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秋裤,是一种幸福的耻辱

穿秋裤羞耻吗?

当每年这个时节,天气预报气温骤降,西北风把人吹到变形时,人人都得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

压在衣柜角落处的秋裤要不要赶紧换上。

有时候,穿不穿秋裤,简直是一个超越人体生理体温的命题。

拿出去年的那条秋裤,穿上依旧感觉熨帖无比,却仿佛在某个瞬间违背了自己对它的忠诚。看看网友们面对秋裤的思想斗争:

“有一种思想叫望穿秋水,有一种冷叫忘穿秋裤。”

“世道的变坏就是从嘲笑穿秋裤的人开始的。”

“还是不穿秋裤好一点,不然上了身就拿不掉了。”

一时间很多人已经形成一种共识:深秋初冬,寒风乍起时节里,谁先穿秋裤,谁就先输。以至于某些人已经穿上了秋裤,却还偷偷上网提问:穿秋裤会不会受到鄙视?

对于颜值至上的现代人而言,每年都会被提出来的“秋裤鄙视链”,表面上拷问的身体素质,底线是审美。

秋裤可以有多丑?

为了逃避这种拷问,很多年轻人把自主选择权交了出去——不是你想穿秋裤,是你妈觉得你需要一条秋裤。

穿秋裤,是一种幸福的耻辱

作为保暖神器,

秋裤到底是怎么和老年权威紧密挂钩的?

作为过来人,老一辈人喜欢告诫子女们得老寒腿的痛苦——大腿膝盖脚趾的全面保暖,是抗寒的一项指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秋裤几乎成了每个中国家庭必备的冬季单品,颜色和穿法都比较固定:灰白黑的颜色,塞进裤头,塞进袜子,那种带碎花纹样的秋裤在裤腰处漏出一点,更是听长辈话的标志,而且显得倍精神。

穿秋裤,是一种幸福的耻辱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在我国,秋裤曾经是奢侈品,在物资紧缺的60年代,秋裤的重要性就一度和瑞士手表、照相机和茅台酒同列,一条秋裤就是一个普通工人大半个月的工资。

很多80后、90后还依稀还记得那些明星代言过的保暖衣广告,那些面容和身材姣好的巨星,穿着和妈妈同款的秋衣秋裤,有着一种微妙又亲切的感觉。和保暖衣配套的那条保暖裤,也尤为醒目。

穿秋裤,是一种幸福的耻辱

与爸妈年轻时候穿的低调秋裤不同,那时候的秋裤已经有了五颜六色的觉悟,但这仍没能挽救秋裤在年轻人心目中的形象。

相比维密天使们充满浪漫意味的内衣,秋衣秋裤过于直白过于实用,实实在在地包裹着人类美丽的皮肤,穿上暖意充满全身的同时,又有一种私密却又堂而皇之的禁欲感和羞耻感。

穿秋裤,是一种幸福的耻辱

于是就造成了对秋裤的矛盾心理:一方面迂回抵制,坚决抗拒,一方面又逃不过真香定律,只要一穿上,下一次脱掉还真有一些舍不得。

原本,只有贵族才会穿秋裤

自从审美无孔不入地渗入生活,秋裤这一低调的服装,就带上了阶级属性。

有人调查认为,在日本,秋裤是欧巴桑穿的;在韩国,只有爷爷奶奶辈的老年人才穿;在英国,只有“没出息”的人会穿;在法国,只有20世纪50年代的农夫们才穿。

而关于秋裤的神秘起源,最流行的莫过于苏联秋裤阴谋论。这个阴谋论声称只要给人穿上保暖秋裤,双腿和关节的抗寒性就会在几代之后丧失,变得完全无法在高纬度地区活动,失去对远东的控制力。虽然这种通过改造体质,进行降维打击的流言很快不攻自破,但也足以见证秋裤令人爱恨交织的魔力。

你看不起的秋裤,曾经却是贵族阶层才值得拥有的单品。

穿秋裤,是一种幸福的耻辱

15-16世纪时,欧洲开始流行一种新型马裤——里面一层是内裤(drawers),外面一层是马裤(breeches),据说这就是秋裤的雏形。羊毛材质和紧致的弹力,让亨利八世爱上了这种裤子,一举成为马裤搭配马头鞋的时尚icon。

穿秋裤,是一种幸福的耻辱

上图这张上个世纪早期的连裤衫广告更是突出了这种长内衣的保暖特性,百分百羊毛特质,“穿上身不会痒”,但从价格上来看,并非平民可以承受的起。

后来,秋裤也走过一段平民化的道路,并有过成为爆款的高光时刻:拳王约翰·L·沙利文喜欢穿他的睡裤上台,一家老牌制衣公司推出了一种有保暖效果的“Long Johns”牌睡裤。

穿秋裤,是一种幸福的耻辱

这种属于男子汉的独特表达方式,一度鼓舞了那些不好意思穿秋裤的男人,他们曾经认为穿这种裤子的男人是上流阶级的娘炮,不符合工人阶级的身份,后来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士兵们会在制服里穿着一种连衫裤来保暖,尽管那些穿秋裤的士兵容易遭到同伴的耻笑,但大家还是无法抵挡秋裤的魅力,拿拳王沙利文视为榜样,把秋裤称为Long Johns。

当时,一个新兵就在日记写了自己第一次穿上秋裤上战场的心理活动:“上周五天气转冷了一点,我们收到了过冬的衣物。

秋裤(long johns)太暖和了,我一刻都不想离开它。

现代样式的秋裤(long underwear),则是到了20世纪被发明,“现代商业秋裤之父”弗兰克·斯坦菲尔德也在1915年,为他发明的不缩水保暖裤申请了专利,之后秋裤的发展就一路狂奔。

秋裤不是一开始就是审美毒药,玛丽·莲梦露也为秋裤代言过,女神告诉你,性感的人穿麻袋都性感。

穿秋裤,是一种幸福的耻辱

秋裤这种简洁又适宜展现形体的服装,一度是喜剧明星表演的热门道具。

而随着服装新材料出现和供暖的完备,秋裤从一种遵循生理规律演化过来的保暖发明,逐渐变成了难登大雅之堂的物件。比如国内某时尚杂志前主编就有过“不穿秋裤”论:坚持冬天不穿秋裤,也不允许自己的工作人员穿秋裤。

人类在与秋裤相爱相杀的历史中,将其发展到了思辨的极致,以至于秋裤都有了“chill cool”的称呼。

外国人眼中的秋裤

其实在外国人眼中,秋裤这样在国人眼中的刚需单品存在感却并不那么强。在北美不少地方,经常能看到徒步者和户外运动爱好者穿着半袖和短裤在深秋甚至冬天的户外奔跑锻炼。

穿秋裤,是一种幸福的耻辱

Youtube博主说来商店选秋裤,只是因为不太习惯纽约的冬天

二战后,随着冬季供暖技术的发展,在让很多人渐渐告别了冬天常见的保暖秋裤,1953年汽车内空调的出现,让开车代步的人根本不用担心在车内会不会因为不穿秋裤而感到寒冷,地铁、商场等公共场所加装空调更是让人们两条腿的冷暖置之不理,因为最高温度也有摄氏26度。各种取暖措施的到位,即便你想穿秋裤,也真是没有一点机会。

穿秋裤,是一种幸福的耻辱

即便是因为太冷实在受不了,而不得不穿秋裤的时候,人们又会泛起迷思:到底穿秋裤下面要不要穿内裤?

在Quora上,居然还有一部分外国网友坚持认为,无论你穿的是运动用的压缩裤还是某品牌的保暖裤,“底下穿内裤简直是对秋裤的侮辱”。

视频博主角角就曾经在洛杉矶街头向美国民众推广了秋裤的好处。

一上来就是黑人大姐秋裤外穿,仿佛在日落大道上找到了下一季时尚新趋势。

穿秋裤,是一种幸福的耻辱

还有人当做围脖,既保暖心情又好。

穿秋裤,是一种幸福的耻辱

如此一来,秋裤这个词反而出口欧美,成了专门指代贴身内衣的称呼。在美国亚马逊的某商品内衣名称中,赫然将“qiuku”写在品名中,生怕国人出国后,买不到真正的秋裤。

穿秋裤,是一种幸福的耻辱

海外版“淘宝网”更是将秋衣秋裤当做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上架售卖,翻译成英文不用多想,就是直接明了的:现代版 “Qiuyi Qiuku”。

穿秋裤,是一种幸福的耻辱

《纽约时报》曾经引述设计师维多利亚·巴特利特的看法,她认为之所以秋裤的热潮再次降临,要归功于人们越来越难以抗拒寒冷的冬天,因为上一次秋裤在西方流行还是在19世纪,那个时候比现在冷的多了。

所以,到底穿不穿秋裤一定不是妈妈或者你自己说了算,最后还是天气说了算。“再不穿老了要的关节炎”这句经验之谈,估计会吓住很多人。

妈求你了,不要再逼我穿秋裤了https://3g.163.com/dy/article_cambrian/E40BQRQ800018M4D.html

秋裤能让人失去抗寒能力?

https://www.guokr.com/article/434553/

穿秋衣秋裤的年轻人不可耻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942734.html

穿秋裤,是一种幸福的耻辱

撰文:shumao、Sebastian

穿秋裤,是一种幸福的耻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