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故事告訴你,我為什麼要勸人生二胎

有一種人,不出錢,不出力,時常勸人生二胎。

有的人說這種人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畢竟養一個孩子,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和精力,養兩個更是壓力加倍,不是想生就能生的;有的人說這種人是“吃飽了撐的,愛管閒事”,畢竟別人生不生,都不會對你造成影響。

而我,恰好就是那個站著說話不腰疼、愛管閒事、時常勸人生二胎的人。

3個故事告訴你,我為什麼要勸人生二胎

這樣的觀念,主要源於這三件事:

第一件,我生病時差點死去,我很慶幸,我還有一個弟弟

大學畢業後不久,我生了一場大病,醫院診斷為“格林巴利綜合徵”,當時幾近於癱瘓狀態,連自己吃飯、洗漱、大小便這些基本的自理都做不到。

原本以為畢業了就可以減輕父母的負擔,沒想到還要父母出錢為我治病,出力照顧我,當時的我陷入深深的自責中。

“格林巴利綜合徵”的患者是有一定死亡率的,即使不死亡,也很難治癒,而且治療好了之後也容易復發

“格林巴利綜合徵”的治療方式有三種:第一種是激素治療,第二種是丙種球蛋白大劑量衝擊療法,第三種是血漿置換。

因為我對丙種球蛋白過敏,第二種方法不可取,第三種方法中,血漿中也含有丙種球蛋白,所以首選的是激素治療。

但是很遺憾,激素治療對我並沒有效果,只有使用血漿置換。可是,使用血漿置換是存在風險的,即使內心不捨父母,即使知道父母會悲痛,我也不得不強忍著悲痛,和父母交代我的身後事。

媽媽一直跟我說,如果我死了,她以後的人生都將無法釋懷,讓我無論如何要撐下去。

我還記得,一向不迷信的媽媽,跪在地上求神佛,她說:“如果必須有一個人要死,我希望我可以代替我女兒去死。”

我也不想死,我也不想我的父母為我悲痛,可是,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幸運地活下去。

當時,我特別慶幸,慶幸我還有一個弟弟,如果我死了,至少還有弟弟,能幫助父母緩解一部分喪女之痛,不會讓父母老無所靠。

幸好,幸好我不是獨生女。那一刻,我想到了那些失獨老人,他們失去獨生子女後,該是何等地悲痛欲絕,畢竟很多父母都是愛孩子勝過愛自己的;那些

瀕臨死亡的獨生子女,他們該是有多不放心自己的父母,如果他們死去,父母要靠什麼支撐自己活下去,父母終老之時又該依靠誰?

最幸運的是,我在血漿置換之時,雖然過敏反應很強烈,竟然也奇蹟般地撐了過來,病情漸漸好轉,直至恢復,到現在也沒有復發。

3個故事告訴你,我為什麼要勸人生二胎

第二件,獨生女的父親出車禍去世,一個人擔起所有重任,壓力太大

我的前同事,也是獨生女,父母把所有的愛、精力、金錢都奉獻給了她一個人,她感覺特別幸福。

卻不料,飛來橫禍,她的父親,家裡的頂樑柱,出了車禍,她根本沒來得及為失去父親而悲傷,很長一段時間,都忙於為父親處理後事,車禍索賠談判,以及聯繫、安撫各方親友。

她的母親是那種典型的主內的家庭主婦,也幫不上忙,那時,她感覺身邊連一個可以商量的人都沒有,縱然身單力薄,也要頂住所有的鋒芒,擔起所有的重任,她甚至一度覺得自己也快撐不下去了。

她不得不承認,這個時候,若是有一個兄弟姐妹,該有多好。至少有一個人可以一起商量,至少分擔一些重擔,至少有個人能夠真正地和她感同身受。

3個故事告訴你,我為什麼要勸人生二胎

第三件,爺爺有六個子女,生命後期的治療和照顧仍然讓子女疲累不堪

我的爺爺是患癌症去世的,爺爺有六個子女,都比較孝順,爺爺在癌症晚期進行了放療、化療的治療,需要一筆不小的花費,所以,爺爺的六個子女中,需要有人去賺治病所用的錢,需要有人在跟前照顧。

爺爺的這一場病,需要子女們出錢出力時共用時兩年,最後的幾個月,身邊至少有兩個人照顧,放療和化療的花費也不小。到爺爺去世之時,六個子女都被折騰地瘦了一圈,而且經濟方面也受挫不小。

有六個子女尚且照顧起來很吃力,更何況是獨生子女。

第一批獨生子女,很快就要面臨父母老去的問題,如果遇到父母生病且無法自理的情況,正是需要金錢和人力的時候,那時的壓力可想而知。

3個故事告訴你,我為什麼要勸人生二胎

星星之家育兒記:看完以上的三個案例,你還在堅持只生一個孩子嗎?如果身體條件、精力、金錢和時間方面有保障,或許生個二胎會更好呢!當然,我也不提倡不具備條件的家庭非要生二胎,畢竟,生而不養的父母,生太多孩子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