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植技术再发力,这里玉米平均亩产达1110.95公斤

据中国农科院官网消息,近日,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的“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项目联合攻关通辽现场观摩交流会在内蒙古通辽市举办。现场对技术示范田进行实收测产,实收20亩示范田块,平均亩产达1110.95公斤。

“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为“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是为破解我国粮食丰产增效协同面临的科学、技术难题和生产需求的新问题而设立的,主要开展基础科学、共性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研究。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在地处玉米黄金生产带的通辽科尔沁区牵头搭建的联合研究与示范基地,建立了200亩的核心区、2.8万亩示范区,针对通辽玉米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问题,组织粮丰专项5个项目的研究团队,从玉米生产的全链条协同开展基础前沿、共性关键以及集成示范各个层次的研究任务和示范推广。

密植技术再发力,这里玉米平均亩产达1110.95公斤

玉米的合理密植/ 图来自网络

资料显示,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是以应用优质高产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宽窄行栽培、增加密度等为主要措施的增产增效技术。合理密植可以协调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构建光合作用强、光能利用率高的高效群体,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及养分资源,确保植株健壮生长,实现穗多、穗大、粒多、粒重,达到增产的目的。

该通辽示范基地通过选用耐密高产品种,构建密植高质量群体,同时,实施全程机械化栽培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充分挖掘良种、良法与光温水肥资源的增产潜力,籽粒成熟度高。观摩交流会现场进行了机械籽粒收获、秸秆还田及土壤耕作的机械作业演示,并通过机械籽粒收获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实收20亩示范田块,平均籽粒含水率20.1%,鲜籽粒亩产1195.8公斤,按照玉米标准含水率14%折算,平均亩产达到1110.95公斤。

密植技术再发力,这里玉米平均亩产达1110.95公斤

这并非今年玉米密植的高产记录。此前,同样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实施的“玉米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协同创新行动现场观摩会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总场举办。参会人员现场观摩了奇台总场示范田的4类16项试验研究,测产结果显示,再次重现亩产超1500公斤的高产纪录。此项研究引领了西北灌区玉米种植密度由每亩3000~5000株提升到6000~7000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