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夜泊》之後,詩人又一次夜宿寺院,28字唐詩同樣韻味無窮

《楓橋夜泊》可以說是唐詩當中最精美的詩篇之一。今天依然有大批的粉絲抬高它的歷史地位,就因為其中的意象排列、其中的意境之美,都是不可多得。

實際上這個詩人流傳下來的作品實在是太少了。《楓橋夜泊》寫的是詩人漂泊他鄉、投訴在客船之中,夜晚聽到了寺院的鐘聲。而今天我們所分享的這一首唐詩,和那首唐詩所表達的也有很多相似。同樣是夜晚投訴,同樣是在一個秋天,也同樣和寺院有關。

《楓橋夜泊》之後,詩人又一次夜宿寺院,28字唐詩同樣韻味無窮

白馬馱經事已空,斷碑殘剎見遺蹤。蕭蕭茅屋秋風起,一夜雨聲羈思濃。

這首唐詩就是張繼的《宿白馬寺》,全文非常簡短,只有28個字。前兩句書寫的也非常簡單,就是對當時白馬寺的整體印象,給了一個大致輪廓的描繪。

《楓橋夜泊》之後,詩人又一次夜宿寺院,28字唐詩同樣韻味無窮

​“白馬馱經事已空,斷碑殘剎見遺蹤”,漢代白馬馱經的事早已過去,只剩下斷碑和殘破的古廟留下遺蹟。

雖然漢代白馬寺距離詩人投訴的白馬寺已經過去了700年,其中存在一些破敗是非常正常的。但詩人說其中存在的破敗也並不單單是因為歷史原因,而是側重於當時安史之亂、兵荒馬亂的背景之下,連佛寺也未能倖免。

《楓橋夜泊》之後,詩人又一次夜宿寺院,28字唐詩同樣韻味無窮

​《楓橋夜泊》寫的是詩人科舉失利之後回鄉路上的感慨,心中都是說不出的傷感,說不出的悲。所以才會“江楓漁火對愁眠”,所以在“夜半鐘聲到客船”,更加容易體會到“斷腸人在天涯”的羈旅之苦。

而這首古詩,更多的側重於詩人在兵荒馬亂背景下的不得已的孤獨。“蕭蕭茅屋秋風起,一夜雨聲羈思濃”,這茅草房上吹起了蕭瑟的秋風,一夜的浙瀝秋雨給人帶來了多少別思離情。

相比《楓橋夜泊》,這首古詩的背景和情感顯然要更加的傷感。《楓橋夜泊》當中至少有月亮,雖然落下來了,至少有月亮。但是在這首古詩當中呢,有的只是瑟瑟秋風,甚至還有,淅瀝瀝的夜雨。

《楓橋夜泊》之後,詩人又一次夜宿寺院,28字唐詩同樣韻味無窮

​試想一下詩人當時的環境:一座破廟,一夜秋雨,到處斷壁殘垣,到處秋風呼嘯。想來都是苦不堪言,更不用說當初詩人的親身經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