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老成,成就了楚國的霸業,一鳴驚人的典故來自於此人!

春秋五霸中,林老師認為最能韜光養晦、深藏不露的是楚莊王,此人城府極深,而且是在二十出頭的年紀就能有如此境界,不能不說是一個擁有大智慧的人,今天我們來講講楚莊王的城府。

少年老成,成就了楚國的霸業,一鳴驚人的典故來自於此人!

楚莊王,羋姓,熊氏,名旅,楚穆王之子,在位二十三年。楚莊王即位時,年齡還不到二十歲,穆王去世後,楚國矛盾重重,內憂外患。楚國國內的貴族集團若敖氏長期出任令尹(相當於丞相)的職位,雖然沒有反叛楚國,但也是為自己家族私立爭鬥的權臣,甚至有屈從於若敖氏而不屈從於楚國的周邊小國。而若敖氏的霸道也引起了其他一些臣子的仇恨,內部爭鬥一直沒有斷絕過。

楚穆王末年,當時若敖氏擔任楚國令尹職位的成嘉,因為原先歸附若敖氏的舒國、宗國、巢國等國背叛楚國(實際是背叛若敖氏),成嘉出兵平叛,留下了公子燮守衛都城,公子燮對成嘉不滿,便準備對抗成嘉,宣佈都城戒嚴並派出此刻去行刺成嘉,成嘉得到消息後揮師而下來進攻公子燮,公子燮挾持楚莊王逃離都城,幸運的是,在逃離到廬這個地方的時候,公子燮被當地的大夫誘殺,楚莊王才得以回到首都。

少年老成,成就了楚國的霸業,一鳴驚人的典故來自於此人!

由此可見,楚莊王當時面對的局勢是如何之亂,國內權臣當道,同時臣子間都是私心重重,為了自己的利益把國家利益放在一邊,這幾乎是要把楚國王室變成第二個周王室。這種壓力落到在一個二十不到的年輕人身上,相信這種局面,如果是一般人的話,估計楚國就沒有之後幾百年的輝煌了。

楚國有幸,楚莊王可不是一般人。他自知羽翼未豐,無法對抗權臣,因此採取了主動示弱,耽於享樂,不理朝政的策略,以麻痺那些權臣,認為楚莊王很好利用,只要他在位,這些權臣就可以慢慢蠶食楚國而沒有人管,這一策略給了楚莊王安全的保障,那個權臣都不想動他。但是莊王不僅僅是為了保命而這麼做,他在此同時還在暗地裡充分了解楚國的政局,這些權貴的軟肋以及將來要重用哪些賢臣。

不過這些權臣也不是酒囊飯袋,要能做到裝的像,不被起疑心也不容易。楚國的附庸國蔡國被晉國攻打,幾乎要滅國了,求救於楚莊王,他不僅不理會還繼續歌舞昇平,這就像你是大哥,自家小弟被欺負了,不出頭還要取笑他一樣。權臣們看在眼裡,越發覺得對這個大王非常“可靠”。

少年老成,成就了楚國的霸業,一鳴驚人的典故來自於此人!

更有甚者,楚莊王三年,楚國發生大饑荒,楚國周邊的蠻族趁機進攻楚國,西南的山戎族,東邊的東夷、越,甚至楚國的一些附庸國,庸國、麋國等也帶領各蠻族來圍攻楚國,幾乎是四面楚歌,而楚莊王,卻還是一如既往地躲在深宮,整日飲酒取樂,朝中之事交由成嘉等若敖氏一族代理,還在宮門口掛起塊大牌,上邊寫著:“進諫者,殺毋赦”。這種行為徹底讓若敖氏以及其他權臣放鬆了警惕。但是,楚莊王對當時的局勢也有清晰的判斷,認為這些叛亂不足以顛覆楚國,所以他明裡裝糊塗,實際是有底氣的。

另外一方面,他也通過這樣的方法來識別忠臣,可謂一石二鳥。一些忠臣因為這個事件而冒死向楚莊王進諫,他一開始還假裝生氣,威脅要殺掉這些進諫的人,實際上已經暗地把他們列為將來支持他的忠臣的陣營。二十出頭的年紀就這樣老謀深算,真是讓人歎服!之後不久,他就搖身一變,遠離酒色,親理朝政,開啟了楚國的霸業!

少年老成,成就了楚國的霸業,一鳴驚人的典故來自於此人!

楚莊王採用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整治朝政,以強勢姿態顯示自己的能力,讓朝臣刮目相看,之前幾年也已經摸清了忠奸,在這些忠臣的支持下把控住了局面。接著便是小試牛刀,擊敗了曾經背叛楚國的庸國來立威。穩定內部後,並不著急爭霸,先是通過國際局勢,利用自己的附庸國與中原霸主晉國的附庸國開戰來刺探晉國虛實,順便又征討了幾個小國,通過這些過程判斷出晉國霸業中衰,最終在著名的邲之戰中擊敗晉國,楚莊王從而進逼中原國家,迫使鄭、許兩國歸附,繼而滅蕭攻宋。從此,中原主要小諸侯國都開始背離晉國而向楚國,楚莊王成為中原的霸主。

少年老成,成就了楚國的霸業,一鳴驚人的典故來自於此人!

這就是成語“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典故的來源者,楚莊王,隱忍不言,蓄勢待發,就像他自己和臣子說的一樣,“大鳥三年不展翅,是為了生長羽翼;不飛翔、不鳴叫,是為了觀察民眾的態度。它雖然還沒飛,一飛必將沖天;雖然還沒鳴,一鳴必會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