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那個傀儡漢獻帝,歷史上還有個驍勇善戰的漢獻帝?

熟悉三國曆史的朋友都知道漢獻帝劉協,當了一輩子傀儡,先被董卓擺弄,後被曹操擺弄,最後被曹丕逼迫退位,東漢也隨之正式滅亡,還好混了個善終,死後還按照漢天子禮儀給葬了。其實,歷史上,除了這個劉協,還有一個姓李的漢獻帝,他和劉協截然相反,這位李姓漢獻帝勇猛過人馳騁沙場戰無不勝,只不過他不是皇帝,而是他兒子稱帝后追尊他為皇帝的,這和曹丕稱帝后追尊曹操差不多。

除了那個傀儡漢獻帝,歷史上還有個驍勇善戰的漢獻帝?

這位猛將版的漢獻帝叫李驤(?—328),是兩晉時的氐族人,氐族正是後來所謂"五胡亂華"的"五胡"之一。李驤出身武將世家,爺爺是曹操時代的將軍。他們李家是略陽(今甘肅秦安東北)氐人的名門望族。李驤的哥哥李特,乃智勇雙全之士,極具領導才能。西晉末年,略陽、天水一帶(都屬甘肅)連年饑荒,老百姓活不下去了,紛紛逃難,身為望族首領的李特遂率領宗族、親友和大批百姓一起向蜀地進發,尋求安定的生活。李驤追隨哥哥一起,一路上救濟災民,保護窮苦百姓,李家深得民心。

除了那個傀儡漢獻帝,歷史上還有個驍勇善戰的漢獻帝?

流民越來越多,官府很畏懼,便層層設卡,而李特兄弟毫無畏懼,依舊前進,擋道者,滅之!公元301年,李特佔領綿竹(成都西北)後,繼續召集流民,對抗官軍。作戰勇猛的李驤被哥哥封為"驍騎將軍",多次擊敗晉朝的益州刺史羅尚。302年,流民大軍攻到成都,李驤奮勇,火燒城門。雖然流民武裝連敗晉軍,但到303年,那個連吃敗仗的益州刺史羅尚想出了一個內外夾擊之計,大意的李特中招,戰敗身死,其弟李流(也是李驤的四哥,他們家兄弟不少)短暫接班後也病死了,李特的兒子李雄被推舉為首領,李驤開始輔佐這個侄子,繼續對抗晉朝。

羅尚傾軍殺來,李驤以伏擊將其擊敗,生擒了其部將隗伯,接著李驤率軍猛攻犍為(成都市南),切斷了羅尚的糧道,犍為太守龔詼嚇得丟下城池逃跑,李驤神速追上將其斬殺。李雄大軍勝利進入成都城。

304年,李雄自立為成都王,廢除晉法,分封百官,他把戰功赫赫的叔叔李驤封為地位最高的太傅(一品,三公之一)。兩年後,李雄正式稱帝,作為開國元勳和皇親國戚的李驤依舊被視為朝廷支柱。此後李雄繼續擴大地盤,李驤再立新功,於311年率軍攻克涪城(今四川綿陽東),生擒了晉朝守將譙登,自此巴西郡(治所在今四川閬中)等地都歸了李雄,李驤被封為大將軍。

除了那個傀儡漢獻帝,歷史上還有個驍勇善戰的漢獻帝?

李雄建立的這個政權,乃十六國之一,國號"大成",也稱"成漢"。這是繼三國劉備的蜀漢之後,又一個定都成都的政權,如果說當初的蜀漢第一將是關羽,那這個成漢第一將肯定是李驤。那麼"大成"為何又叫"成漢"呢?這也和李驤有關,確切點說和他兒子有關。

成漢的第一位皇帝李雄在334年病逝,作為國之柱石的李驤也早在328就去世了。老一輩創業很艱苦,小輩可不知道珍惜。李雄死後,其侄子,也是其二哥李蕩的兒子李班繼位,因為李雄生前覺得自己的兒子都不中用,所以就把這個他特別喜歡的侄子認為養子。哪料李班剛繼位,李雄的兒子李越和李期就氣炸了——你個當侄子的,憑啥繼承我爸皇位?我們才是皇帝的親兒子!於是乎,李越和和李期合謀殺了剛繼位沒幾天的李班,由於李期是李雄的任皇后的養子(因為她一輩子沒孩子),所以李期成了新皇帝,幫他的李越被封為相國。然而這個李期上臺後立馬開啟敗家模式,寵信宦官,任用小人,濫殺無辜,驕奢淫逸。當他還要下手除掉一個威望極高的大將軍時,他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李期要殺的這個人叫李壽,正是昔日的開國元勳李驤的兒子!李壽和父親一樣,擅長軍事,戰功赫赫,結果功高震主了。但李壽可不是那種任由擺佈的老實人,當他覺得自己比較危險的時候,立馬憑藉自己在軍中的威望於338年在當初他父親曾攻克的涪城舉兵反抗,很快就拿下了成都,廢掉了李期(後上吊自殺),自己登了基,還把國號由"成"改為"漢",這就是為啥這個氐族李家建立的政權被稱為"成漢"的原因。

李壽登基後,就把自己老爸李驤也變成了皇帝,追尊李驤為"獻帝"。諸位可不要因為漢獻帝劉協沒用而覺得"獻帝"不是啥好詞,其實"獻帝"這個諡號很不錯,正如古籍所言——"聰明澼哲曰獻"。

氐族李家的這個成漢自立國前就和晉朝對抗,多次打得晉軍落花流水,但它的結局卻是被晉朝給滅了。李壽才能很強,但登基後也變成了荒淫無道的昏君,成漢被他搞得一塌糊塗。343年他病死,他兒子李勢繼位,四年後,東晉名將桓溫率軍直逼成都,李勢投降,歷時四十七年的成漢國滅亡。

本文為李萌獨家撰寫,喜歡的,記得訂閱本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