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觀察」上市公司發債如何影響股價?

《基金觀察》記者易建濤專訪方正富邦基金固定收益基金投資部總經理王靖,本期主題:上市公司發債如何影響股價?

記者:公司債到底對這個公司帶來的作用和影響是什麼?

王靖:上市公司也會發債,一般情況下,直觀理解,企業發債主要是為了流動性的管理,負債經營,融資之後拿到相應的資金進行投資,或者是償還一定其他的債務,這都是正常的資金使用途徑。

最有意思的是什麼呢?曾經有上市公司債券違約了,也就是說債券前期發的債務到期之後沒辦法償還,那當然對我們作為固定收益的從業人員來講,債券違約肯定是很糟糕的事情,我拿不回我應有的本金和收益。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它的負債,從會計角度來講,是直接減計了,上市公司股票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反而會超乎平常地好,因為股民覺得它的負擔減輕了。

從這個角度來講,違約可能對於債券投資人員來講是一個很糟糕的事情,但是對股民而言,可能也許是一個好事情。這是很奇怪的事情,在中國資本市場目前就是這樣。

記者:您再詳細給我們介紹一下企業發債對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吧。

王靖:企業發債其實在中國而言,一是流動性的流動資金,大部分的企業其實並不是因為經營不好而最後面臨著破產的境地,大部分是因為流動性的枯竭,它的資金鍊斷了,這是導致很多企業面臨危機主要的原因。

所以,發債很大程度上一是可以資源匹配,比如說發一個長期限性的債務,等於說借到長期限的資金,匹配長期限的投資。一般做投資的話,企業做投資,相對來講一個項目時間是比較長的,週期也比較長,能帶來可預期的正向現金流回報也比較久,所以匹配長期線的負債比較理想。

而銀行貸款和它屬於互補,大部分企業優先從銀行募集資金,一是有便捷性,二是週期也短一些。如果在國內資本市場要發債融資,因為需要監管機構的審批,這樣一來,可能週期相對比較長,而且要有一些額度的限制,各企業的情況不一樣,但好處是不需要抵押,一般銀行給你批貸款肯定需要資產抵押,發債不需要。

在國內,如果說只是短期的資金週轉,就發一些短期的債,比如短融、超短融,都是在一年之內,只是一個短期流動性。如果就像剛才提到的,需要匹配一些比較長期性的項目,甚至可以發三年五年的中期票據,這樣可以覆蓋項目完成到現金流的迴歸,這對企業來說,負債經營是很正常的操作。

記者:剛才您也提到了這是投資者理解這種企業發債情況比較有意思的現象,您認為投資者對於公司的發債情況如何正確理解呢?應該是怎樣看待的?

王靖:我覺得企業發債就是相當於借錢,個人常見的就是刷信用卡,也是相當於和銀行借錢進行消費,這是正常的行為,但只要負債率不超過行業的平均水準,我覺得就是可以接受的。

這個可以從公開數據上看到,比如說A企業的負債率,發債之後可能是50%,那如果行業平均水平就是在50%上下,或者說它的項目也屬於正常的投資項目,我覺得就不用把它當成洪水猛獸一樣,覺得它發債就怎麼怎麼樣,這都是很正常的業務模式。

如果說負債率明顯高於了同行業的水平,就需要警惕,看看它是否真的有必要,或者說這個企業現金上的壓力是否過大,這有可能會導致企業面臨一些困難。

王靖

「基金观察」上市公司发债如何影响股价?

方正富邦基金固定收益基金投資部總經理、執行董事。曾任泰達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基金經理,北信瑞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總監兼基金經理,國盛證券資產管理總部投資經理,華融證券資產管理部投資經理。獲中國證券報2015年度開放式債券型金牛基金獎、證券時報2015年度普通債券型明星基金獎。CFA,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學士,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財務管理碩士。

易建濤

「基金观察」上市公司发债如何影响股价?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經濟之聲《易說》專欄製作人、財經評論員、《書裡淘金》主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