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案例與法理”博士生會議成功舉辦

北京大學“案例與法理”博士生會議成功舉辦

北京大學“案例與法理”博士生會議成功舉辦


2019年10月27日,“案例與法理”博士生會議於北京大學法學院凱原樓學術報告廳成功舉辦。本次會議由北京大學“研究生教育計劃創新項目”支持,北京大學法學院、北京大學研究生院主辦,北大法寶(北大法律信息網)、北京大學沈宗靈法學基金、北京大學法學院比較法與法社會學研究所聯合協辦。與會人員包括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吉林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林業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的40餘位師生,最高人民法院、北大法寶(北大法律信息網)成員以及《北大法律評論》等期刊編輯。

會議開幕式由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比較法與法社會學執行所長張騏主持,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潘劍鋒教授致辭。

潘教授回顧了教學創新政策下北京大學法學院的改革歷程。他指出,案例是法治、法學以及法學教育的核心議題,關切案例以及案例中體現的法理,是理論聯繫實際的關鍵環節。他期待本次會議能夠就案例中的基本理論、案例與司法大數據、我國案例指導制度以及司法裁判理論展開深入研討,並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北京大學“案例與法理”博士生會議成功舉辦

最高人民法院胡云騰大法官以《從規則之治到案例之治——法治國家建設的出發點與落腳點》為題發表主旨演講。他指出,案例是實現法治路徑,法治國家的建設應當從規則之治過渡到案例之治。案例中富有法理,堅持向案例中尋求法理就是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從新中國70年的法治歷程來看,未來的法治是以案例為落腳點和評判標準的法治。

北京大學“案例與法理”博士生會議成功舉辦

會議的研討環節分五個部分展開。

第一部分題為“案例中的法理”,圍繞制度剛性原則、類案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的實踐、新型權利研究等議題展開,由北京大學博士生謝可晟主持。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徐舒浩、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雷檳碩、浙江大學博士生江秋偉、吉林大學博士生溫昱分別作主題發言,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陳景輝教授點評。對於本環節研討,陳景輝教授在對各位同學報告加以詳細講評後特別強調,在論文寫作時要注意明確自己想要解決的問題以及研究的方向,根據論證目的選擇合適的論證方法。

第二部分題為“司法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圍繞人工智能在司法裁判中的運用、大數據司法背景下的現實主義法學、人工智能時代的侵犯著作權犯罪等議題展開,由北京大學博士生劉巖主持。浙江大學博士生秦漢、復旦大學博士生黃城、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生黃陳辰分別作主題發言,北京大學法學院劉銀良教授點評。

劉銀良教授從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司法的適用邏輯、現存問題、侷限及發展等角度,提出了自己對這一論題的看法,並就與會者論文中的觀點給出了相應的指導意見與修改建議。

第三部分題為“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性案例司法應用年度報告”,由北大法制信息中心副主任、北大法律信息網副總編郭葉主講,北京大學博士生趙英男主持。在講座中,郭葉老師從總體情況、發佈情況、應用情況三個方面,對2011-2018年指導性案例的應用狀況進行了數據分析。從整體來看,自指導性案例建立以來,2018年指導性案例的應用實現了歷史上的突破,七成以上的指導性案例已經被應用。同時,數據分析也顯示出在知識產權類指導性案例的發佈和應用不平衡、法官隱性援引率居高不下、新興案例的指導性案例發佈類型及應用的完善、指導性案例的退出機制四個方面存在問題,需要學者進一步加以研究。

第四部分題為“中國案例指導制度的建構與完善”,圍繞中日判例制度的比較分析、指導性案例形式適用的現狀、判例運用的效用問題、案例指導制度與地方立法、司法與大眾媒體等議題展開,

由北京大學博士生高天宇主持。來自北京林業大學的林琪琪、北京大學博士生王碩、四川大學博士生李振賢、南京大學博士生李濤、北京大學博士生劉巖分別作主題發言,中國政法大學講師高尚點評。高尚老師就與會論文中關於案例指導制度的具體議題以及論文寫作方法進行了評議,並對“判例”一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含義、案例實證研究方法、“案例”與“判例”之間的辨析以及系統論的中國應用等問題與參會同學加以討論。

第五部分題為“司法中的法理”,圍繞人民法院執行機構的變遷、運動式執法、法定程序在行政審判中的適用、同案異判概念等議題展開,由北京大學博士生孔楊主持。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孫一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博士生陽李、中央財經大學博士生劉學濤、北京大學博士生趙英男分別作主題發言,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孫海波點評。孫海波老師提出,本組討論既有理論層面的規範性研究,也有實踐層面的經驗性剖析,但經驗性研究的共同問題是重描述而輕分析。案例研究的專長是結合案例分析理論,最終要超越案例、迴歸案例背後的法理,使其以儘可能理論化的方式展現出來,因此要避免陷入案例之中,以走出來的視野進一步深挖案例背後的法理。

北京大學“案例與法理”博士生會議成功舉辦

會議最後由北京大學法學院張騏教授總結。張騏教授指出,本次會議的主題是案例與法理,在法律史的早期,案例既是法律,又是正義,還是法理。如何讓案例在今天承擔起法理的角色,需要進一步的努力。會議的四個選題涉及理論與實踐、司法與執法、總結與反思,中心明確又涵蓋廣泛;研究方法多樣,包括大數據研究、傳統的田野考察、比較法研究、經濟分析研究等多條徑路;會議在對重要問題的釐清、具體問題的學術推進、案例與法理領域內的交流、研究方法的探索、明確目前研究的不足等方面都有收穫。

中國的法治道路任重道遠,我們應當倡導“有學術的思想和有思想的學術”,認真對待並充分尊重當代中國司法實踐,以自己的專業工作參與到社會發展、文明進步的進程中去。本次會議在師生有關案例與法理研究意猶未盡的研討中圓滿落幕。


北京大學“案例與法理”博士生會議成功舉辦

本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賬號的觀點與看法。

免責聲明:文字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以作處理。本聲明未涉及的問題參見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當本聲明與國家法律法規衝突時,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

北京大學“案例與法理”博士生會議成功舉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