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9,一座擺脫“老年危機”,轉型“網紅”的南昌老廠

建國初期,南昌曾有一大批讓人引以為傲的工業成果,共和國第一輛飛機、第一輛摩托、第一輛拖拉機等,但隨著企業改制,有的企業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有的多次改名後也形同“消失”,而699創意園正是後者,作為南昌工業文明的遺珠,它見證著建國後南昌工業興衰。

699,一座擺脫“老年危機”,轉型“網紅”的南昌老廠

南昌699文化創意園

1954年,在國家“一化三改造”的指引下,也就是中學歷史課本常說的“工業化”和“三大改造”,一大批上海的企業和職工不遠千里來支援南昌發展,江西華安針織總廠的創廠基礎就包含了兩家上海企業, “上海華安針織內衣廠”和“上海振昌針織內衣廠”,1954年這兩家上海企業與南昌本地“南昌服裝手工聯社”公私合營聯合建廠,最初設廠於沿江路的直衝巷(現滕王閣旁),由於適銷對路,華安總廠迎來了快速成長期:

1956年,針織總廠決定在上海路另址新建廠區,也就是現在699創意文化園,由前蘇聯援建。

1957年10月,廠區落成並投入使用,成為江西省最大的針織廠。

1958年,為廠區配套建設的上海路生活區也建成。

1965年,為了解決職工家屬的就業問題,還特別設立“南昌內衣三廠”,作為下屬廠。

699,一座擺脫“老年危機”,轉型“網紅”的南昌老廠

工廠菜票

發展順風順水,會逐漸讓企業安於現狀,而華安第一個生存危機正是安於現狀的結果,華安長期品類單一,銷售渠道單一,主要依靠外銷出口至非洲和中東,1989年的中東戰爭引爆了這個危機,戰爭導致外貿受阻,南昌的針織廠基本都處於停產狀態,企業虧損導致職工人心渙散,很多職工都被迫打兩份工養家。

為了集中力量應對危機,走出困境,1993年8月,政府出面讓南昌針織廠兼併針織總廠組建華安針織總廠,根據當時南昌市政府辦公廳一份報告顯示,江西針織總廠和南昌針織廠兼併前,共計虧損近8000萬,相當於平均每個職工虧損2.67萬,累計負債1.389億元,平均每個職工背了4.63萬元債務,從事第二職業的職工達50%以上,可見事態之嚴重。兼併後通過整合資源以及市場化管理探索,讓華安針織廠開始起死回生。

但是隨著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擴大以及民營經濟的迅猛發展,生產效率和產品競爭被民營經濟拉開一大截,華安針織廠又迎來了一個生存危機,這一次,華安沒有選擇再幹下去。而是放棄老本行轉身進入逐漸興起的文創行業。

699,一座擺脫“老年危機”,轉型“網紅”的南昌老廠

江西華安針織總廠陳列館

對標北京798,華安選擇了將廠房依舊修舊的改造,2012年,歷經50餘年風雨的江西華安針織總廠再次復出,只是它換了一個新身份——699文化創意園,特有的歷史感和散發出的歷史氣息,引來了不少遊客觀光打卡。

699,一座擺脫“老年危機”,轉型“網紅”的南昌老廠

699,一座擺脫“老年危機”,轉型“網紅”的南昌老廠

南昌699創意工廠

園內雕塑上不同年代的口號,彷彿把把遊客又拉回到了這些年代。

699,一座擺脫“老年危機”,轉型“網紅”的南昌老廠

699雕塑

園內蘇聯式的建築,給人一種歲月與空間的錯亂感。

699,一座擺脫“老年危機”,轉型“網紅”的南昌老廠

改造後的舊廠房

699,一座擺脫“老年危機”,轉型“網紅”的南昌老廠

改造後的舊廠房

699,一座擺脫“老年危機”,轉型“網紅”的南昌老廠

改造後的舊廠房

或許,只有看到這些拆下來的機器,你才能想起來,這曾經還是個工廠。

699,一座擺脫“老年危機”,轉型“網紅”的南昌老廠

699園區機器

而現在,華安之於南昌記憶,更多的留在華安社區、華安學校、華安針織廠宿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