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勇善戰的沙陀人,是如何在唐朝歷史上留下足跡的?一個字“拼”

我們在看到唐朝兩個字的時候,通常想到的都會是唐朝的王侯將相以及那些開放的思想文化,很少注意到,在唐朝歷史上,其實有著一個特別驍勇善戰的名族沙陀族。

在唐朝270年的歷史長河中,他們留下很多耐人尋味的事蹟,今天我就打算帶大家一起走進這個神奇的部落,瞭解一下他們在唐朝時期的英勇事蹟。


一、初為人臣

沙陀族原名“處月”,因為“處月”在唐朝的音譯詞是“朱邪”,所以後來“朱邪”就成為沙陀族統領的姓氏。

唐朝貞觀年間,沙陀族在新疆金娑山(今新疆博格達山)南,蒲類海(今新疆東北部巴里坤湖)東地區名叫“沙陀”的大沙漠一帶遊牧,因為沙陀族是突厥的一個衍生種族,所以也稱為“沙陀突厥”。

654年(唐朝永徽五年),大唐軍隊在征討西突厥阿史那·賀魯叛亂過程中﹐開始創建金滿、沙陀二個羈縻州,來作為對沙陀族的管理機構,由此開始,沙陀族逐漸融入唐朝歷史。

702年(武則天武周長安二年),沙陀族酋長朱邪·金山,跟隨唐軍征討鐵勒立下大功﹐被唐朝封為金滿州都督。

755年12月16日,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處節度使,手握183900軍權的安祿山聯合史思明揭竿而起,發動代表唐朝由盛轉衰的標誌性謀反“安史之亂”,一時間李隆基派出的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人都節節敗退,安祿山一路高歌猛進,氣勢磅礴。

驍勇善戰的沙陀人,是如何在唐朝歷史上留下足跡的?一個字“拼”

眼看安祿山實力雄厚,唐朝軍隊驍勇善戰者太少,於是就想到勇猛的沙陀族,遂東調沙陀族參與平叛。當時沙陀族首領朱邪·骨咄支因平叛有功被唐肅宗李亨授予特進、驍衛上將軍之職。他的兒子也在唐朝賬下聽令,後來軍功累積,官至金吾衛大將軍、酒泉縣公。

“沙陀部六千餘帳,與北庭相依”,這個場景描述的也是唐肅宗李亨時期沙陀族與唐軍一起抵禦吐蕃的進攻,此時兩者可以說是共進退,同生死。

可惜當時安史之亂還未完全平叛,唐朝國力漸衰,江河日下,沙陀族也能夠感受到唐朝氣數將盡,於是也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出路。


二、投靠吐蕃

764年(唐代宗廣德二年),吐蕃攻克涼州,河西節度使楊志烈被迫無奈退守甘州,退守途中卻被自己的盟友沙陀人所殺,此時的沙陀族,已經萌生出背叛大唐的想法,並且還付諸行動。

北庭之人既苦回紇,是歲乃舉城降於吐蕃,沙陀部落亦降焉。——《舊唐書.吐蕃傳》

涼州失守,相鄰的北庭(吉木薩爾)、西州(吐魯番)逐漸失去聯繫,唐軍陷入兩難境遇。屋漏偏逢連夜雨,790年(唐德宗貞元六年),沒有經受住吐蕃的利誘,沙陀人開始叛變,並且將北庭節度使楊襲古驅逐離開,最終沙陀族總共七千帳一起投降吐蕃。

剛開始歸順吐蕃的時候,沙陀人憑藉自身民族英勇善戰的優勢,為吐蕃取得很多戰爭勝利。比如最開始的北庭之爭,吐蕃與唐朝和回紇抗爭,爭奪北庭的控制權,唐朝開始幾次戰敗,後來聯合回紇一起攻擊吐蕃,無奈吐蕃借用沙陀族抗爭,最終幾次廝殺下來,唐軍大敗,北庭節度使楊襲古也被聯盟軍隊回紇人所殺。

驍勇善戰的沙陀人,是如何在唐朝歷史上留下足跡的?一個字“拼”

眼看北庭奪取成功,吐蕃也不想輕易放棄沙陀族這個強大力量,繼續將沙陀人從北庭遷往甘州(今甘肅張掖),朱邪·盡忠為統軍大論。

吐蕃寇邊,常以沙陀為前鋒。——《舊唐書.吐蕃傳》

沙陀族與唐朝徹底決裂,從此以後沙陀族成為吐蕃用來殺敵衝鋒的利刃。原本沙陀族以為歸順吐蕃之後,日子就會蒸蒸日上,可惜他們卻並沒有搞明白,自古朝代對待投降者又有幾個是完全信任呢?

沙陀族在吐蕃的日子並不好過,很快他們就經歷了一些重大變故,傷心至極。797年(德宗貞元十三年),河西戰局逆轉,原因是回鶻(788年,回紇改稱回鶻)汗國有了一個厲害人物懷信可汗,在他的帶領下國力急速回升,在天山東西兩側,連續擊敗吐蕃盟友葛邏祿及黠戛斯。

回鶻一鼓作氣,乘勝追擊,戰敗吐蕃和黠戛斯聯軍,收復了被吐蕃佔據24年的涼州(今甘肅武威),還將圍攻龜茲(安西都護府治所)的蕃軍差點幹了全軍覆沒。

經歷數次慘敗,吐蕃實在鬱悶,昔日驍勇善戰的沙陀人怎麼說不行就不行了,是不是他們不竭盡全力呢?

驍勇善戰的沙陀人,是如何在唐朝歷史上留下足跡的?一個字“拼”

一個猜忌一旦產生,就會伴隨一系列的猜忌以及不信任,何況沙陀人本來就只是作為一支降軍而已,更不可能得到吐蕃的信任。吐蕃節度使先是責怪沙陀人戰事不賣力,接著又想把沙陀人從富裕的甘州遷往貧瘠的河外(今天青海玉樹地區)。

沙陀人本來還在被責罵的委屈中無法自拔,又要面對被遷至那種鳥不拉屎的地方的現實問題,實在憤怒難耐,想起自己這些年為吐蕃賣命,事到如今,勝利果實全被他們自己分享,最後自己落得一個“鳥驚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場,沙陀人越想越難受,打算做出一些改變。


三、重回懷抱

我世為唐臣,不幸陷汙,今若走蕭關自歸,不愈於絕種乎?

這是面對吐蕃欺人太甚的場景下沙陀首領朱邪盡忠對兒子朱邪執宜說的話,既然事到如今,我們要是再繼續跟著吐蕃,可能將會滅族,不如重新回到大唐母親的懷抱吧,至少那裡有著我們美好的回憶。

808年(唐憲宗元和三年),受不了吐蕃欺辱的沙陀人,毅然決定東歸投靠大唐母親懷抱。沙陀人這是舉族遷移,拖兒帶女,老少皆有,走路不方便,前進步伐緩慢,很快他們打算投靠唐朝的消息就被吐蕃知道。

吐蕃當然不會輕易讓他們離開,哪怕把他們全族殲滅,也在所不惜,總之就是堅決不讓沙陀人迴歸唐朝。吐蕃派出重兵前往追殺沙陀族,沙陀人經歷多次戰爭,剩下來的壯年本來就少,勢單力薄,根本無法抵禦強悍的吐蕃軍隊。

驍勇善戰的沙陀人,是如何在唐朝歷史上留下足跡的?一個字“拼”

越是在這種萬分危急的情況下,人越是能夠激發無窮潛力,尤其是面對滅族之事,更是絕不姑息,只要有一個人活著,沙陀人誓死與吐蕃死磕到底。吐蕃軍隊一路追殺,沙陀人讓年老以及年幼者上前先走,剩下的壯丁分批次去抵抗吐蕃軍隊。

那是一場浴血奮戰,值得記入史冊的戰役,沙陀人在吐蕃重兵追擊中,拼死血戰,戰馬死了就下馬步戰,武器損毀就拳打、牙咬,只要能夠讓自己的族人活著離開,沙陀壯年在所不辭,哪怕是死,也要守住自己的尊嚴。

留下來斷後的後衛軍隊在與吐蕃的誓死血戰中全軍覆沒,剩下的壯丁繼續前赴後繼去後邊保護自己族人,離別之際,他們都知道此去將永別,可是依舊和親人擁抱做最後一次離別,親親愛人的臉,摸摸孩子的頭,告訴自己一切值得,然後轉身衝向那殘忍的吐蕃軍中英勇犧牲。

雙方死傷慘重,血流成河,竟然染紅了千餘里的黑河,譜寫下如此宏偉的篇章。終於,在400多次的浴血奮戰中,沙陀人走到唐朝靈州(靈武)的邊境,看到一絲勝利的希望。可是距離真正的勝利,還隔著眼前這條要命的黃河。

驍勇善戰的沙陀人,是如何在唐朝歷史上留下足跡的?一個字“拼”

千鈞一髮之際,必須考慮周全,老人小孩需要在前邊走,還必須有人留下來引開吐蕃軍隊,要不然好不容易走到這裡,還是可能會全族滅亡。

朱邪·盡忠下令豎起王旗,看到首領重樹王旗的舉動,整個部族為之震動,各部族首領紛紛聚攏在王旗之下。此時朱邪·盡忠摸摸自己兒子朱邪·執宜的頭,語重心長的告訴他:“前邊就是黃河,你過了黃河繼續向東就是唐朝邊境靈州,不要回頭,一定要把族人帶到唐朝!”

朱邪·執宜知道,這是父親與自己的訣別,要是父親殿後,斷然不會再活著相見,他跟父親解釋,希望父親讓自己殿後。可是年邁的朱邪·盡忠又怎麼捨得自己的兒子去死呢,他再三找理由拒絕兒子,說只有自己扛著王旗,才能引開吐蕃人。

年輕的朱邪·執宜萬分無奈,只能流著淚答應父親的要求,帶著族人繼續越過黃河東進。而他留下來斷後的父親,自然在與吐蕃的廝殺中離開人世,留下來的所有人馬,全軍覆沒,終於得以保護他們走到大唐邊境。

看著前來接應自己的唐軍部隊,朱邪·執宜哭了,歇斯底里的落淚,終於把族人帶到大唐母親的懷抱,終於防止全族被殲滅的可能。回想起父親帶領大家東遷之時,還有30000人馬,如今已不足10000,那些死去的沙陀人,用自己的生命成就了他們。

驍勇善戰的沙陀人,是如何在唐朝歷史上留下足跡的?一個字“拼”

大唐母親也沒有虧待浴血奮戰前來的沙陀人,將沙陀部安置於鹽州,沙陀人再次成為唐軍的先鋒。810年(元和五年),唐憲宗首召朱邪·執宜入京朝覲,賜以“金幣袍馬萬計,授特進金吾衛將軍”。

後來沙陀人跟隨鹽州節度使範希朝前往河東,範希朝挑選沙陀勇士組成“沙陀軍”,其餘部眾安置於定襄川。從此,朱邪·執宜以神武川的黃花堆(山西山陰縣東北)為根據地,將部落改名為“陰山北沙陀”,居住在代北、河東一帶,依舊保持著他們彪悍的名族風格。


四、報恩大唐

沙陀人終於得以安穩,在大唐過上幾天輕鬆日子,可是處於那種亂世之下,不是戰爭就是戰爭,哪裡能安享幸福生活呢?

842年(唐武宗會昌二年),吐蕃王朝轟然崩塌,結束了200年的輝煌歷史,同時河隴地區吐蕃軍閥論恐熱、尚婢婢兩人展開了長達24年的自相殘殺。殘殺之餘,論恐熱發現自己怎麼也無法將尚婢婢這個傢伙殲滅,兩人再繼續打下去,估計最後也只是漁翁得利。

他經過再三思索,還是去打其他地方吧,只要實力懸殊大一點的地方,打他個措手不及,總比在這裡自相殘殺好的多。他左顧右盼,發現周圍國家目前就是唐朝軍力最弱,可以去收拾一番。

846年(會昌六年),他聯絡党項、回鶻等幾個部落,一起去攻打鹽州(今陝西定邊),想著可以來一個大清洗,謀取一些暴利。可惜他的如意算盤打錯了,此時唐朝是擁有彪悍的沙陀人坐鎮,豈能容你放肆。

驍勇善戰的沙陀人,是如何在唐朝歷史上留下足跡的?一個字“拼”

再者說,沙陀人當年差點全族滅亡,就是拜你吐蕃所賜,血海深仇,怎能不報。時任河東節度使的王宰,也深知手下有沙陀人的存在,打算用他們抵禦論恐熱等人。於是找到沙陀首領朱邪·赤心,跟他說如今吐蕃侵犯唐朝,你們五十多年淤積在內心的仇恨可以去報了,就問你敢不敢?

沙陀人本來就是那種血性民族,聽到報仇這句話,朱邪·赤心想都不想點頭答應,隨即回去跟大夥說清楚事情,告訴大家報仇的機會來了。大夥一聽,奮不顧身、爭先恐後報名迎戰。

懷著血海深仇,再加上沙陀人本來就驍勇善戰,一出去就把論恐熱打得措手不及,還沒有來得及反應,就已經全軍覆沒。

869年(唐懿宗鹹通十年),朱邪·赤心因鎮壓龐勳以及抵禦論恐熱有功,官拜單于大都護、振武軍節度使、徐州觀察使,並且得到唐朝賜名李國昌。他的兒子賜名李克用,後來受封為雲中牙將。

自此,沙陀人在唐朝算是站穩了腳跟。可惜大唐母親在907年(唐哀帝,天祐四年)又滅國了,簡直就是禍從天降,讓人無奈。

唐朝滅亡之後陷入五代十國的混戰時期,期間,沙陀人憑藉自身英勇,還是建立了很多功績。比如李克用兒子李存勖(即後唐莊宗李存勖)建立後唐,從建立至其亡國曆時十三年(公元923年至936年)。

還有後唐明宗的女婿石敬瑭(即後晉高祖石敬瑭)建立 後晉 (936年—947年),劉知遠建立後漢,這些人都是沙陀族的後代。直到宋朝成立,沙陀族在逐漸融入漢族文化的過程中被同化,失去原有的彪悍,也逐漸不為後人所知。

驍勇善戰的沙陀人,是如何在唐朝歷史上留下足跡的?一個字“拼”


結語

縱觀沙陀族在大唐的所作所為以及取得的功績和經歷的挫折,實在是感人至深,雖然最後他們還是被大宋漢化,可是他們的光輝事蹟,足夠載入史冊,讓後人瞻仰,他們面對舉族被追殺時的決心與毅力,足夠值得後人歌頌,除此之外,還有他們一生體現出的哲學:對於彪悍的人生,從來不需要解釋,一個字“拼”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