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传承家炳精神 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

大埔:传承家炳精神 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

田家炳先生白手起家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但他为世人瞩目的原因,不是因为富甲一方的家业,而是他爱国爱乡的慈善情怀和助教兴学的满腔热忱。家炳精神也激励着大埔一大批干部群众,在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高陂家炳第二中学创办于1991年,是全国范围内的第三所田家炳学校。适逢田家炳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学校开展了系列活动,营造浓厚氛围,激励学生传承好家炳精神,以崇高的敬意缅怀田家炳先生。

【高陂镇家炳第二中学校团委书记 张俊明:我们校长会在每次升旗礼上教育学生传承田老先生的精神。第一是营造氛围,挂上横幅、LED滚动屏(播放家炳精神),还有就是举行国旗下的讲话,各班举行主题班会等。】

【高陂镇家炳第二中学学生 我们要学习田老先生勤俭节约、敦品立学的品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可以报效祖国、感恩社会。】

田家炳先生被誉为“百校之父”。在一段采访中,田老先生曾说过用自己的名字作学校名,他是考虑再三的。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的事迹被更多人知道,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一起来做好事。同时,也是想用这种办法来激励自己,要把教育、把学校办好。

如今的高陂家炳第二中学在家炳精神的指引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学校的中考成绩在全县的总排名靠前,被称为“中考常青树”。这也激励学校教师不忘教学初心,以家炳精神为根基,教育好学生,交出一份学校满意、家长放心的教学成绩。

【高陂镇家炳第二中学教师 罗胜康:平时的教学活动当中,多向学生讲讲家炳先生的事迹,让同学们从中了解,然后加以引导学生们学习家炳先生的精神,把它发扬光大。】

1982年,田家炳在香港注册成立“田家炳基金会”,专门用作支持慈善及公益事业。为深入实施党中央关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战略决策和工作思路,大埔县在2018年成立了大埔县教育发展基金会,进一步增强大埔县教育现代化建设。

【梅州市大埔县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 何世基:从2018年4月开始筹建大埔县教育发展基金会。2018年6月16日召开了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监事会,2018年7月11日市民政局正式批准登记成立。至去年,10月招商会共募集了教育基金2.22亿元(其中承诺捐款1.92亿元)用于开展奖教奖学助学活动。】

大埔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后,制定了大埔县教育发展基金会章程和相关制度,广泛扎实开展奖教奖学助学金活动,去年至今共发放奖教奖学助学金2000多万元。同时,基金会还认真做好信息公开和年报年检工作,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认同,使得广大教师安教乐教勤教,学生勤奋好学蔚然成风。

【梅州市大埔县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 何世基:可以预见,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级各部门以及广大乡贤关心下,大埔教育发展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教育基金会的路子会越走越宽广。】

如今,家炳精神不仅是影响一批人,更是影响着几代人。大埔人以田家炳先生为标杆,以赤子精神书写家国情怀,大埔教育人为了教育的未来和希望,以田家炳先生为榜样,必将造就更多栋梁之材。

【全国人大代表、梅州绿源电力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振龙:(企业)一定要有社会担当,社会责任,一个企业啊,我觉得这个是很关键的,你看像我们这个老前辈田家炳博士,就是以他为中心,以他为楷模,很小的时候我就想了,长大了要向田老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