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市来了,河南再添一县级市,这里是“围魏救赵”发生地

长垣市来了,河南再添一县级市,这里是“围魏救赵”发生地

长垣市,市境位于河南省东北部,东隔黄河与山东省东明县相望,南与封丘县、兰考县毗连,北与滑县、濮阳县接壤,因"县有防垣"而得名。

长垣是“中国厨师之乡”、 “中国防腐蚀之都”、“中国起重机械之乡”、“国家绿色农业发展示范区”、“国家级卫生县城”、“中华美食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卫生材料生产基地”。2011年被确定为河南省10个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之一。

长垣市来了,河南再添一县级市,这里是“围魏救赵”发生地

长垣烹饪,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举世闻名。它源于春秋,成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更辉煌于现代。早在1100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宫廷菜、官府菜、市肆菜、寺庵菜和民间菜五大体系,主要工艺以炸、熘、煎、炒、蒸、煮、烙、烤为主。在漫长的烹饪历史上独树一帜,以厨师众多、技艺精湛著称于世,名厨大师之多,居全国之冠。据统计,目前长垣从事烹饪工作的专业厨师达2.3万人,其中国外1000余人,遍及46个国家和地区。有国家级烹饪大师4人,省级烹饪大师16人。置业2010年河南省在长垣设立长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可见其烹饪的影响力。

长垣市来了,河南再添一县级市,这里是“围魏救赵”发生地

黄河落日

长垣市名由来:

战国时期,卫之匡邑、蒲邑,被魏国兼并,在今县城东北5公里的陈墙村一带,置首垣邑。此地在当时有一道长墙,或曰防垣。此防垣或用于防水,或用于防兵,此时已有“长垣”之名。根据杨宽所著的《战国史》载:“魏在沿黄河地区还有圆钱(无郭)流通,铸造的城市主要有共、垣、长垣(今河南省长垣县东北)等城。长垣所铸有‘长垣一釿’、‘长瞏一釿’。当时铸钱多用于地名,可见当时的防垣很长,故称长垣,而首垣则为防垣之首,长垣名由此而来,清代以前陈墙村还称为墙里村,至今还有以墙命名的村庄。围魏救赵就发生于此,史称桂陵之战。

长垣市来了,河南再添一县级市,这里是“围魏救赵”发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