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而言,虽“跳水”,但深秋行情未“夭折”

中期而言,虽“跳水”,但深秋行情未“夭折”

10月29日,A股市场在股民满怀期待的心情中开盘了。本以为是要延续前一个交易日的涨势,结果是低开低走,一路“跳水”。

截止10月29日收盘,沪指收报2954.18点,跌幅0.87%(前一交易日的涨幅基本被跌没了);深成指收报9746.03点,跌幅0.57%;创业板指报1686.58点,跌幅1.05%。当天两市成交539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小幅放大。北向资金10月29日逆势净流入24亿元,连续四个交易日净流入。

预期中的上涨和实际中的下跌,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尤其是在近期诸多利好加持之下,如此低迷的市场表现,不由得让人怀疑:新一轮上涨是否已经结束?深秋行情还有戏吗?

个人认为,10月29日的回调虽然对市场人气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但仍在合理、正常的回调范畴之内。我们近期也多次强调,虽然利好消息比较多,但值得担忧的因素也不少,在两者对冲之后,市场运行的节奏大概率是震荡攀升。

既然是震荡攀升,就不可能涨得太快,“进二退一”应该是常态。进入11月份之后,不确定性有望大幅减少,这种拖沓的走势或将有所改变。

还有哪些不确定性?

近期市场利好已经总结了很多次,这里不再复述。下面主要罗列一些足以让市场走势变得纠结的因素——

首先是,高层会议正在召开之中,政策信号尚未明朗。从10月28日开始召开的国家会议将一直持续到本周四(10月31日),市场或将会从中寻找到新的突破点。

尽管目前并无会议相关议题或新闻稿报出,但市场普遍预期该会议会明确未来3至5年的经济战略转型的方向。另外,CPI走高对短期货币政策产生掣肘,进一步宽松的可能性在降低。高层会议对于逆周期调节、货币政策的定调也是关注的焦点。

其次,投资者对于经济基本面(10月31日公布10月份制造业PMI)、上市公司业绩(三季报披露到10月31日才会结束)、限售股解禁减持(年内解禁小高峰)的担忧还是存在的。

美联储议息会议带来新的不确定性。根据市场预期,本周美联储议息的结果或有九成概率继续降息25个基点,但万一预期落空或降息幅度不及预期,又是新的风险。

在上述令人担忧的因素之中,稳增长和货币政策的变化信号在本周内就能得到答案。来自上市公司业绩和美联储议息的不确定性也会很快转化为确定性。当这些“靴子”都落地之后,“深秋行情”有望进入下一阶段。

11月份也还是有继续乐观的理由。比如,经贸关系继续改善、可能达成阶段性协议,新的稳增长政策或将出炉,MSCI提升纳入A股比例,业绩空窗期的出现,都是有利于提升市场风险偏好的。

总结

新一轮上涨并没有结束的迹象,市场依然处于年内最后一个有利于做多的时间窗口之中。10月29日的回调只是震荡攀升的运行节奏下的正常表现,预计10月30日会有惯性下探。

从10月29日沪指收盘来看, K线走出阴包阳,收盘勉强在21天线附近,说明沪指当前仍然在震荡整理阶段,日线并未选择方向。技术上不利于多头延续反弹,短期沪指或将回踩2920点的支撑。

综合来看,由于高层对于区块链题材的重大定位,短期激发市场人气,而市场热点并未持续,反而出现明显分化,说明市场整体氛围依旧属于谨慎。在区块链短期退潮的情况下,主要观察市场能不能涌现新热点,以及成交量是否有明显萎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