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交通拥堵、内涝、
马路拉链、管线泄漏等“城市病”?
除了地铁、地下管廊、地下停车场,
地下空间还有怎样的开发利用?
日前,由中国建筑承办、
以新时代地下空间科学开发利用为主题的
第六次国际地下空间学术大会
在成都举行。
十余位国际地下空间顶级学术专家,
携最新地下空间研究报告成果参会,
推动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模化、
综合化、深层化、协同化发展。
第六次国际地下空间学术大会
在成都举办
10月23日至24日,第六次国际地下空间学术大会在成都举行,此次大会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主办,中国建筑旗下中建地下空间、中建西勘院承办。
201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钱七虎,国务院参事、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地下空间分会名誉理事长陈湘生,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毛志兵,股份公司科技部、中建西勘院、中建地下空间有关负责人出席。
此外,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国资委、四川省科协学会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西南交通大学等单位的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国内外地下空间领域500余位专家学者和参会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中国将成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大战场”,城市地下空间作为新型国土资源,已与城市建设形成了深度融合。地下综合管廊正逐步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地下物流能有效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海绵城市建设将大大缓解“下雨则涝”等“大城市病”。可以看到,中国正形成一套绿色、环保、有力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体系。
国内外行业顶级专家齐发声
来自国内外的十余位地下空间领域顶级专家,围绕大会主题,结合各自的理论研究与丰富实践,分别作精彩的学术报告。他们都提出了怎样的精彩观点呢?
钱七虎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陆军工程大学教授
世界迎来了绿色发展时代,中国的绿色发展正进入世界绿色发展的先进行列。发展绿色城市,要将城市开发向地下空间转移,开发利用地热能、发展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快速路、发展地下物流、建设地下污水处理、地下垃圾分类和处理系统等,不仅如此,地下空间开发建设还要实现智能化、智慧化、机械化运营。
仇保兴
国务院参事、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
城市微循环可补充原有的“大循环灰色设施”、改善“城市良心运行效率”、增强防灾减灾能力,重建“微循环”的关键,是着眼于城市每个细胞——建筑和每个人的行为,“自适应”地创立“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自然涌现形成绿色生态城市和安全弹性城市。
王复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州大学教授
水灾变防控技术是地下空间有效开发的重要保障,系统介绍了水引发地下工程病害及灾害、防水材料、渗漏防治、防水隔震韧性隧道结构、装配式可回收防水支护结构等最新研究成果,分享了“工程医院”的建设进展,为地下空间质量风险防控提供“诊疗方案”。
陈湘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深圳大学教授
地下空间发展利用是解决“城市病”难题最有效的途径,上世纪六七十年来以地铁为龙头,对城市中心区进行立体化开发,基本形成了地上地面和地下协调发展的城市空间,彻底改善了城市交通服务轨道交通枢纽立体空间利用的四大理念:综合交通枢纽,可持续的功能布局与空间结构,环境服务和强度的平衡及生态与智能的互联。
毛志兵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分析了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从轨道交通、综合管廊建设、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包括污水厂、停车场、物流等几个方面介绍中建地下空间的特色技术和案例。提出地下空间立法、统一管理、整体规划、优惠政策、技术创新、信息化管理和国际交流等七个方面建议,总结了地下空间未来的五个技术展望:绿色化、智慧化、工业化、生产化和综合化。
Eivind Grøv
挪威隧道协会主席
分享了民用大型地下岩洞利用技术。挪威利用地下岩洞储存电量、建筑公共设施、抵御灾害、做地下污水处理,利用废弃矿井做地下数据中心。在这过程中,找到未来开发的一些交互设施的新开发方法,或是适应环境的一些新的设施,提升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利用。
Johan Visser
国际地下物流学会
(ISUFT)主席
分享了自动化交通技术在地下货运运输方面的经验,经研究预测,到2030年,货运运输的增长量将较现在翻三番,而亚洲国家在全世界货运运输中占很大比重,因此发展地下绿色新能源的地下空间运输对生产和生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经济价值。
此外,ITACUS联合主席HanAdmiraal,美国首任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席Priscilla Nelson等国内外专家进行了专题分享。
参会人员还围绕地下空间学术领域,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市政与交通、地下空间资源管理与安全利用、大型地下空间案例及支撑技术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建筑积极拓展“地下空间”领域
会上,依托中建地下空间而成立“四川省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建地下空间负责人表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前景是无限的,对人们生活的改善也是巨大的。除了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停车场,地下空间的利用还有很多种,包括城市地下商业街、城市地下综合体、综合管廊、城市地下道路和城市地下市政工程等。
▲参会专家学者观看中建自主研发的
综合管廊智能巡检机器人
中国建筑以“拓展幸福空间”为己任,注重科技创新引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成立专注地下空间技术与产业发展的中建地下空间有限公司,在集团统筹引领下,经过多年的研发布局与深耕经营,目前在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物流、地下停车场、地下污水处理厂等领域落地了多个重大项目,逐步掌握了基于城市地下大直径竖向掘进装备的地下空间快速建造等核心技术,形成了集合大数据分析和智能机器人的地下空间智慧运维管理系统等产品,已初步具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閱讀更多 中國建築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