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朱大醉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美術家協會培訓中心助教

北京師範大學高研班導師

嶺南畫院畫師

1960年生,上海市人,祖籍寧波鄞縣。齋號蘭痴堂。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培訓中心助教。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中國當代名家畫集·朱大醉》大紅袍畫集1-2-3卷

2005年作品《柳鷺圖》獲第六屆中國花鳥畫展銅獎,同年由浙江省中國花鳥畫家協會和浙江省展覽館聯合舉辦“筆墨傳承·朱大醉作品展”大型個展。2006年由上海朵雲軒舉辦“水墨清華·朱大醉作品展”,著名畫家何水法先生為畫展題詞,並在澳門大學美術館舉辦個展。2014年受邀參展“2014藝術中國——中國畫走進聯合國作品邀請展”。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中國當代名家畫集·朱大醉》大紅袍畫集1-2-3卷

2005年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八開精裝畫冊《朱大醉畫集》。多幅作品在《藝術名流》《水墨中國》《海派書畫》《書畫收藏》《中國畫清賞》《海上名畫家錄》等書刊上發表。2007年由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編輯出版《丹青典藏·朱大醉卷》。2008年作品《紫雲圖》被中央黨校收藏。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中國當代名家畫集·朱大醉》(大紅袍)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2009年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編輯出版《中國當代名家畫集·朱大醉》(大紅袍)。2011年作品《芙蓉圖》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全國花鳥畫作品展。榮寶齋出版社出版個人專輯。2012年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編輯出版《大匠之門·朱大醉寫意花鳥畫選》。2015年在家鄉寧波美術館舉辦《鄉音:朱大醉36年作品彙報大型展覽》。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於清逸中沉醉

——品味朱大醉的寫意花鳥畫

對於當代花鳥畫壇我一直是很關注的。我覺得活躍在花鳥畫壇上的一批中老年畫家對花鳥畫的發展和推動作用是很大的,但年輕的一代卻讓我心懷憂慮。我覺得當代年輕花鳥畫家的創作形式上有兩種傾向對花鳥畫發展的影響是負面的:一是畫越畫越大;二是工筆畫多於寫意畫。而在思想方法上,當下中國花鳥畫又從兩個方面背離傳統精神的傾向:一是高調“創新”,為新而新,這是以拋棄的方式背棄:二是墨守成規,不敢越雷池半步,這是以貌似保護的方式背棄。因為對當代花鳥畫創作現狀的關注。所以,當我從何水法先生嘴裡聽到他對一個叫朱大醉的這樣評價:“大醉畫作外勁內秀,講究筆墨,尊重傳統,敢於創新。大醉富於個性的筆墨,令人耳目一新,帶給大家賞心悅目的感受。”我想,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讓心高氣傲的何水法如此看重。等我在他畫室碰到朱大醉時,我發現,大醉是我所認識的畫家當中,比較有個性的一位。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作為職業畫家的朱大醉,久居滬上,其畫筆墨清脫,上溯青藤、八大、又涉及黃慎、冬心,兼及海派的虛谷、任頤、吳昌碩、蒲華等。讀他的畫,不難看出,他吸取青藤的奇崛縱逸、八大的簡約空靈,又吸納虛谷枯澀冷峭之用筆,伯年秀雅清麗之運色、蒲華粗放狂野之神態於其畫中。但他取諸家之長而能融會貫通,從而形成既有前人影響,又能別處新意,創立獨特的,具有鮮明個性的大寫意花鳥畫風格。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說:“無線者非畫也。”毛筆的表現力代表了中國畫藝術的一種境界,國畫的神采皆生於用筆。朱大醉的用筆方法基本上繼承了虛谷的“重方而不求圓,重毛而不求光”的作用,大醉將線條的濃淡、乾溼、緩急、連斷、剛柔等矛盾的兩方面在同一幅畫作中同時並用,不僅刻麗了花卉、果品、鳥蟲等物象外貌,而日賦予它們鮮活的生命,傳達出生命的節奏。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在其《夏碩圖》中,枇杷的乾和葉,用幹而多毛的線條去勾勒枇杷的枝幹,用溼而潤的墨塊、線條去塑造枇杷的葉脈,表現出果樹的盎然生氣。又如《八哥鳴秋》,位於畫面中心的兩條枝幹急中見緩,枯中含潤、筆斷意連,運筆看似簡單卻又巧變鋒勢,意蘊無限,而位於畫面下方的一對佛手則用筆簡率清疏、圓潤純淨,極盡佛手文秀淡雅之姿與清致雅逸之神,含蓄蘊藉、豐富多變、淋漓痛苦的筆墨語言通徹畫幅,將大醉組織、協調、統一畫面的才能躍然紙上。再看《高格臨風》圖中那幾條修長流暢而不輕浮的線,可以當做對荷花葉莖的描繪,甚至當做中鋒圓潤而性比流暢的篆書用筆來觀賞,它們顯得穩重而不失靈動,柔美而不失剛勁。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大醉賦色清雅,喜歡於變化中追求和諧統一。色彩本身無所謂美與不美,好與不好,關鍵看如何對比,相互映照,尋求變化,從而達到極佳的視覺效果。翻到《秋蘆圖》時,視線就不想轉移了,那枯黃的、悠悠搖曳的秋季蘆葉的風姿,一覽無遺地呈現在觀者的面前。且看《晚翠歲寒》圖中,大醉用朱磲、藤黃表現枇杷的珠圓玉潤,再以赭石、濃墨畫果柄,將枇杷成熟後飽滿多汁的質感呈現在面前,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去品嚐一口。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東京上野公園中小肥羊餐廳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寫生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在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寫生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再觀《秋實圖》圖中的石榴,畫家用赭石、石青混合淡墨滲暈出石榴外形,再加以重墨點染,勾畫出石榴外形的質感,有以朱磲、大紅、胭脂點綴出鮮嫩得彈指即破的石榴果心。“色”如其人,大醉的用色雅而不俗,豔而清麗,淡而不飄,濃而古厚,這反映出作者的性情、修養、見識與風格。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大醉繪畫章法奇特,造型質樸。一幅《寒香圖》立軸,表現梅花枝幹向上,佔紙一半多,氣勢開闊,右下方大片留白,僅用一枚印製支起整幅畫面的均衡,真可謂“四兩撥千斤”,一幅蘭花立軸《鬧綠酣紅》,其斜出的蘭葉、蘭花自上而下,幾乎佔據了半邊畫幅,生機勃勃、氣通韻貫,在右上角題句:“鬧綠酣紅強赴時,春蘭著意在芳姿”,微風吹過,好像飄過一縷淡淡的幽香……再如一幅題為《荷氣圖》中的荷葉荷花,從畫面右上角破墨,接著交叉兩枝,向右下方延伸,花葉掩映,左上角獨立一隻白鷺,寓靜於動,左下角大量留白,呈倒U形,構圖新奇。總之,大醉似乎不受紙幅大小的約束,繪畫表現的對象,有時不求其全,有時以少勝多,有時以小見大,做到出奇制勝,變幻莫測。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大醉的畫既保留著文人畫高雅的一面,通過筆墨,色彩抒發蘊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受,表達詩情畫意,又能將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民間的、通俗的形態融入高雅中,做到大雅大俗,雅俗共賞。最值得注意的是他將典雅與平俗統一在藝術中,創造了一種均衡——傳統與現代的對峙和對話。梅、蘭、荷、鶴,這些具有高潔性格象徵的花鳥,是大醉經常作畫的題材。拿畫家來說,他畫荷葉下一隻白鷺題句“宿鷺窺沙孤影動,應有魚蝦入夢來。”其中包含作者憧憬美好的詩意情懷;另一幅畫鷺作品,名曰《一江秋色》,在幾縷枯枝下,鷺單腳獨立,凝視著遠方,雖寥寥幾筆,卻將畫家心靜如水,安於寂寞的心境流露無遺。筆墨有盡,意蘊無涯,大醉以自己生活的感受和認識,讓作品放出清逸的光芒,並領著眾人在清逸中一起沉醉……對於有志於花鳥畫創作的大醉來說,他能有今天的成績,與以下幾個幾個方面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首先是好學。中國花鳥畫有著非常豐富的底蘊,作為有志之士,除了自己花時間和精力潛心研究,還需要有名師指點。大醉有幸師從浙派花鳥畫家王守華先生處入門,又赴浙江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花鳥畫高研班深造一年。他先從中國傳統的師徒相傳的模式人手,再接受現代高等院校教育,這對他的花鳥畫回創作產生的影響是很重要的。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其次,是他重傳統。當代花鳥畫創作的通病就是缺少傳統。重傳統首先是重視中國畫筆墨,中國畫如果離開筆墨那就無法談起。筆墨不是一朝一夕能得到的,它要在正確的方法下千錘百煉才能練就。我們在看畫的時候,為什麼有的畫“生動”,很關鍵的一點就是筆墨的“松活”。筆墨無水則不活,用筆用墨的關鍵是在於用水,用不好水,韻也無法產生。石濤說:“枯筆取氣,溼筆取韻”。筆墨只有靠水的充分運用,才能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大醉心中有這個傳統在,他注重筆墨,善於用水,所以筆不妄下,自有風神。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其三,是他有追求。現在不少畫家畫花鳥很雷同,一直是老樣子,很概念化。南學吳昌碩,北學齊白石,這樣的畫家太多了。藝術不能一味模仿,模仿只會流入表象,沒有神韻。一個大畫家要不斷髮展,超越傳統,敢於突破,才能有所收穫。大醉對藝術有自己的追求,他學古人,學的是古人強調的要有“自我”,而不能模仿古人的某一種具體畫法。他畫生活,畫自己對生活的感受,自己對生活的理解。他不斷求變,不怕變差了,不懼怕風險,而不是有了一點成績,就抱牢不放。希望大醉繼續以現代人的思維去觀察、研究生活,表現他作為當代花鳥畫家對於生活的感受,那他一定能創作出更多的優秀作品。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云溪老醉堂一朱大醉寫意花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