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容村貌优美 邻里关系和谐 社会治安稳定 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十八湾村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纪实

村容村貌优美 邻里关系和谐 社会治安稳定 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十八湾村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纪实


成都市委政法委副书记何淼(前排左三)检查十八湾村相关工作

村容村貌优美 邻里关系和谐 社会治安稳定 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十八湾村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纪实


十八湾村的家庭农场主通过手机可以实时查看视频监控情况

村容村貌优美 邻里关系和谐 社会治安稳定 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十八湾村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纪实


“老书记乡情话苑”人民调解室竭力化解邻里矛盾纠纷

村容村貌优美 邻里关系和谐 社会治安稳定 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十八湾村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纪实


十八湾村的乡邻空间

村容村貌优美 邻里关系和谐 社会治安稳定 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十八湾村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纪实


十八湾村组建综治巡逻队保障辖区平安

村容村貌优美 邻里关系和谐 社会治安稳定 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十八湾村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纪实


十八湾村环境优美

郭华 本报全媒体记者 夏菲妮 文/图

如果说“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新农村建设的“大理想”,那么产业振兴、挖掘特色、打造属于自己的“名片”,就是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十八湾村的“小目标”。有了这个“小目标”,十八湾村将全面依法治理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凝聚各方力量撸起袖子加油干。短短几年时间,十八湾村一举成为省先进党组织、省十佳产业兴旺村、全省百强名村乃至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如今的十八湾村村容村貌优美、邻里关系和谐、社会治安稳定。

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十八湾村,因境内毛家河蜿蜒贯穿,曲折多湾而得名。近年来,在青白江区委政法委的具体指导下,十八湾村全力完善以三治为核心的基层治理机制,在治安状况、法治宣传、邻里关系等方面找措施、下功夫、做文章,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鼓动群众共创共建,特别是结合“平安社区工程百日攻坚行动”“市级平安示范村(社区)”“三美新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六无”村(社区)的创建,为广大村民努力打造一个村容村貌优美、邻里关系和谐、社会治安稳定的良好村落。近年来,十八湾村先后斩获多项全国性、省级大奖,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四川省先进党组织”“四川省百强名村”“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村”“省级四好村”“四川省十佳产业兴旺村”、四川省一村一品示范村等称号。

培育特色产业实现村民增收

城镇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标志。如今,越来越多的乡村正在探索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十八湾村正是其中之一。“我们村该怎样发展产业?”“怎样把人留在村里,打工挣钱和照顾家庭两不误?”曾经,这些问题困扰全村村民。后来,十八湾村党委引领全体党员承诺践诺,将“我是党员我带头”服务品牌融入产业发展,以党小组为单位,通过召开院落坝坝会、民情恳谈会等方式广泛收集村民和辖区企业意见建议。村两委班子经过四处走访、反复讨论,结合镇上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逐步完善、细化产业规划,最终确定“2+1”产业布局,即“两基地一园区”(1000亩鲜花蔬菜养虾养蛙基地、1000亩特色食用菌种植基地、1000亩特色食用菌加工园区)。

不仅如此,该村党委还发动党员带头招商引资,先后引进宜家、康祖等14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中,省级龙头农业企业3家);发动党员带头创业,培育“成都田源山珍菌业合作社”“青白江红地球家庭农场”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6家,其中,“成都田源山珍菌业合作社”已吸纳成员100余户,并荣获“国家级示范合作社”称号。

10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十八湾村的成都宜家食品有限公司。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换上工作制服,经过严格消毒后来到加工车间风味包生产部。记者看到,由于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每个工作台仅需2至3名工人操作,一袋袋即食型风味包快速从流水线上传输出来,经新型包装机自动打包成箱,整个过程高效、整洁、卫生。据了解,该公司非常注重味感和品质,依托专业院所数十位专家的技术支持,聘用韩国专业人士共同研发,产品横跨泡菜和调味品两大类,秘制出数十种特色产品,与“康师傅”袋装调味品的供应商、“乡村基”食品连锁店和国内外一些食品加工企业形成了长期的、良好的合作关系,解决就业200余人。

而在十八湾村特色食用菌园区,如今,这里已逐步形成以食用菌育种、制袋、种植、产品加工、文化展览、餐饮、休闲娱乐等一条龙的生产加工企业链条。依托成都铁路港,企业产品远销海外,年产值达7.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1300余名十八湾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就业村民实现人均年增收26000元。

开展综治巡逻确保一方平安

在农村,由于村民多为散居,“天网”看不到的地方还是需要“人防”。十八湾村有21个组、近30个较大院落,安保巡逻、清扫保洁等公益性岗位需求至少要三四十个,如何花小钱办好事呢?“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由村民代表大会和议事会讨论一切重大的公共事务。”十八湾村党委书记万孝成介绍,村民讨论通过了“组建村义务巡逻队”的提议,以自愿报名和推选的方式招聘了15名队员,白天,公益性岗位的3名专职巡逻队员负责全村的治安巡逻,每月,12名报名的兼职巡逻队员都将集中参加两到三次夜间集中巡逻,每次巡逻时间不得低于3小时,每名队员每参加一次夜间巡逻可获得一定的补助。同时,依靠社会捐赠和赞助,十八湾村村委会购买了8辆电瓶巡逻车和30部对讲机,增强了巡逻力度,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自轮流巡逻和集中巡逻制度落实后,村民们的防范意识大大加强,形成了相互看家和询问来访者的习惯,全村治安形势大为好转。据巡逻队队长万孝刚介绍,队员在巡逻时,还会对村民进行提醒,例如用广播提醒村民“防火防盗,注意安全”等。

去年2月,在十八湾村五组与六组的交界处,村民张某醉酒后骑自行车回家,不慎摔倒在路边,幸好被夜间巡逻队员发现,及时展开救助,张某最终化险为夷。

据记者了解,自从巡逻工作持续开展后,十八湾村入室盗窃、电瓶车被盗等现象大幅度减少。更可喜的是,电信公司“慧眼工程”刚刚在村里安装了户外监控设施,小偷小盗行为更是无所遁形。村民陈家宜经营的小卖部曾经发生过被盗事件,当时,被盗的手机、电脑和香烟价值超过了1万元。如今,他配合电信公司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小卖部再没有出现过财物被盗的事情。

目前,全村已有30余户村民自愿在房前屋后加装视频监控摄像头,村民可以在手机上实时查看监控视频。

在村委会办公室,电脑接入农村“雪亮工程”和“慧眼工程”后,可以实时显示各主要路口、食用菌加工园区、村民广场等公共区域的监控视频,实实在在减轻了巡逻队员的工作压力,治安情况变得越来越好。

打造秀美环境构建文明生活

十八湾村的刘家巷是远近出名的老院子,“刘家巷”之名自清朝延用至今。过去,一到雨天,刘家巷的路变得泥泞不堪,给左邻右舍带去了诸多不便。几年前,成都市启动百村容貌整治工作,在全市选取100个村容村貌薄弱村进行试点,十八湾村位列其中。村两委不等不靠,广泛宣传,收集民意,听取建议。同时,充分发挥党员、村组干部及议事会、监事会成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切实做到“一个村干部、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积极引导群众主动投身到村容村貌整治行动当中。

老林盘、小水塘怎么打造?大家集思广益,建议先清理,再用竹篱笆相围。全村统一购买6000多元的金竹条,花钱不多,既有美化功能,也有安防作用。如今,烂水塘填成了宣教小广场,村道路与住户之间由彩砖堆砌,旧土墙换了新颜,张贴了有关法治建设、精神文明、孝道文化、村务公开等内容的宣传画。

村民罗登琼家门口有两块菜地,旁边就是刚修建的户户通小路,在路与菜地之间建起了两块竹篱笆后,户外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初秋,软桨子等藤蔓农作物爬上篱笆,田边的三角梅开得正艳,非常漂亮。“装上竹篱笆后,狗和鸡不会跑到菜地里去乱窜,心里踏实多了。”罗登琼说,如今,种菜和种花两不务,院坝外也显得更好看,这样才有田园风光的味道。

村民钟子文家屋后有一个小藕塘,周围也装上了竹篱笆。钟子文告诉记者,以前,到了夏天荷花盛开之时,大人来观赏,小孩来玩耍,自己时常提心吊胆,生怕有人落入藕塘。自从装上了竹篱笆后,自己心里便踏实了,不仅可以防止小孩子掉入水中,还防止不法人员翻墙入室。除此之外,竹篱笆还是一道生态围栏,丝瓜、豇豆、南瓜等农作物的茎叶爬满篱笆后,形成了天然的绿色屏障。

做好人民调解促进乡邻和谐

人民调解被誉为“东方一枝花”,它的作用惠及千家万户,“调解出和谐”越来越被社会认可。

十八湾村六组住着一名从乡镇机关退休回乡的老干部刘义坤,因有多年基层工作经历,既处事公道,又懂政策,在群众中威望较高。

当被村干部邀请作人民调解员时,刘义坤欣然接受了。“在职时,能为大家出力办事,是职责所在;退休后,组织能相信我,更是对我的信任,我当然要当好人民调解员。”刘义坤笑着说道。

谈起调解经验,刘义坤告诉记者,当好人民调解员,不仅要办事公道,更要为群众说话,切实争取和保护好老百姓的合法利益。

此前,在以六组刘家巷为中心打造平安建设、精神文明等示范点建设时,形成了一个相对集中的宣教小广场。为美化环境,村广场一角还需补种几棵大树。一名村民怕影响他的出入,坚决反对栽植大树,并声称:“你们栽了,我也要拔掉!”而其他村民认为,环境打造好了,大家都受益。就在几方僵持不下时,老书记刘义坤立即前往调解。他一边向反对栽树的村民作思想工作,告诉村民要支持公共建设;一边又向建设方提出建议,指出两棵树之间,一定要留出一定的距离,确保机动车可以出入……几番努力后,反对栽树的村民终于和建设方达成一致,矛盾顺利化解,绿化也搞好了。

如今,德高望重、为人公正、处事公道的刘义坤被院落百姓称为“刘诸葛”,村民一旦遇到矛盾,都习惯性先找刘义坤摆一摆,心里豁然开朗。刘义坤感言:“我是一名老党员,老百姓信得过我,愿意和我交流,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为他们排忧解难,争取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

有了老书记的影响力,十八湾村借力“柳街经验”,建立了化解矛盾纠纷的“老书记乡情话苑”,创新了人民调解室打造,积极渲染“邻里篇、夫妻歌”等“和为贵”的法治理念,形成了就近就快解决邻里纠纷、夫妻矛盾的调解新模式。同时,在村民集中居住区成立院落管理委员会,不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坝坝会”,民主决策院落内大小事务,制定院落自治村规民约,实现院落依法民主自治。还以创建法治示范点为切入点,整体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三美”创建活动,重点推进林盘整治项目,突出村落改造提升,促使法治环境、人居环境得到双提升。

万孝成说:“一边发展产业,增收富家;一边搞好平安创建,平安稳家;一边搞好民主法治,和谐大家。”短短几年时间,十八湾村在村容村貌、村域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园区产业呈现欣欣向荣的良好发展态势,带动了周边村企业的互相合作与发展,村民收入稳步增加。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将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植根于最基础的细胞单元,将人民的需求和感受作为检验和评判社区发展治理的基本标准,抓住和激发社区关键群体参与社区发展治理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引领带动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