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工作和生活失去慾望的時候,該怎麼辦?

對工作和生活失去慾望的時候,該怎麼辦?

本文共2576字 閱讀約需3分鐘

“我什麼都不想幹了。”

這句話,就是我昨天一整天的狀態

我甚至還懷疑自己,是不是要得抑鬱症了?

就是那種突然之間,覺得做什麼都沒意思的心態。

甚至,面對我最最喜歡的寫作,我都覺得毫無意義可言。

我天天寫這些東西幹啥?有用嗎?

就這種思想,一直在我腦子裡盤旋。

其實在前天的時候,我還拿著自己寫的腳本,揹著書包,從北京的西邊跑到北京的北邊,給我想拍的短視頻找素材。

過程中沒有任何壞情緒的波動和起伏。

但...昨天早上一醒...

我一瞬間就對生活失去了激情。

不知道你們會不會偶爾也有這樣的情緒...

這種情緒不是喪,而是厭煩,是直接喪失了對生活,對工作,對一切的熱情。

今天的內容可能會比較消極,但也只是想跟大家吐露一下心聲而已,聊聊最近打敗我的一些事和一些情緒。

展示一個正常的,會頹廢,會墮落的我。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對目前的生活提不起希望,那可能看到最後,這篇文章能幫你走出來一點點吧。

對工作和生活失去慾望的時候,該怎麼辦?

對工作和生活失去慾望的時候,該怎麼辦?

我們到底為什麼會突然失去對生活的熱情?

大概是因為:自己持續了很久的,很熱情的付出,沒有得到回報吧。

這幾周,或者說這一兩個月,我一直在跟頭條的人扯皮。

因為頭條的後臺有簽約標準,說連續3個月,每個月更新10篇,且文章優質,就可以申請簽約。

我找官方人員申請了N次,都被委婉地推脫了。

如果說,是文章的質量不符合頭條的標準,那我真的可以接受。

但在進入頭條,並持續創作的3個月裡,我的創作成績並不差,甚至還有點好

比如,拿到了優質創作者認證、拿到了20篇青雲計劃、還拿到了2個月的月度優質賬號獎勵。

這種條件下被婉拒,我腦袋裡是有點懵的。

所以,我也帶著疑惑去研究了:能和頭條簽約的到底是什麼樣的賬號。

研究完,我更崩潰了...

因為發現好幾個“粉絲數幾千,文章質量不高,更新頻率也很不穩定”的簽約作者。

而他們之所以能簽約,原因就是入駐頭條的時間比我早三四個月。

雖然說,這只是一個時機的誤差,和我的硬件能力基本沒有關聯。

但對比起來,我就是覺得自己挺失敗的。

尤其是這種非能力層面的失敗,更讓我感覺到:

好像我做什麼樣的努力都改變不了結果了。

這就是我對生活和事業失去慾望的導火索。而後來,我的處理方式讓這個導火索越燒越旺了。

對工作和生活失去慾望的時候,該怎麼辦?


對工作和生活失去慾望的時候,該怎麼辦?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在《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裡,有一個顛覆三觀的理論,「目的論」

它的意思是說:

我們大多數人覺得自己成年後性格孤僻,是因為受原生家庭的不良影響。

但事實是,長大後的你,完全有能力去改變自己孤僻的性格。

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本質上不是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太強烈,而是,你骨子裡很可能就根本不願意改變。

你抱有著「不想改變」的目的,所以才把原因一次次推到外界因素上。

這就好比:

男朋友最近在找工作,拿了幾份offer,但他覺得哪份offer都有缺陷。

這家工資太低,那家距離太遠。

他認為是公司不好,所以自己不想去。

但本質上,只是因為他待業時間有點久了,根本不想回去工作,所以才找了那麼多借口,來滿足自己的目的。

(男朋友這個例子是我編的,不能黑別人,只能拿男朋友出來擋槍了,但我相信大家應該很有共鳴...)

而這個「目的論」放在最近的我身上,就是:

我覺得我就是倒黴體質,我肯定做什麼都不行了,所以我乾脆不做了,沒特麼一點兒意思..

於是,我抱著「我就是倒黴」的目的,給自己找了N多能證明我就是倒黴的案例。

從頭條的拒絕,我想到了知乎的禁言,想到了公眾號的廣告封禁,想到了一直辛辛苦苦在做的內容,但起色緩慢...

一開始只是因為某些小事有一點點喪;但慢慢地,我把這種喪嵌入到自己骨子裡。

這好像就是對生活失去慾望的原因吧,覺得自己本身的就是個錯誤。

也直接從根本上進行了否決,完全不想抵抗了。

對工作和生活失去慾望的時候,該怎麼辦?


對工作和生活失去慾望的時候,該怎麼辦?

昨天,我怕自己真的抑鬱,就跟合夥人坦白了自己的狀態:

我突然什麼都不想幹了,覺得什麼都沒意思,寫作也沒意思,所有的公眾號永遠在寫千篇一律的文章。

然後,他跟我說了一句:

別秀,你不是抑鬱,你是需要新的圈子,新的挑戰了。

一開始我覺得他說得,好像還挺對。

因為我確實是很久沒有接觸到新的圈子,新的人了。

但聽完之後,我還是繼續躺在床上頹廢...(對,他的話並沒有刺激到我)

直到傍晚,我看到團隊的人在小群裡聊天,有一個胖友說:

這兩天自己錯過了一個很好的工作機會,其實本來各項都合格的,但就是卡在了學歷上。

然後,大家開始瘋狂討論學歷的重要性,並一個個地發表意見、展露雄心壯志:

我明年想考研,編劇專業;

我也想考,心理學專業;

我今年正在準備專升本。

突然間就被觸動了

嗯,其實我這種自由職業者,更應該去學習點新的東西啊,只有經歷得更多,才寫更豐富的內容給讀者看,還可以順便提升自己的履歷。

當我在群裡打下“我也要考研”這句話之後,我突然開始有點新鮮感了,想起來奮發努力了。

所以你看,其實每一點改變都會立即收穫開心。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話,人生的最終歸屬是個動態的過程。

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那些已經實現人生目標,財務自由,什麼都不用幹的人,其實內心不會很快樂,因為真正的快樂在實現目標的過程裡。

所以,他們大多也不會選擇休息,而是會選擇再次出征,甚至去探索新的領域。

如果你像我一樣,覺得生活沒意思,那不妨給自己一段時間(比如,今年剩下的63天),去探索一件和你現在的生活,完全不同的事情吧,你一定會被重新激活的。

對工作和生活失去慾望的時候,該怎麼辦?


對工作和生活失去慾望的時候,該怎麼辦?

我們很容易就會感覺:這個世界好沒意思啊!

但不是世界沒意思,而是你的世界太小了。

在《回答不了》這本漫畫書裡,有個小故事我還挺喜歡的:

我一個朋友說,他生了一場重病,差點就要闊別這個世界了。

但是我想,他所闊別的世界,不過是一個200萬常駐人口的中國中部小型城市啊。

世界,他談不上,每天打打麻將打打撲克,他沒見過世界的。

——

對不起,這篇文章可能影響大家心情了。我也想了很長時間,這樣的文章到底該不該發出來,最後得出的結果是:我想隨心一點。

我不太希望看到自己的號和其他賬號一樣,每天一如既往地拼搏,奮鬥,打雞血。沒有感情,沒有情緒起伏。

我想偶爾也記錄一下低潮期,畢竟我也是個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