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总统核武言论不止让中东再陷“恶性螺旋”

土耳其与叙利亚还在大国的争斗漩涡中纠结,当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宣布,华盛顿已经“完全准备好”在必要时对土耳其动用武力、但更愿意动用自己的“外交力量”时,可能埃尔多安领导的土耳其最大的感受是“美国又一次进行讹诈”。

在现有情况下,面对美国时如何底气更足?埃尔多安首先想到的是核武器。早在今年9月初,埃尔多安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就已经透露出这个动向。如今,当土耳其下定决心,不惜与美国及北约翻脸也要攻占叙利亚北部建立“安全区”,核选项的可能性也越来越高。

这是埃尔多安近十年来第一次公开提出核武器这个问题,而且是在他领导的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AKP)的省级集会上发表这一讲话的。这也许是一个警告,以色列已经是隐形核国家,如果伊朗和沙特再走向拥有核武器的道路,土耳其可能不会袖手旁观。

如今,在中东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影响下,发展核武器已经陷入一个“恶性螺旋”。2018年,沙特阿拉伯王储萨勒曼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频道(CBS News)采访时表示,沙特“不想发展任何核武器,但毫无疑问,如果伊朗研发出核弹,我们将尽快跟进。”照目前来看,如果沙特拥有了核武器,接下来很难保证不是土耳其。

早在2006年,埃尔多安在土耳其是否应该发展核武器的问题上与目前的立场截然相反。当时的埃尔多安指出,土耳其不需要搞核武器。即便在冷战时期,土耳其也没有畏惧强大的苏联。为什么?因为那时候有着北约的强力支持。甚至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西方国家都站在土耳其一边。而美国与北约发动对伊拉克的武装入侵时,大量装甲部队则从土耳其取道,从北面对伊拉克萨达姆部队形成突击。但是现在,土耳其与北约和美国关系正走到关键的十字路口。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作为长期担任土耳其领导人的埃尔多安,其言论经常以直率、强硬著称。有时候是因为竞选中民族主义煽动性的需要,有时候是出于外交博弈的需要,作为一张“牌”打出去向对手叫价。不久前,埃尔多安就曾威胁,如果欧洲继续批评指责土耳其,就要放出数十万叙利亚难民到欧洲。

就客观规律而言,发展现代化的核武器并非一句强硬表态就能实现的。与上世纪60年代不一样,如今的核武器很难再是那种外形庞大,且只能靠轰炸机空投才能打击对手的第一代核武器。现在的核武器要想能够有效地打击敌人,必须实现小型化,而且需要通过性能优异的中远程弹道导弹搭载。所以,想要发展核武器,到拿出可行的核武器研制计划,再到拥有可以投入实战的核武器,这是一个比较漫长而且充满失败陷阱的过程。

如今,土耳其在俄罗斯的帮助下正在发展一个核能项目,但土耳其是《核不扩散条约》的签署国,该项目也是民用核项目,而核能设施与核武器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根据美英等西方国家的防务专家评估,目前还没有切实的迹象表明土耳其准备真正寻求发展核武器,也没有看到土耳其几十年来不寻求核武器的政策有实质性的转变。

根据以往的经验,要从一片空白到发展出可以真正投入军事用途的核武器,将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不仅需要扎实的核工业基础,还需要大量核武方面的专业人才,大量的资金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一旦土耳其决定发展核武器,还需要面对巨大的全球舆论压力。谁会站出来支持土耳其?可能这个问题很难有答案。

但是,土耳其可能会看到伊朗的例子,当德黑兰有了中远程导弹和核技术,尽管与美国已经成为敌对关系,但美国也难以拿伊朗怎么样。而且,如果土耳其有了核武器,埃尔多安在反对西方双重标准时会有更大的影响力。因此,土耳其已然不再是顺从的北约盟国,用以保卫这个军事联盟的南翼,抵御俄罗斯的扩张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埃尔多安是为了回应美国和北约对土耳其的猜忌和不真诚。埃尔多安为土耳其设置了一个新的目标,为自己打造更大的空间,让东方和西方对土耳其都有需要,同时也不敢轻视土耳其。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石江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