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有多少人以“为你好”的名义,控制你?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开始“受制于人”,开始失去了“自由”。

丈夫会对你说,“我觉得你应该花时间,多陪陪孩子,孩子需要母亲的陪伴。”老板会告诉你,“公司比你资历深,比你努力的人很多,我一直很支持你,但是你做任何决定前,必须向我汇报。”

父母会替你决定一些人生大事,例如专业、工作、未来的伴侣。

这些人打着“关心”和“爱”的旗号,不容分说地抢占了你的自由,对你实行了情感操纵,让你深陷“囹圄”却不自知。

你很困扰,也很痛苦,但你却手足无措。在你一筹莫展的时候,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佐治·西蒙博士,出版了一本可以救你于水火的书。

《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这本书,以心理学知识做基础,将以爱为名义,实施情感操纵的人,逐一剖析,让你看透他们的诡计,摆脱他们的控制。

本书一经出版,便得到了广泛好评。与其说它是一本心理书,不如说它是一本生活指南。

《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有多少人以“为你好”的名义,控制你?

1. 操纵者是怎么控制你的?有什么办法,能让你一眼就看穿他们?

情感操控者,通常都会以爱的名义,对你实施控制。因为他们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所以被操控的人,很难发现端倪。

这也是操控者的高明之处,藏在慈善面具背后的恶人,一出手总是可以击中要害。所以心理学上,称这种人是具有隐性攻击性人格的隐性控制者

简单地说,就是表面温顺的像一只小羔羊,其实是披着羊皮的狼。他们伺机而动,只为攫取自己想要的一切。

生活中,这些看似无公害的隐性控制者,一直都在寻找机会,通过控制你,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詹姆斯为了教会会长的位置,用道德绑架了妻子简。他堂而皇之地说,“自己只是主的仆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

所以,詹姆斯成了甩手掌柜,将家务、孩子,推给了妻子。简虽然不满詹姆斯忽视家庭,但她又不得不被说服,不得不惭愧自己的自私。最后,简只能被詹姆斯控制。

简对自己的认识不足,对詹姆斯的认识也不足,她既没有为自己设置底线,也没有冷静分析詹姆斯的行为逻辑,所以才会被控制。

《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有多少人以“为你好”的名义,控制你?

詹姆斯以为主服务的名义,让简相信,如果不支持他,就是自私。类似的事情,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

同学小花和小玲脾气相投,既是同桌,也是很好的朋友。小花名列前茅,是老师和家长口中的优等生。小玲则成绩垫底,考大学无望。

为了让小玲不影响小花的成绩,小花的妈妈要求老师换座位。小玲知道后,很生气,就再也不理小花了。小花找妈妈哭诉,妈妈却用了“为你好”三个字,搪塞住了小花。

其实,小花的母亲最担心的并不是她的成绩,而是担心小花会失去优等生的身份,这样家长会时,自己就不再是家长和老师的焦点了。

为了稳住小花的成绩,其实可以有一百种办法。而小花的妈妈,就是不愿相信孩子,所以才硬是实施了控制。

根据上面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隐性控制者总是打着以爱、关心等“为你好”的名义控制你,让你无话可说,乖乖就范。

《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有多少人以“为你好”的名义,控制你?

2. 隐性控制者为什么喜欢控制别人呢?

电视剧《知否》中,顾廷烨的继母小秦氏说着最软的话,做着最狠的事儿,一步步将顾廷烨从家中孤立,将顾家的大权握在自己的手里。

顾廷烨以为继母疼自己,没想到却被继母算计,陷入被控制的旋涡中。那么,小秦氏为什么要“攻击”、“控制”顾廷烨呢?

当然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为了替儿子抢侯爵,为了后半辈子的荣华。书中写到,“人类是一种具有攻击性的生物。”

攻击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个体的生存提升、自我追求、愉悦,以及消除一些障碍。

正如心理动力学理论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说,我们也在努力维护个人的社会优越感。

也就是说,为了能提升自己的个人优势,得到更多的社会福利,我们必须要和其他人争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自己的社会地位。

《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有多少人以“为你好”的名义,控制你?

那么,隐性控制者的攻击型人格,是怎么形成的呢?

调查研究发现,如果你早期生活有被虐待和忽视的经历,那么你就很容易变身成强大的斗士,通过控制、攻击别人,去填补早年的遗憾。贝弗莉恩格尔在《这不是你的错》中,提到过这样一个案例。

约翰5岁时被祖父性侵,他说出真相后,祖父黯然离去。但是,家人都很喜欢祖父,所以约翰成了这个家的“罪人”。

后来,约翰长大了,他将自己所受的虐待,转嫁到了表亲、和邻居家的孩子身上。如此一来,他就成了具有攻击性行为的施虐者。

约翰的攻击性是一种非常态,而心理学证明,所有的非常态,都是一种创伤的外化。

心理咨询师说,孩子在童年时,如果成长很快乐,他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刀枪不入。

反之,一个经历过暴力、虐待、侵犯的孩子。长大后,通常会变得“强大”,并把自己的伤痛转嫁到别人身上,通过攻击和控制别人,去排解。

为了生存、为了提升、甚至为了消除障碍,人类常常会选择用“斗争”,来赢得一切。

如果是为了合理的需求而斗争,那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将自己的私欲,变成无下限的攻击,就是一种病态了。

《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有多少人以“为你好”的名义,控制你?

3. 如何与隐性控制者相处?

隐性控制者通常对“猎物”的性格特点了如指掌,他们能准确地找出别人的弱点,并利用这些弱点,去攻击和控制你。

所以,如果你想要脱离控制,就必须要先清晰地认识自我、客观地评价对方以及修正自己的不足。

①清晰地认识自我

人生有三大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是谁,所以终其一生,都在做别人的影子。正如苏格拉底的哲学箴言“认识你自己”说的那样,人只有认识了自己后,才能知道要到哪里去。

想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就要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上,观察和分析自己的行为逻辑。也可以运用SWOT分析法,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分别代表: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遇)、threats(威胁)。

关于这一点,我来说说自己的经历吧。刚毕业那会,我对自己想干什么很盲目,即使得到了一些面试的机会,也完全被HR控制住了节奏。

现在回想起来,不得不说,HR有时候就扮演着隐性控制者的角色。他们通过对公司在业界的地位等,营造出一种,能进来就是“三生有幸”的幸福感。

然后,他们会暗示公司员工的学历背景、工作经验等,让你自愧不如,不敢在工资上,与HR讨价还价。

但是,如果你能认真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客观地评价自己,对应出岗位需求的话,就不会被HR控制了。

后来,我根据自己的优势,让HR看到了我的可塑性,拿到了500强企业的offer。想要在工作、生活中不被控制,掌握话语权,就必须先学会认识自己。

《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有多少人以“为你好”的名义,控制你?

②改变自己,从克服劣势开始

只要是人,都会有弱点。而这些弱点,可能会出现在你的能力上、也可能会出现在你的性格上。

能力上的弱点,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去修补;性格上的弱点,则有可能被控制者利用,以此来攻击和控制你。

所以,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的弱点,就一定要及时修正,因为这样,你才能不受隐性控制者的攻击和控制。

闺蜜耳根子特别软,不论别人跟她说什么,她都相信。一次,她的朋友跟她借钱投资,她都没问是什么投资,就直接拿出了5万。

钱虽不多,但苍蝇小也是肉。闺蜜找了她朋友几次,也没要回钱。每次她朋友都说,“你家那么有钱,这点钱怎么还在乎啊?我跟你什么关系,能欠你钱吗?”这话乍听之下,仿佛是闺蜜小人之心了。而且,为了维持富二代的形象,闺蜜再也不好意思去催债了。

闺蜜会被控制,完全是因为自己脸皮薄,心软,虚荣,而她的朋友正是抓住了这个弱点,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你愿意去做些能给你带来成功体验的事,去克服劣势,去活出自信,就会真正的告别隐性控制者的攻击和控制。

《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有多少人以“为你好”的名义,控制你?

③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隐性控制者可以抓住我们的弱点,进行攻击和控制,你同样可以通过分析对方的行为逻辑,免于被攻击和控制。

我们需要明白:隐性攻击者做任何事情都有目的性,从你身上,他可以你得到什么优势呢?为了得到这个优势,他又会对你做什么呢?如果你能按照这个思路去分析,那么就一定可以打败隐性控制者。

当然,隐性控制者的花招很多,我们一定要保持主见,不能被他的招数迷惑或动摇。

很多隐性控制者是玩心理战的高手,他们能发现人性的弱点,也会利用这些弱点,实现自己的目的。

比如,低价团的活动,其实就是隐性控制者的一个手段。听朋友说,早年他逛街,被赠送了一张1元游香港的旅游券。

《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有多少人以“为你好”的名义,控制你?

出发前,他也做好了购买产品的心理准备。心想,就算花钱,也是花在买东西上,1元钱白去次香港,就算买点东西回来,也还是赚到了。

可是,现实却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么好。导游在这次旅途中,安排了10家购物店。每家购物店不买东西,就不让走。还美其名曰,这是为香港的旅游业,做贡献。

本来白占便宜,心里就过意不去,再加上导游的游说,朋友稀里糊涂地买了一堆价格虚高的产品回去。

起初,我们根本不知道隐性控制者的意图,还以为自己占了大便宜。其实,隐性控制者就是利用了你的占便宜心理,来达实施攻击和控制。

生活中,这样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如果你稍不留神,很可能就会掉进隐性控制者的陷阱里。

很多人打着“为你好”的幌子,做着控制你的事情,如果你以前没发现自己被控制了,那读完这本书,相信你会有新的感触。因为这本书,可以让你告别被控制的人生,走向越来越完美的自己。

《当爱变成了情感操纵》:有多少人以“为你好”的名义,控制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