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老师谈起昔日经历,简直太让人难堪:我当时非常尴尬···

我曾在一家餐厅吃饭时,注意到了这两个现象:

  • 一位着装朴素的中年女性,静静地坐在餐厅的一个角落处用餐。

在她临走之前,将桌上的杯子、盘子、碗筷,所有垃圾都进行简单的整理,

方便服务员收拾、他人就坐后才离开。

然而,餐厅里面是没有要求顾客自行收拾碗筷的。

  • l还有另外一位女性,着装时尚,一副干练、知性女人的范儿。

只见她先是在桌上垫了一张白纸,然后把电脑搁在桌面,过了一会儿,她接了一个电话,

丝毫没有对周边静谧的气氛有过半分顾忌,大声地讲了足足将近20分钟!

电话结束后,没几分钟她就离开了餐厅,但她的座位却是一片狼藉。

陈丹青老师谈起昔日经历,简直太让人难堪:我当时非常尴尬···


虽说无可厚非,但前后两者的行为对比起来,实在是让人唏嘘。

尊重他人的感受,不让人难堪,其实也是在尊重自己。


陈丹青老师曾谈及过自己一次这样的经历:

有一次在某大学厕所里

一位仪表堂堂的青年,二十四五岁非常帅的小伙,还是个研究生,

见着我就立刻跑过来站在我后面大声说:

“你是不是陈老师?我是从江西来的,你在江西插过队,我要跟你照个相。”

“我当时非常尴尬,因为我正在上厕所。”

然而出了厕所,他早已准备好了照相机,

把陈丹青像人质一样一把夹住,不由分说就拍照。

身边太多这样的人了,丝毫不顾忌他人的感受。

与人相处,最基本的礼仪,就是要谈吐举止间不让人感到难堪。

陈丹青老师谈起昔日经历,简直太让人难堪:我当时非常尴尬···


叶淑穗回忆第一次见周作人的事,对于周老的为人是深深地钦佩。

当时,他们一群人按照指引来到周作人的家,

他们走到后院最后一排房子的第一间,

轻轻地敲了几下门···门开了

开门的是一位戴着眼镜、中等身材、长圆脸、留着一字胡、身穿背心的老人

他们觉得这位老人可能就是周作人,便说明了来意。

可那位老人一听要找周作人,就赶紧说:“周作人住在后面。”

于是,叶淑穗和友人就往后面走,再敲门,出来的人回答又说周作人就住在前面这排房子的第一间。他们只得转回身再敲那个门。

来开门的还是刚才那位老人,说他自己就是周作人,不同的是,他穿上了整齐的上衣。

周作人的这一行为,虽说卖了几个关子,还让来访的客人多走了几步路,

但这一切,正是一个大家才有的风度。

陈丹青老师谈起昔日经历,简直太让人难堪:我当时非常尴尬···


尊重他人的感受,不让人难堪,其实也是在尊重自己。

高贵人格的自然流露,是不需言说的。

历史学家顾颉刚是一个口吃患者,他曾有一次坐火车回乡的时候,觉路途遥远,倍感无聊,便想和邻座的朋友们聊聊天。

恰好邻座是一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年轻人,他便主动和他打招呼:

“你好,你也......是......是去苏州的吗?”

年轻人转过脸看着顾颉刚,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点点头。

“出去......求学的?”顾颉刚继续找话。年轻人仍是微笑着点点头。

“你什么......时候......到终点站呢?”

顾颉刚有些不甘受此冷遇,继续追问着,

年轻人依旧沉默不语,拿出车票微笑示意顾颉刚。

这时,坐在离顾颉刚不远处的一位朋友实在看不下去了,他气冲冲地跑来责问年轻人:

你这个人怎么回事?没听见他正和你说话吗?”

年轻人没有理他,只是一个劲儿地微笑着,顾颉刚伸手示意朋友不要为难对方,此事才就此作罢。

陈丹青老师谈起昔日经历,简直太让人难堪:我当时非常尴尬···

当他们即将到站准备下车的时候,顾颉刚突然发现那个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只留下一张字条:

“兄弟,我叫冯友兰。很抱歉我刚才的所作所为。

我也是一个口吃病患者,而且是越急越说不出话来。

我之所以没有和你搭话,是因为我不想让你误解,以为我在嘲笑你。

顾颉刚看后对年轻人的行为折服不已,从此记住了这个叫冯友兰的人。

真正的有教养,是不需言说的

他们打心底里将对方当一回事。

即使为难自己,也不会为难他人,

这是一种高贵人格的自然流露!

留有余地

古人曾说:“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陈丹青老师谈起昔日经历,简直太让人难堪:我当时非常尴尬···

是啊!一个人的教养与尊贵,全都体现在细节处:

把你说的“不对”统统改成“”。

不要轻易否定他人,肯定对方的观点,再给出不同的见解。

你可以偶尔和朋友开个玩笑,但绝不可拿他喜欢的东西开玩笑。

初次见面,一定要努力记住别人的名字。

很多人说自己记不住别人的名字。

其实你不是记不住,而是不在意。

你再愤怒,也不能说真正伤害对方自尊的话。

越熟悉的人,反而越了解对方的死穴。

但请不要因为熟悉而伤害别人。

看破,但不点破,给别人留一点余地。

发现对方说错话或者说谎,不要当面拆穿。

陈丹青老师谈起昔日经历,简直太让人难堪:我当时非常尴尬···

即便是那个最终上了断头台的路易十六王后,不经意间踩到了刽子手的脚,也会下意识地说一声“对不起!

如此难得的尊贵,虽说将生命输给了历史,却将尊贵留给了千秋后世。

那些混得风生水起的人,

并不见得每个人都有着过人的能耐,

他们靠的也许就是那一份小心,

和一种对细节的执着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