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日本人打进来怎么办?她回答: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七七事变后不久,林徽因在给她的女儿梁再冰写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

“你知道他们(日本)老要我们的华北地方,这一次又是为了一点小事,就大出兵来打我们,我们希望不打仗事情就可以完,但是如果日本人要来占领北平,我们都愿意打仗……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应该要勇敢,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有决心才好。”

这封信中展现出的是林徽因的另一面,表现出了崇高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在这封信中,她不再是写《你是人间四月天》的温柔女性,而是一位铁骨铮铮、敢于抗击外敌的爱国人士。

儿子:日本人打进来怎么办?她回答: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图|林徽因与梁思成

战争对林徽因的影响是巨大的,战争爆发后,林徽因与梁思成和家人一路南下来到最后来到四川宜宾的一个小镇——李庄。

而且在一路南下的过程中,不仅极度劳累,他们也数次经历了危险,他们的女儿梁再冰曾回忆:

“有一次,事先没有警报,日本轰炸机就到了头顶上。爹爹以为是中国飞机,直到炮弹爆炸才急忙跑回房间把我抱起来。妈妈也立即抱起小弟,搀扶着外婆往楼下跑。当时整个楼房震动,到处都是碎玻璃。当我们跑到楼梯拐角时,又一批炸弹落下,抱着孩子的妈妈在刹那间被震到了院子当中。后来我们跑到街上,听到飞机再次俯冲,那时毫无战争经验,竟然不知道卧倒,全家人都站在那里,幸好这批炸弹没有爆炸。”

用九死一生来形容一路的遭遇一点也不为过。

儿子:日本人打进来怎么办?她回答: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图|林徽因(左)

因为长期的颠沛流离以及气候等原因,林徽因的身体每况日下,而且当时物资极为匮乏,林徽因早年得的肺病不断的加重。

她的好友费慰梅(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的妻子)多次劝她去美国治疗,都被林徽因拒绝,林徽因在给费慰梅的回信中说道:

我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不能离开她,假如我们必须死在刺刀或炸弹下,我们也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

大家不要以为林徽因只是说说,她当时的身体状况确实很严重,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林徽因很有可能会撑不过去,梁再冰回忆:

我们到达李庄是在1940年的12月。1941年春节前,妈妈的肺结核症复发了。她的病症来得极为凶猛:连续几个星期高烧到40度不退,夜间盗汗不止……。

她早年的肺病在此期间多次复发,严重的肺病也是他后来离世的原因。但她此时没有选择退缩。

战争、疾病、困苦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她,但她依然没有退缩,依然写出了死也要死在祖国土地上的壮语。

儿子:日本人打进来怎么办?她回答: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图|林徽因与梁思成

身体上的打击还不算完,一边与疾病作斗争的林徽因又遭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打击。

1941年4月,林徽因的三弟、空军飞行员林恒在成都上空迎击日机时阵亡了。林徽因听闻这个消息,伤心欲绝。

在悲愤交加之际,林徽因写出了悼亡诗《哭三弟恒》:

“别说是谁误了你,是时代无法衡量;中国还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你永不会回来了,我知道;青年的热血做了科学的代替,中国的悲怆永沉在我的心底。”

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如果没有被吓到,那他就会变得更为坚强。林徽因就是如此。

儿子:日本人打进来怎么办?她回答: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图|林徽因

1944年,日军进入贵州,直逼重庆,此时林徽因一家还在四川宜宾的李庄。

12岁的梁从诫问母亲林徽因:“如果日本人真打进四川,你们打算怎么办。”林徽因答道:“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嘛,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梁从诫又问:“我一个人在重庆上学,那你们就不管我啦。”林徽因握着儿子的手说道:“真要到了那一步,恐怕就顾不上你了。”

梁从诫第一次觉得,自己温柔的母亲,变成了一个“别人”。

儿子:日本人打进来怎么办?她回答: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图|林徽因

林徽因的人生在1937年是个分水岭,之前的林徽因,是传说中的林徽因:出身名门、事业顺利、婚姻美满、儿女双全,那时她的生活是诗意的。

1937年之后的林徽因,人生是不断地失去,失去了健康,中断了事业、失去了亲人。但这一切都没有将她击倒,反而更加坚强。1937年之后的林徽因,才是真正的林徽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