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深秋的饵料要腥,为啥加了腥也没口?这3个原因你该了解了

秋季是个非常有特色的季节,她非常容易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的气候条件。比如说在很多地区进入11月份以后就算是冬天了,但是在有些地区,现在最高温度还有30度,所以对鱼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个时间段里钓鱼很难说有个统一的标准和策略,最关键的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不过大部分地区的温度都已经明显下降了,鱼口也和以往有了非常明显的区别。

整体来看,这段时期的鱼儿会在冬天来临之前大量补充蛋白质,所以从理论上来讲在饵料中加入适当的腥味对鱼口是很有帮助的。但是这个时间段却很多钓友都反应在饵料中加了腥也没鱼吃饵,这是为什么呢?

都说深秋的饵料要腥,为啥加了腥也没口?这3个原因你该了解了

虽说深秋的饵料中要加腥,但有时候只调整饵料的味型是不够的,你还要真正的了解鱼不开口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水里的鱼儿需要什么。

为啥鱼不开口呢?

毫无疑问,在冷天里鱼儿的趋温性特别明显,作为一个冷血动物身体是没办法产生热量的,只能根据水温来调整自己的温度。但是在深秋这个很特殊的时间段,温度变化比较大,遇到降温它们会到深水区栖息,遇到升温它们会上浮或者到浅水来觅食。因为鱼层一直在变化的,也是在不断调整体温,所以觅食的欲望不高。另外,在整体温度不高的情况下,鱼儿 活跃度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觅食的欲望也很低。这两个原因组合起来,就形成了很多钓友钓不到鱼的主要原因。

都说深秋的饵料要腥,为啥加了腥也没口?这3个原因你该了解了

那么这时候的鱼儿需要什么呢?

1,鱼儿的趋温性导致它们需要稳定的温度

所以,在温度比较低的时候选钓位就要注意了,如果你所在的地区比较靠北,那么选钓位就要考虑水温是否稳定了,一定要考虑到鱼儿保暖的问题。如果是阳光明媚的中午还好,大部分地区的温度都在15度以上(中部地区在20度以上),这时候浅水比较好钓。但是阴雨天,早晚,这时候真的要考虑到鱼儿的趋温性,哪里温度比较稳定它们就会待在哪里。如果钓位选得不对,你的饵料添加再多的腥味也没有意义。

都说深秋的饵料要腥,为啥加了腥也没口?这3个原因你该了解了

2,鱼儿为了抵抗寒冷,需要真正的营养而不是单纯的味道

说起在饵料中加腥味,很多钓友都非常有经验,什么蚯蚓粉,红虫粉,蚕蛹粉,虾粉都知道。但总喜欢用一些很奇怪的思维去考虑鱼。比如说害怕腥味不够,就加好几种腥味,恨不得把能买得到的腥味都加进去才行。你用鼻子闻当然是没问题,但是鱼儿的嗅觉是你的几百倍,腥味和腥味之间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这么多种腥味组合在一起会让它们非常不习惯,进窝了也不会吃饵。

另外,加的腥味也要真材实料能够给鱼儿提供营养才行,不然这个腥味只能骗得到我们的鼻子,但却骗不到鱼。比如说五块钱一袋的蚯蚓粉,一块钱一包的南极虾粉。要么是用泥巴打成粉了加点腥味剂,要么是用锯末添加腥味剂,这吃了能有营养吗?鱼儿虽然是低等动物,但是它们并不傻,这种腥味饵顶多只能骗得到小杂鱼。

都说深秋的饵料要腥,为啥加了腥也没口?这3个原因你该了解了

3,鱼儿的活力大大减弱,需要适口性更好的饵料,更合理的调钓

加了腥味,也用的是真材实料,钓位也选得没毛病,为啥鱼儿也还是不吃饵?其实有时候鱼儿不是不吃饵,而是吃了饵你不知道,或者说想吃却吃不进去。因为在冷天的时候鱼儿的活跃度大幅下降,吸食饵料的力度也比平常小很多。比如说你的饵料状态不好,开饵时没注意饵料的适口性,导致饵料太硬,太重,鱼儿想吃也吃不进,浮漂出不来动作当然会给你鱼不开口的错觉。

另外,鱼口弱的时候也特别考验钓鱼人的调钓基本功和线组的搭配。在保证拉力值的情况下线组尽量小一些,毕竟线组越小柔软度就越好,也更容易将饵料吸入嘴里。冷天的时候调目不要过高,建议调目低一点,比如说调平水,调1-2目之类的。

都说深秋的饵料要腥,为啥加了腥也没口?这3个原因你该了解了

​最后:虽说天气慢慢冷了下来,很多鱼儿的活跃度不高了。但对鲫鱼鲤鱼来说温度第一点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温度够稳定,哪怕气温处于零下也照样可以钓。其实鱼情发生异常的时候也没必要太苦恼,只要我们站在鱼的角度想一想,很多问题都能很轻松的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