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崗市東山區委“四步工作法”抓實流動黨員主題教育


鶴崗市東山區委“四步工作法”抓實流動黨員主題教育


黑龍江經濟網訊(耿向文記者陸鐵男)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鶴崗市東山區委秉持“不落一人,不丟一項”的原則,抓實抓細流動黨員學習教育。通過採取“組、推、行、建”四步工作法,著力解決流動黨員實際問題,教育引導流動黨員不忘身份、不忘責任、不忘家鄉,積極參與家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多為家鄉群眾解難題作貢獻。

“組”線上支部,讓流動黨員有組織享關懷。在全區34個行政村和11個社區的微信群裡分別組建了黨支部,讓隻身在外的422名流動黨員心靈有了歸宿。這45個線上黨支部在每名流動黨員入黨日的當天通過微信群向黨員發送生日寄語,希望每名黨員都能發揮“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的先鋒模範作用。黨支部在線上與流動黨員交流互動,讓流動黨員對自己的身份、對黨組織燃起認同感和歸屬感。在外黨員陳聰回覆說:“感謝黨組織給予的關心,無論我身處何地都忘不了自己的黨員身份,一定守初心、擔使命,做一名優秀黨員。”

“推”指尖學習,讓流動黨員有收穫受洗禮。為了破解流動黨員不能按時參加集中學習的難題,東山區委通過微信群等網絡平臺,定期推送學習鏈接。每天通過45個線上黨支部向流動黨員推送人民日報的《新聞早班車》,不定期推送微信黨課,及時解決流動黨員學習《摘編》《綱要》遇到的問題,定期傳達主題教育會議精神。採用“你來問、我來答,每天五道題”的互動學習法,在微信群裡每天發佈應知應會理論五道題,互問互答,寓教於樂,便於流動黨員掌握主題教育基本知識。

“行”五心工程,讓流動黨員身在外心繫家。“暖心”工程知黨音。近期,社區黨支部協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免費為53名流動黨員家屬進行健康體檢,用實際行動溫暖流動黨員家屬。“放心”工程知責任。中秋節召開聯歡會,讓流動黨員親屬與異地親人“線上”視頻互動交流。當異地黨員在視頻上看到在家的親人與社區黨支部在一起吃著月餅、水果的時候,有的流動黨員流出了激動的淚水。“安心”工程知鄉情。在微信群裡公佈了市政府網站平臺、鶴崗慧黨建平臺和關係到老百姓的民生問題,讓流動黨員在外隨時可以瞭解家鄉的變化。“盡心”工程解鄉愁。深入瞭解流動黨員的家庭情況,因人而異,分別送去慰問品等,併為流動黨員家庭解決實際困難。“開心”工程有作為。以“鄰里節”等為載體,組織居民和流動黨員家屬一道樹立團結互助新風尚,先後開展了“百家宴”、為孤老獻愛心等活動,讓流動黨員家中充滿歡聲笑語。

“建”長效機制,讓流動黨員守初心擔使命。為了讓線上支部活動更加規範,東山區推行了流動黨員在線上黨支部簽到報告制度和積分制度,要求流動黨員每週至少要在流動黨員微信群或QQ群簽到一次,並根據實際參加線上支部活動,對學習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統計、打分。特別是“五心工程”的實施,更加增強了流動黨員的黨員意識,他們還自發組織了“為家鄉做點什麼”的研討,並提出了開展“三個一”活動的倡議,即“每個流動黨員為家鄉提供一條致富信息、提供一條意見建議、為家鄉做一件實事”。在山東開飯店的永祥村流動黨員夏福軍向村黨支部書記提供了玉米深加工緻富信息後,村黨支部進行了考察,投資100餘萬元上了項目,組建了由54人加入的玉米加工合作社,目前產品供不應求。在黑龍江珍寶島藥業工作的新華鎮永利村流動黨員方同華致富不忘家鄉,自掏腰包為家鄉修了3公里鄉村路,用實際行動踐行流動黨員為家鄉群眾解難題辦實事的承諾。此外,流動黨員所在企業只要有用工需求,都會及時發到微信群裡,社區或村支部也會及時貼到宣傳欄,暢通群眾在外就業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