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0岁阿婆到20多岁少女,越来越多香港人挺身制暴,怒斥暴徒

越来越丑陋的香港街头暴力,正在惊醒越来越多的“梦中人”。这几日,在香港理工大学的博士毕业典礼上,校长拒绝与两名戴口罩的毕业生握手;在遍地砖头的湾仔主干道上,70岁的阿婆吃力清理路障并怒斥暴徒;甚至一些曾经支持“反修例”的市民在目睹愈演愈烈的暴行后,公开表示与暴力分子“割席”,呼吁“管管这些人”……在经历了一百多个弥漫暴力和恐怖的“香港之夜”后,更多人开始打破“沉默的螺旋”,在狂风骤雨中挺身呐喊。

从70岁阿婆到20多岁少女,越来越多香港人挺身制暴,怒斥暴徒

呐喊出自见闻,更发自心底。从70岁的阿婆到20多岁的少女,从餐厅的老板到上班的白领,或是身体力行,抗击暴徒的恶劣行径;或是仗义执言,揭露发生在街头的暴力犯罪事实;或是遵纪守法,力挺港警的止暴行动。是守护香港还是眼睁睁看着滑向深渊?是维系正义还是向暴力和邪恶屈服?在受够了“目不忍视的惨象”、看清了“耳不忍闻的流言”之后,越来越多的香港人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在香港歪理和暴力横行所造成的“寒蝉效应”面前,确实有一些人受蛊惑、被蒙蔽,对激进示威报以暧昧态度,甚至在触目惊心的暴力面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不妨看看暴徒是怎么对待那些所谓“中间人士”的:上街买菜的陈太担心讲错一句话随时被毒打,感叹“现在说话无自由、去街无自由、连放工去消费都无自由”;逛街的刘女士被暴徒无中生有指责录影,手机被砸烂,朋友也被群殴至头破血流。“闭嘴,我们在讨论言论自由”般的强盗逻辑,试图将“沉默的大多数”捆绑在他们摇摇欲坠的战车上,一起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正所谓“无理搅三分”。越是不占道义、不讲法治,越会歇斯底里、丧心病狂。暴徒没完没了的暴力破坏严重影响社会生活,导致基本价值颠倒,正在动摇社会文明的底座,泯灭人性的光辉。倘若坐视暴乱对日常生活的蚕食,对身边的街头暴力选择犹豫、观望、抱怨甚至投机,任由街头成了打砸抢烧的修罗场、社区成了欺凌不同意见市民的政治战场、学校成了辱骂师长胁迫校方的批斗场,香港的前途就会被彻底毁掉。所有爱护香港的人士都应抚心深思。

普罗大众在这场暴虐横行的灾难中看得越来越清楚了,为什么爱国爱港者被无情打击,为什么反对派煽暴纵暴、合理化暴力。反对派无非是为了特定的政治目的,他们将持续的暴力破坏视为赢得选票的手段。社会大众应该觉醒了,你们的沉默和“包容”只会让暴徒更加猖狂,用没有下限去挑战社会底线,用没有边界去突破法治框架。一个稳定安宁的香港,决不能打着“包容”的幌子纵容暴力,也绝不能在“黑色恐怖”下忍气吞声、处处退让。

“不能再乱下去了!”香港今天的繁荣稳定,是几代港人脚踏实地、奋斗打拼而来的,绝不是街头“闹”出来的。“止暴制乱、恢复秩序”是香港社会最大的公约数,也应当是各行各业、各阶层、各界别正义之士当前最急迫的使命。不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不让自己的人生成为他人欲望的试验品。举起正义的旗帜,发出勇敢的声音,没有人可以剥夺我们的安定生活。

“正义的胜利来自斗争”。香港的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每一位香港人,挺身制暴是香港社会共同的责任。所有关心爱护香港的人们都应当挺身而出,呐喊出来、行动起来,让那群暴徒们知道,谁才是民心所向,谁才是跳梁小丑。

延伸阅读:

数说风波中的香港经济:遭受全方位打击,治本之策在哪里?

9月商品出口货值同比跌7.3%,10月上半月访港旅客跌幅近五成,零售业销货量创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单月同比跌幅……一系列数据表明,香港经济正在遭受全方位打击。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27日撰文称,不排除全年经济呈负增长的可能性。如果说港府日前推出的第三轮纾困措施只是“治标”,那么治本之策又在哪里?

陈茂波这篇题为“风急雨骤”的文章表示,继香港经济第二季呈按季负增长后,第三季情况持续,意味经济已步入技术性衰退,且负增长的幅度显著扩大。更糟糕的是,目前情况还未见起色,全年经济增长要达到早前预测的0至1%,存在极大难度。“全港经济受到全方位的打击,出口、旅游业、零售业等都受到严重影响。”

数说风波中的香港经济:

【出口】香港9月份商品出口货值同比跌7.3%,第三季合计跌6.4%,较第二季跌幅扩大了近两个百分点。若按货量计算,第三季的跌幅料超过7%,是近十年最大的单季跌幅。

【旅游业】访港旅客人次7月份的跌幅是个位数,在8月和9月跌势转急,合计跌幅扩大至37%。10月至今情况更恶劣,上半月跌幅扩大至近五成。酒店房间平均入住率在8月份同比大跌28个百分点,降至66%。业内表示,受到的打击是2003年“非典”以来最严重的,部分受示威活动影响严重地区的酒店,入住率更低得惊人。

【零售】有商铺反映过去数月经常出现被迫半天、甚至全天休业。零售业销货量跌幅由7月份的13.1%,扩大至8月份的25.3%,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单月同比跌幅。

“近期中小企信心指数反映企业对前景的悲观程度,预示情况难有起色,特区政府会继续密切监察外围的经济状况和香港的政经情势,尽力研究进一步的纾缓措施,尽最大努力保住经济、保住就业。”

陈茂波介绍,特区政府上周公布了新一轮“撑企业、保就业”措施,那已是8月以来的第三轮,总额超过20亿元,主要支援近期受较直接冲击的行业,包括:

1、为运输业提供为期6个月的燃料补贴或一笔过补贴,涉及开支约13.65亿元,惠及约6.1万名的士/红色小巴司机、180间公共交通服务营办商,以及13万名商用车主和船主;

2、向本地商用船只提供一笔过检验费补贴,涉及开支约1650万元,约6300艘本地商用船只可受惠;

3、进一步扩阔政府物业的租金宽免范围,涵盖更多政府辖下的停车场、超市、商店和小食亭等;

4、对于受重创的旅游业,透过支援旅行社(每间上限6万元)的营运,盼能保住行内6000多名导游和1.7万余名领队的工作

不过,在陈茂波看来,这些纾困措施只能减轻相关业界和市民的压力。要真正治本,始终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合力制止暴力,制止对交通基建和针对特定目标商铺、银行和机构的破坏,制止对持不同意见人士的袭击,拒绝“揽炒”(同归于尽)的执念;让社会尽快恢复秩序,市民回复正常的生活,工商百业正常经营,并为理性对话创造更多空间。

“社会和经济都需要喘息疗伤、重新上路的机会。如果是真正为香港好的、爱香港这个家园的,请放下分歧,回归理性对话,共谋出路。只有这样,不同的诉求和矛盾,才有被仔细梳理和适当回应的机会。”文章最后写道。

“我们不能再沉默了!”港警这封公开信让市民泪目,引发强烈共鸣

“一直以来,香港是一个和平稳定的地方。过往巡逻时,不难看到见义勇为的市民,他们有良好的守法意识,同警察一起维持治安。当然我们亦非常努力,因为维持治安是警察的天职。近几个月,社会充斥着暴力的气氛,只要意见不合,很多人便滥用私刑,毁坏财物及到处放火,犯法仿佛变得合理。虽然如此,我和手足们坚守岗位,连续工作几十小时维持治安及拘捕违法者,都是为了回复香港秩序。当每个人都失去守法意识,任警察再努力也难以重建社会秩序。这种心痛,试问有谁共鸣。——一班巡警上”

近日,一封香港警察写给市民的公开信《守法意识》引发强烈共鸣,越来越多人看清所谓“和平示威”的本质,勇敢站出来发声。10月22日下午,数十位市民在警察总部外高举国旗和区旗,声援警方加强执法力度,他们高呼:“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支持警察,依法执法!”

这些市民自发而来,向警务处送上慰问信。信中写道:“阿Sir和Madam,我们心中正滴着血,因为警察也是父母所生的血肉之躯,却要用自己的生命来守护着香港人的身家性命。”读信读到动情处,一些市民流下了眼泪。

活动发起人黄引祥表示,暴力事件越来越升级,正是警察在守护着大家。“多少普通市民仅仅因为意见不同,就被打得血肉模糊?多少个人或企业被砸得一片狼藉?我们真的受够了!”

活动参与者们表示,暴徒从起初的撬砖头、拆铁栅,到后来的使用汽油弹和土制炸弹,行为与恐怖组织如出一辙。家住何文田的姜女士原是一名“沉默者”,如今却成了铁杆的“撑警派”。她告诉记者,暴力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大家的安全和生计,“我们不能再沉默了!”

73岁的何先生是警察学校的退休教官,冲锋陷阵的一线警员里有不少他的学生。“我的心很痛!”何先生拿着上述公开信,表示非常理解一线警员内心的痛苦。他说,香港警察的工作是保护整个社会的安宁,暴徒却连下班的警员也袭击,甚至把黑手伸向警员家属,让他们承受着巨大压力。“下班的警员犯了什么错?警员的家属又犯了什么错?”何先生愤怒地说,“大家要明白,犯罪的是暴徒,他们必须向全体香港人道歉!”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人民日报 北京日报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