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圍棋的教育魅力

圍棋是一項最具智慧的完美運動。下圍棋不僅能開發智力,還能教會孩子人生許多道理,是打開孩子智慧的金鑰匙。一般來說,圍棋老師都建議孩子⑤週歲開始學圍棋,這跟兒童的成長特點是符合的。

淺談圍棋的教育魅力

淺談圍棋的教育魅力

它是一種體育競技,更是一種藝術,它是以圍地的多寡來決定勝負的,其間來體現對弈者的各種情趣、心理素質、文化藝術修養。它永遠闡述著這樣一個永久的主題:和諧中發展、發展中和諧。

圍棋,是中國古代“六一”教育內容之一,也是才子佳人所要求掌握的琴、棋、書、畫的一種,圍棋的基本規則簡單易學,但它演變發展過程中卻蘊涵著豐富的事理、數理、哲理,變化無窮,其樂無窮,它是民族文化的瑰寶,也是取之不盡的人類智慧寶庫。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不下棋就不能充分增強智能和記憶力,下棋活動應當作為智能修養的科目之一列入小學教學大綱,可見圍棋的教育魅力。它包括人類思維的兩大模式: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把它提到教育的輔助手段,它有四大教育意義:1.禮儀規範; 2.修身養性; 3.思維訓練; 4.娛樂怡心。

淺談圍棋的教育魅力

圍棋的教育魅力一、禮儀規範

陳毅同志說過: 棋道雖小, 品德最尊。 下棋是一件雅事,既然是雅事,那麼就要求對弈者,溫文爾雅,信手拈來,輕輕落子來體現文明禮貌,反映一個棋手的內涵。

在日本向來有不成文的規定,前輩給年輕者猜先,年輕者必須在下棋之初拿出手帕把棋盤揩試一遍。教學生下棋,讓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知書達理,讓他們懂得“落子無悔大丈夫,觀棋不語真君子” 的豪邁氣概。這也與目前的小學生行為規範的教育息息相關的。因為圍棋的本身就蘊含著一個大寫的“人”字。

無論是佈局、中盤、收官,還是棋手的風格,或沉穩、或勇猛、或機智。這都與弈者的智力、修養有關。無怪乎常有“棋如人生”、“世事如棋”、“人生—局棋”的說法。根據我教圍棋的經驗,學棋的兒童一旦進入棋境,就會顯得比同齡人知趣、沉穩、善問、且知禮節。

淺談圍棋的教育魅力

圍棋的教育魅力二、修身養性

圍棋是通過棋來交談的,所以它有另一個雅稱“手談”。從而反映圍棋的內容,從棋的內容來反映棋手的不同思想和風格。

前人總結下圍棋有五得:得好友、得人和、得教訓、得心悟、得天壽。可見,不管是學什麼,首先是要學的便是學做人,做真人,那便是“修身”,學生下棋,要教會他們從中領悟到做人的道理,諸如棋諺中所說:“入界宜緩”、“彼強自保”、“莫貪勝”。在戰爭年代,毛澤東曾用圍棋作比喻,在論戰略問題的三篇論一文中,生動闡述建立根據地、包圍與反包圍以及重視全局的道理。

讓學生從小下棋而“修身”,從而體現自己的個性、品格即是“養性”,提高他們的品味,遠離社會糟粕,擦亮他們觀察問題的眼睛,從而充分展示他們的自我,養成勝不驕、敗不妥的堅強風格,鍛鍊他們的意志力。

淺談圍棋的教育魅力

圍棋的教育魅力三、思維的訓練

前面講過圍棋具有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特點,它強調棋手要具有馬曉春般的神算子功夫;也應具有李昌鎬般的不顯山露水的秉性。用社會科學語言來講,它是一種信息收集和反饋的數理計算和形象思維為一體的“決策學”。

日本著名作家江誠崎這樣算圍棋的變化是361×360×359……1,這是個768位的數目;沈括在《夢溪筆談》一書中這樣計算:3361,也是個173位數字,這兩者都有一定的忽略,暫且不說這些技術問題。

綜其上述,可見圍棋的複雜,變化無窮,真可謂千古無同局。用它來開發學生的智力實在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更是一件弘揚民族文化的大事。聶衛平棋聖曾把圍棋教育作為提案在全國政協會議上提交討論,到今天已有許多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正在大力推廣。

淺談圍棋的教育魅力

圍棋中的形象思維,便是棋形,或飄、或凝、或穩講的是棋的美學。常規棋形有:“姜太公釣魚”、“老鼠偷油”、“大豬嘴”、“龜背”、“活猴頭”,形象地概括了前人的經驗,學生從這些棋諺中感受、鍛鍊自己的思維模式,從而提高他們的明辨是非的能力。

圍棋的邏輯思維即是成竹在胸的全局觀念,藝術家驚歎圍棋的棋形的線條流暢變幻,視之為創構空間的廣闊天地,這就是棋的“意境”,一旦棋手上升到一定水平,他就會感受到棋境的魅力,如同一位將軍充分運用“三十六計”,指揮自己的黑白兵衝鋒陷陣,鬥智鬥勇,來處理圍棋的戰略核心,攻守矛盾,攻守轉換,懂得棋的哲學,彼強自保、入界宜緩、厚積薄發、貪小失大,同時這也是生活的哲學。

淺談圍棋的教育魅力

圍棋的教育魅力四、娛樂怡心

圍棋歷來是文人騷客、大家的雅事。據傳圍棋發明者堯、詩仙李白、一代唐王李世民、今有總設師鄧小平等都對全國棋都情有獨鍾,陳毅元帥有詩作證:圍棋樹下鎮日閒,君醉起舞我欲眠。風動落英香滿坐,拈花微笑更陶然。可見圍棋作為一種精神食糧,陪伴人們消閒度日,充實人們的生活,提高人們的品味。

在學校裡,用它來培養學生的正確的興趣愛好有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在芸芸黑白世界裡,將體會到人在旅途中常有的:利令智昏的臭棋而懊喪不已;或是處心積慮的妙手而竊竊自喜;或是優勢之下大意失荊洲的漏著而悔恨又加。無論是悲與歡、喜與恨,都是一種特殊的享受和樂趣,是對生活的一種調整,是睡一個好覺、做一個美夢所無法達到的。

淺談圍棋的教育魅力

歷史是一種凝聚,能有凝聚力而長盛不衰的本身也是歷史。圍棋就是,它是歷史長河中一顆璀燦的明珠。應氏規則的始祖應昌期老先生說:“圍棋必將風靡全球”。

我相信推廣烙有民族印記的圍棋文化,使它屹立於世界文化之林,是我們炎黃子孫的責任,也是我一個圍棋愛好者的心願,希望圍棋早日在中、小學大力推廣,為中國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設奠上一塊有力的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