香港一仙”銅幣。

▼圖:1863-1868年間港英政府自行鑄造(或委託鑄造)的金屬鑄幣,是最早的一批港幣。每枚鑄幣上都刻有中文面額和對應的英文面額, “壹圓”對應“one Dollar”, “一仙”對應“one cent”,“一毫”對應“ten cents”,“一文”對應“one mil”,兌換關係為:1圓=10毫=100仙=1000文。圖片來源於網絡,經過整理。

港幣:香港本土貨幣體系的起源

以上這些是最早的一批港幣,標誌著港幣的問世。同時,香港本土的貨幣單位正式形成“圓、毫、仙、文”四級十進制 ,“圓”為基本貨幣單位,“毫、仙、文”均為輔助貨幣單位。另外,“香港壹圓”是基本單位貨幣(本位幣),由白銀鑄造,“圓”對應“Dollar”,港元即“Hong Kong Dollar”,這一稱呼源自於英國人對墨西哥銀元的稱呼“Mexican dollar”,而“Mexican dollar”又源自“Spanish dollar”(墨西哥曾是西班牙殖民地,西班牙銀元在17和18世紀時在全球通行,對許多被殖民地區的幣制都有影響),所以,“港元”名稱及其貨幣單位“圓”,都是從外國銀元中引用過來的,並非本土自創,也未受“英鎊/Pound”影響。

至此,香港本土的獨立貨幣體系正式成型,“港元”一詞也正是開始使用,香港本土以“圓”為貨幣單位的銀元本位制時代開啟。

香港的造幣廠倒閉後,香港本土不再生產港幣,隨後幾年市場的港幣供應處於斷絕狀態,為了解決此問題,港英政府採取了多種措施:1872年,港英政府授權匯豐銀行發行面值“壹圓”的紙鈔(與“香港壹圓”銀幣等值,可兌換),試圖以紙鈔代替銀幣流通;同年,港英政府委託英國伯明罕希頓父子公司,為香港鑄造各種金屬輔幣(面額“壹圓”以下);1873和1874年又分別引進美國和日本的遠東貿易銀元。

▼圖:1872年由香港上海匯理銀行(即匯豐銀行)發行的面值為“one dollar”(壹圓,“員”通“圓”)的港鈔,此後一直到1935年,匯豐銀行一直在發行“壹圓”港鈔。圖片來源:AntiqueMoney.com

港幣:香港本土貨幣體系的起源

到1895年時,英國在印度鑄造了遠東貿易銀元(British Trade Dollar),港英政府隨即將其引入香港,並將其列為香港的法定貨幣。香港造幣廠倒閉後,“香港壹圓”銀幣沒有新的供應來源,逐漸在流通中消失,而英國貿易銀元被引入後,其重要性明顯上升

。在1895-1935年期間,英國貿易銀元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幾乎是“香港壹圓”銀幣的替代品。

由於“壹圓”紙鈔的發行、各種金屬輔幣持續鑄造供應、再加上英國貿易銀元的持續流入,港英政府決定不再依賴外國金屬鑄幣。1912年,港英政府頒佈法令,除英國貿易銀元依然作為香港的法定貨幣流通之外,禁止輸入和使用各種外國金屬鑄幣。此後,香港的貨幣流通,只有三類:匯豐銀行“壹圓”紙鈔、英國貿易銀元、各種金屬輔幣(銀、銅、合金),直到1935年幣制改革才有新變化。

香港的紙鈔

香港本土最早的紙鈔,並非匯豐銀行自1872年始發的“壹圓”紙鈔,而是1846年由東藩匯理銀行印刷發行的一批紙鈔。

東藩匯理銀行(Oriental Bank)的前身是1842年在印度孟買成立的西印度銀行(Bank of Western India),是一家英資銀行。1845年,西印度銀行將總部遷至英國倫敦,並改名為“The Oriental Bank”,同年並在香港等地設立分行。

東藩匯理銀行作為一傢俬營商業銀行,是香港歷史上的第一家銀行,也是首家在香港發行紙鈔的銀行。1846年,東藩匯理銀行在香港發行了最早的一批紙鈔

,面值有“five dollars”(5圓)、“ twenty-five dollars”(25圓)、“ fifty dollars”(50圓)、“ one hundred dollars”(100圓)四種面值,香港本土紙幣由此拉開序幕。

當時東藩匯理銀行發行紙鈔,是該行自身的商業行為,並沒有獲得港英政府的授權或法律認可(港英政府採取自由放任的態度),因而該行的紙鈔並不是法定貨幣(非強制流通,可拒收)。東藩匯理銀行以吸收儲戶銀元作為準備金,並等值發行紙鈔,紙鈔實際上是一種銀元存款票據,代替銀元流通(相當於銀元代用券);紙鈔的持有者,隨時可憑此向該行兌換等值的銀元,若該行無法兌現或倒閉,則紙鈔持有者只能自認損失。

1851年8月,東藩匯理銀行獲得了英王頒發的“皇家特許狀”(Royal charter),取得發行紙鈔的特權,這意味著該行發行的紙鈔,實際上獲得了港英政府的認可,該行發行的紙鈔實際成為香港的法定貨幣(名義上仍非法定貨幣)。從此以後,東藩匯理銀行紙鈔,被廣泛流通使用,成為香港商貿活動及日常生活中的通行貨幣,而且,紙鈔的發行,也有效解決了一段時期內金屬鑄幣供應不足的問題(1863年港英政府才開始發行自己的金屬鑄幣)。

▼圖:1866年香港的東藩匯理銀行發行的 “Five Dollars”(五圓,“員”通“圓”)港鈔,持有者可向東藩匯理銀行等值兌換為五圓香港銀元。圖片來源:香港金管局官網。

港幣:香港本土貨幣體系的起源

東藩匯理銀行進入香港之後,陸續又有其他商業銀行在香港成立,由於港英政府的放任自由態度,各家銀行也各自發行自己的紙鈔,同樣也是以銀元為準備金,紙鈔持有者可向對應的發鈔行兌換銀元。

在1845年到1895年間,香港共有八家商業銀行發行過紙鈔,港英政府對這些銀行發鈔的基本要求是:銀行發行紙鈔的面額必須是5圓或5的倍數;但匯豐銀行於1872年始發的“壹圓”紙鈔除外(因獲香港總督的特別授權)。另外,對於獲得授權的銀行,要求其發鈔額不得超過其實收股本額,並須至少有相等於發鈔額1/3的白銀庫存為準備金。

▼圖:1845-1895年間,香港發行過紙鈔的銀行。這八家銀行中,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有授權的銀行,即獲得“皇家特許狀”或者由港英政府專門法例授權的銀行。另一類是無授權銀行,這類銀行發鈔沒任何限制要求。製圖丨格物·資本。

港幣:香港本土貨幣體系的起源

1895年港英政府頒佈《發行銀行鈔票條例》,明確規定:只有獲得英國政府皇家特許狀的銀行,或由港英政府專門法例授權的銀行,才有權發行鈔票。因而,在該條例頒佈後,有權發鈔的銀行就只有兩家銀行了——渣打銀行和匯豐銀行,其餘的要麼早已關閉,要麼早已停止發鈔,或被禁止發鈔(中華匯理銀行)。

後來1911年12月,港英政府又專門頒佈了《有利銀行發行鈔票條例》,重新授予有利銀行發鈔權,於是,發鈔銀行又變成三家:有利、渣打、匯豐。緊接著1913年8月,港英政府又頒佈了《外國鈔票條例》,規定“凡非匯豐銀行、渣打銀行、有利銀行發行的鈔票,一律禁止流通”,以此保護這三家商業銀行在香港的發鈔壟斷權

1895年後發行的鈔票,依然沿用以前慣例,面值必須是5圓或5的倍數(匯豐銀行“壹圓”紙鈔除外);同時,有利、渣打、匯豐三家發鈔行,其發鈔額不得超過其實收股本額;渣打和匯豐銀行須至少有相等於發鈔額1/3的白銀庫存為準備金,而有利銀行則須以100%的白銀庫存為發鈔準備金。

▼圖:印度新金山中國渣打銀行(即渣打銀行)於1911年發行的“ten dollars”(拾圓)港鈔。圖片來源:AntiqueMoney.com

港幣:香港本土貨幣體系的起源

▼圖:1921年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發行的“ten dollars”(拾圓)港鈔。圖片來源:AntiqueMoney.com

港幣:香港本土貨幣體系的起源

▼圖:1924年香港有利銀行發行的“Fifty Dollars”(伍拾圓)港鈔。圖片來源:AntiqueMoney.com

港幣:香港本土貨幣體系的起源

儘管這三家銀行都是私營商業銀行,但毫無疑問,其發行的港鈔事實已成為香港的法定貨幣(名義上仍非法定貨幣),通行於市面。

另外,隨著香港商貿的發展,金屬鑄幣供應明顯跟不上貨幣需求的擴張,銀行的紙鈔發行量也逐步增加,尤其是在1895年《發行銀行鈔票條例》頒佈後,發鈔量急劇增加。據史料記載,香港流通中的紙鈔在1867年為140萬港元,到1881年時為370萬港元,1895年時又增至700萬港元,1934年時達15400萬港元(1935年幣制改革之前)。

總結而言,從1841年香港島被侵佔到1935年香港幣制改革,這近一百年裡,香港的貨幣體系經歷了幾大明顯變化或有一些明顯特徵:

一,帶有鮮明的被殖民特徵,早期外國銀元通行,中國(清朝)的銀兩和銅錢被排擠,港英政府後根據外國銀元來確立了香港本土的銀元本位制,“港元”名稱和其貨幣單位“圓”都來源於外國銀幣;

二,並未受宗主國英國的貨幣制度——英鎊金本位的影響,而且當時國際上金本位是主流(歐美等主要國家均實行金本位),香港卻依然保留著銀本位,這取決於香港與(清朝)內地的緊密經貿聯繫,內地的銀本位對香港產生了強大的同化力;

三,香港本土紙鈔(1846年)早於本土金屬鑄幣而產生(1863年),且在1935年幣制改革之前,各銀行發行的港鈔,均是以銀元為本位(可隨時兌現銀元),即便這些紙鈔在名義上並非法定貨幣,但依然暢行流通,履行著貨幣的功能;

四,從1846到1935年間,港鈔一直都由多家商業銀行分散發行,並非由港英政府發行,港英政府只是指導者和監督者,這種發行習慣一直影響至今,目前港鈔的發行權依然是分散的,由三家商業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和中國銀行)和香港金管局共同負責發行,這和現代全球普遍推行的“中央銀行獨家壟斷髮鈔權”相比,顯得獨樹一幟、尤為特別。

未完待續。。。

《香港貨幣(1841-1997)》,武為群,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2

香港貨幣發行制度的演變,黃小慧,南方金融,1984年第4期

香港貨幣-貨幣的演變,香港金融管理局官網

殖民時期香港貨幣:發行主體多錢幣流通混亂,中國錢幣博物館,2016/5/6

香港印鈔史(一),餘鴻建,大中華印藝網,印藝第299期(2008年11月)

Oriental Bank Corporation – HK’s first note issuing institution 1847,Hugh Farmer,industrialhistoryhk.org ,2015/12/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