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华容区段店镇上湖村:从无人识到“网红打卡地”

从春转秋,段店镇上湖村兴达桃园前后接待了十余万人,老板熊志敏没想到这数百亩桃园一跃成为“网红打卡地”。

迎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车流和人流,上湖村的村民也没想到,一时间,村里人潮如涌、景点爆满、土特产脱销。

十年前,这个300余户的小村还穷得叮当响,近年乡村旅游兴起,产业模式的刷新,激活了这里的一草一木。

鄂州华容区段店镇上湖村:从无人识到“网红打卡地”

出路:偏僻湖村走出来

上湖村,位于上塘湖北边而得名。

村子三面环湖,地处湖区深处,往日里十分闭塞,交通极不方便。“走田埂小路要步行个把钟头才能到大路上。”因邻近有渡加咀码头,村民出行多为乘船。

偏僻、闭塞、发展缓慢,上湖村曾是省级贫困村。为了提高经济收入,大半村民走出湖区。有的外出打工,有的进城开商铺、摆摊点,有的承包湖面养鱼。

2000年后,在道路村村通、塆塆通行,村委会下决心要修出一条出村路。村民通过集资、捐资等办法筹措资金,一条通镇连村的水泥路解决了出行难题,方便了群众,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村民突破传统种植模式,改低田种莲藕,高田种水稻;旱地只种棉花和油菜,提高收益。

然而,好景不长。逼仄的水泥路很快跟不上村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大凼小坑,莲藕、鱼虾受不了颠簸,慢慢开出村得半个多小时。”村党支部书记熊三球说,道路窄错车难,加上年久失修,村民的鲜活农产品很难抢到好价钱。

2018年,段店镇积极争创“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大力推进全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配套功能,全镇18条“四好”农村路陆续完工。期间,上湖村完成了长咀路、肖咀路硬化,新建3。8公里三江东路及刷黑工程。

这就是一条脱贫致富路。“现在几分钟就上了316国道。”“你看这条6。5米宽的柏油路的贯通,打通了上湖村的路网,鲜活农产品有了外运的‘快速通道’。”村民们说。

籍着一条“四好”路告别偏僻区位,2018年上湖村实现了整村脱贫出列。越来越多的农民结束了打工的历史,回乡创业。种果树、养龙虾、种优质水稻和湘莲,全村土地流转面积达3000余亩。

营销:做“花经济”吃“生态饭”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百亩花海,落英缤纷,着一身飘逸的汉服,撑一把复古油伞,兴达桃园恍若隔世的沉醉与浪漫令数万游客纷沓而至。

“办桃花节,把名气打出去,保留门票送桃子,到了桃子成熟期,不愁没人来采摘。”品牌认证、策划商业活动、利用抖音推广、订制个性产品……用时下最“潮”的方法把好生态推销出去,在城里做了多年生意的熊志敏将营销之道带进田园。

熊志敏是土生土长的上湖村人,2014年回乡流转荒山坡地300余亩种桃树,建起兴达桃园。武汉农博会金奖农产品,包装精美的桃干、桃胶,桃花节舞台……除了花好果香,熊志敏更在营销策划、产品延伸、文化创意等各个环节下功夫。

“没想到网络的力量这么强大。”2018年,兴达生态农庄首届桃花节,四面八方涌入的人流车队令熊志敏始料不及,“车没地停,路上挤得水泄不通,全镇的餐馆都爆满。”

“在兴达桃园看花采摘,游客还可去附近的台湾杏福生态园、原野果蔬农业专业合作社,到老柒农庄垂钓、体验农耕文化,南迹湖景区和碛矶湖景区更不能错过……”镇党委副书记万金池说,“首届桃花节后,我们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倾全镇之力为乡村旅游做好配套。”

整治村容村貌,改扩建道路,硬化旅游步道,新建生态停车场,“花经济”引爆乡村旅游热后,段店镇开始打造“四季有花开,四季有果摘,四季有人来”的生态农业旅游品牌。

今春,兴达生态农庄第二届桃花节开幕。熊志敏引入巨型卡通乐园,数十个超萌卡通人偶空降现场,更有精彩的书画展、旗袍秀、风筝空竹表演等等,硬件和软件双提升后的桃花节再次成为全区“花经济”的亮点。

“城里人过来玩,走的时候带一些花生、土鸡回去,我们的腰包也开始鼓起来。”在兴达农庄周边卖农副产品的孙大娘说,不仅农家乐生意火爆,周边农户也烧起农家菜接待游客。

发展:“网红”湖村要“长红”

“村庄变美了,闲置土地盘活了,村民的生活也开始富裕了。”熊三球说,现在上湖村人均年收入上万元,相比5年之前,翻了番。

“最热闹的一天,村里来了几百辆车。但逛逛桃园、吃吃桃子和农家饭,人们扭头又走了。”初尝“花经济”甜头后的上湖村人也开始思索怎样提高着自身的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一定要让游客留下来!”

“网络热度并不能让一个景区长红不衰,只有坚持后续开发才能留住游客。”市文旅局有关人士表示,“被网红”之后,乡村旅游想要“保鲜”还需用心经营。

“几乎每天都有顾客来采摘,日均销售额逾万。”熊志敏对桃园发展满怀期望,“基地面积已扩大到了500亩,又新增了几个品种。做四季常绿、三季有果的现代农业林果采摘观光生态农庄,‘花果园’要做大做强。”

“村集体投资,从沿海引进‘红美人’果园,面积有300亩。”去年从兴达桃园分红近6万元后,上湖村村集体今夏又入股果园,同时完成30户民宿设计,强力推进全村“厕所革命”,依托村千亩果园和依江傍湖的自然风光优势,上湖村要打造自己的“农旅综合体”。

“全村有近半村民种湘莲、莲藕,近几年开始套养小龙虾,这些都是很受游客喜爱的农产品。”熊三球说,旅游旺季时,进村游客日均两万余人,上湖村要深挖自己的优势,让游客既欣赏到如画的山水风光、乡野乐趣,又愿意留下来细细感受乡村特色,“吃好玩好住好,再带一些回去。”

“‘网红村庄’的诞生,从根本上说是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文旅部门建议,塑造和推广村庄形象,决不能只顾面子不顾里子,只顾形式和手段不在意内涵和底蕴。要想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乡村品牌,必须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不破坏农村的乡土原貌,从软文化到硬产业,从大基建到微治理,从烟火气到时尚感,方方面面的沉潜功夫都不可忽视。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曹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