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頭號殺手“黃龍病”,是種柑人的噩夢!一定要切斷傳播途徑

點擊右上角「關注」,掌握更多柑橘種植技術!實現豐產豐收!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個冷笑話,“你相信這個世界上有龍嗎?相信,因為我曾被一條龍服務過。”但是當你想到柑橘的時候,就笑不出來了——黃龍病!柑橘黃龍病是廣東、廣西、福建等省區柑橘最重要的一個病害。為什麼叫它黃龍病呢?因為得了這個病的柑橘枝梢發黃,而廣東潮汕地區稱枝梢為龍,所以這個名字就是這麼來的了。

柑橘頭號殺手“黃龍病”,是種柑人的噩夢!一定要切斷傳播途徑

柑橘的“九九八十一難”——黃龍病

可以說這是果農朋友們最怕的一種病害了,“可防不可治”“柑橘癌症”“柑橘艾滋病”這些都是它的標籤。引起黃龍病的是一種細菌性病害,病原菌為革蘭氏陰性菌。目前,對黃龍病的研究歷史已超100年,但還沒有找到直接有效的根除方法。比如廣西地區,柑橘黃龍病越來越嚴重,年平均發病率超過5%,每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8.05億~9.62億元。

為什麼黃龍病傳播得那麼快呢?是因為它有一個得力幫兇“柑橘木蝨”。當前主要通過培育無病苗、防治柑橘木蝨、挖除病樹三項措施進行防治,所以把柑橘木蝨搞清楚,對於防治柑橘黃龍病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根據研究,發現2014年我國柑橘木蝨發生最北界為浙江寧波市象山縣(29°29'),而上世紀80年代為浙江縉雲縣(28°45')。前後相比,整體明顯向北擴散(江宏燕,吳豐年,王妍晶,陶磊,王吉鋒,劉喆,岑伊靜.亞洲柑橘木蝨的起源、分佈和擴散能力研究進展[J].環境昆蟲學報,2018,40(05):1014-1020.)。

柑橘頭號殺手“黃龍病”,是種柑人的噩夢!一定要切斷傳播途徑

柑橘木蝨

柑橘木蝨到底是“何方妖孽”

柑橘木蝨也叫東方柑橘木蝨,屬於同翅目木蝨科。若蟲呈鵝黃色,背面隆起。它有五齡,第二齡開始出現翅芽,第三齡起身體變成黃、褐色交錯。成蟲體表青灰色有褐色斑紋,而且有白粉。不同地區,木蝨會發生不同的世代,比如在浙江南部1年可以發生6~7代,在廣東、福建等1年可以發生8~14代。全年都可以看到不同蟲態,它是個生命力極強的害蟲!但是柑橘一年抽4~6次梢,所以田間一般發生5~6代。

柑橘木蝨主要為害新芽嫩梢,不同的蟲態對柑橘的危害都很大。比如若蟲,它會分泌一種含有糖分的分泌物,這種分泌物會引起煤病,從而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成蟲則在葉片和嫩芽上面吸食汁液,成為傳播黃龍病的媒介。

根據趙園園等的研究,發現在有道路、河流的初入侵柑橘園,亞洲柑橘木蝨首先在果園邊緣發生,然後沿邊界向內擴散,而不是從果園中心先發生,即亞洲柑橘木蝨發生存在“邊際效應”。

柑橘頭號殺手“黃龍病”,是種柑人的噩夢!一定要切斷傳播途徑

如何收服“大魔王”——柑橘木蝨

不管是什麼病蟲害,我們的防治思路都是一樣的,主要從三個角度出發,分別是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

首先是農業防治。根據前面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柑橘木蝨與抽梢同在,所以為了方便管理,建議不要混種多個品種,因為這樣難以使梢期一致。如果柑橘長勢較旺,那麼在開花前要進行抹梢。樹冠外所有春梢要抹除掉,中下部春梢抹除1/2~2/3,其餘春梢留3~4張葉片摘心。結果樹的夏梢和晚秋梢要全部抹除。根據木蝨越冬特點,實施冬季清園,徹底清除園內及周邊的其他芸香科植物。此外,可以在果園裡套種菊科草本假臭草、豆科牧草、旋扭山綠豆、番石榴等植物,利於天敵繁殖。在果園四周建造防護林可以減少柑橘木蝨的發生。

柑橘頭號殺手“黃龍病”,是種柑人的噩夢!一定要切斷傳播途徑

其次是生物防治。所謂的生物防治主要就是以蟲治蟲。柑橘木蝨天敵主要有捕食性天敵和寄生性天敵。其中捕食性天敵龜紋瓢蟲、麗草蛉和斜紋貓蛛對柑橘木蝨捕食作用明顯。寄生性天敵中的姬小蜂、阿里食蝨跳小蜂、柑橘木蝨齧小蜂等在春秋季節亞洲柑橘木蝨若蟲發生高峰期放蜂,可達到良好的控制效果。此外,近年的微生物源農藥防治也取得了顯著效果。比如捕食蟎攜帶白僵菌孢子粉對柑橘木蝨成蟲和卵3天后的致死率分別為98.8%和98.4%,對低齡若蟲侵染率達100%。或者將球孢白僵菌與甲氨基阿維菌素以1∶5的比例配製成飛機防治專用油懸浮劑,飛機噴藥後第5天對亞洲柑橘木蝨防治效果達到90.26%。

柑橘頭號殺手“黃龍病”,是種柑人的噩夢!一定要切斷傳播途徑

姬小蜂

最後是化學防治。藥劑可選用52.25%高氯·毒死蜱EC1000倍、10%吡蟲啉EC1500倍、70%吡蟲啉7000倍、25%噻蟲嗪WG3500倍、22%氟啶蟲胺腈SC4000倍、24.5%阿維·礦物油1500倍等。一般情況下,抽梢比較整齊時,每梢期噴藥1~2次;抽梢不整齊、抽梢期較長且柑橘木蝨持續發生的情況下,每梢期需噴藥2~3次。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總結

柑橘黃龍病“可防不可治”,是“柑橘癌症”、“柑橘艾滋病”。引起黃龍病的是一種細菌性病害,病原菌為革蘭氏陰性菌。目前,對黃龍病的研究歷史已超100年,但還沒有找到直接有效的根除方法。當前主要通過培育無病苗、防治柑橘木蝨、挖除病樹三項措施進行防治,所以把柑橘木蝨搞清楚,對於防治柑橘黃龍病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柑橘一年抽4~6次梢,所以田間一般發生5~6代。柑橘木蝨主要為害新芽嫩梢,不同的蟲態對柑橘的危害都很大。首先是農業防治,使柑橘梢期一致,實施冬季清園,套種菊科草本假臭草、豆科牧草、旋扭山綠豆、番石榴等植物,利於天敵繁殖。在果園四周建造防護林可以減少柑橘木蝨的發生。龜紋瓢蟲、麗草蛉、斜紋貓蛛、姬小蜂、阿里食蝨跳小蜂、柑橘木蝨齧小蜂等對柑橘木蝨的防治效果良好。藥劑可選用52.25%高氯·毒死蜱EC1000倍、10%吡蟲啉EC1500倍、70%吡蟲啉7000倍等。

對於柑橘黃龍病,如果您有其他困惑或難題,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柑橘黃龍病”,即可快速獲取更多解決方法,再也不用愁了!(如下圖)

柑橘頭號殺手“黃龍病”,是種柑人的噩夢!一定要切斷傳播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