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和寶馬,電動平臺戰略誰更優?

在各大汽車製造商進行電驅動轉型的過程中,平臺戰略的選擇不同是一項核心分歧點:純電動車平臺還是共享架構,不同的廠家有不同的選擇,其中大眾MEB平臺是純電動車平臺的突出代表,而標緻雪鐵龍集團則認為多架構的模式更合理。

大眾和寶馬,電動平臺戰略誰更優?


針對平臺戰略的探討在汽車行業內部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誰能做出正確的選擇,誰就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權。電動車專用平臺的優勢在於可以顯著降低研發和生產電動車的成本,明顯降低生產、採購以及物流的複雜程度。一旦成功,規模效應將更加顯著。

此外,用戶將直接從純電動車平臺的運用中受益,因為通過純電動車平臺打造的車型能夠更極致的體現電動車的優勢,比如更大的內部空間、零部件的精簡、更便利的維修保養以及更便宜的售價。

大眾集團沒有任何猶豫就選擇了這條道路並且打造出了MEB平臺。70億歐元(約合560億元人民幣)的鉅額投資已經可以說明MEB平臺對大眾的重要性。從2022年起,大眾將在全球八個生產基地投放使用MEB生產線,未來十年內,基於MEB平臺打造的車輛數量將達到1500萬臺。此外,大眾還打造了高端電動車平臺PPE,將用於生產奧迪和保時捷品牌的高端純電動車。

大眾和寶馬,電動平臺戰略誰更優?


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表示希望通過平臺戰略獲取規模優勢。大眾是行業內的平臺專家,這一點通過MQB平臺的成功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證明。對於MEB平臺的成功,大眾也是志在必得。

但如果電動化的發展趨勢放緩,或者市場接納程度不夠,那麼不僅MEB平臺會陷入艱難處境,整個大眾集團也將舉步維艱。華爾街投行伯恩斯坦(Berstein)的一份調研結果顯示,純電動車的市場需求情況將直接決定大眾的未來發展情況。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Oliver Zipse)對完全押寶純電動車的路線表示懷疑。他表示,預測純電動車的未來很難,所以寶馬做出的任何決定都是基於當下的狀況。或許等到2030年寶馬會採取不一樣的策略,但我們不是生活在2030年。寶馬確信做出的選擇是正確的,能夠保證企業盈利水平並且規避風險。

為了確保MEB平臺戰略能夠取得成功,大眾甚至放開使用權限,接納競爭對手共享MEB技術。這在此前是從未發生過的。福特將很快基於大眾MEB平臺在歐洲打造新車型。德國汽車初創公司e.Go也已簽約將使用大眾MEB平臺打造自家車型。通過放開MEB平臺,大眾不僅可以提高平臺車輛規模,還可以加快學習速度,為打造更先進的下一代MEB平臺積累經驗。

除大眾之外,也有其它一些汽車製造商陸續選擇了純電動平臺的路線,比如雷諾、日產以及現代。

大眾和寶馬,電動平臺戰略誰更優?


戴姆勒在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猶豫之後也做出了選擇,未來將以純電動化平臺打造新車型。所有的平臺架構也將逐步電動化。至2030年,戴姆勒的一半產銷量將為純電動車。

戴姆勒的首款純電動車型EQS將於2021年上市。目前,戴姆勒還是基於傳統能源車平臺打造電動車。但在將傳統平臺電動化的同時,戴姆勒也在打造專門用於純電動車的平臺,這個平臺將可適用於包括SUV、轎車、跑車甚至敞篷車在內的多個車型類別。

然而也並不是所有的汽車製造商都甘願冒風險。除了寶馬之外,標緻雪鐵龍和捷豹路虎也是共享平臺戰略的堅定擁護者。標緻雪鐵龍集團管理委員會主席唐唯實(Carlos Tavares)表示,共享平臺是應對當前市場形勢的最佳解決方案,不管是燃油車還是電動車都可以基於同一個平臺打造,這保證集團可以靈活地應對市場需求。

唐唯實的說法確有其道理,畢竟當前在全球主要的汽車銷售市場,電動車的發展前景都不是很明朗。

大眾和寶馬,電動平臺戰略誰更優?


寶馬董事長齊普策也持相同的觀點。他表示在不需要大動干戈的情況下滿足所有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是寶馬的追求,而共享平臺無疑是最好的選擇。齊普策認為,選擇純電動平臺還是共享平臺並不會對用戶造成實質影響,基於兩種平臺打造出的電動車也無大的差別。

但並不是所有專家都能認同這個觀點。市場調研機構HIS Markit的汽車行業專家表示,純電動車平臺除了能夠帶來更大的內部空間並降低車重,更重要的是能夠保證車輛摒棄傳統能源車的一些弊病,真正實現煥然一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