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規模羊場的生物安全

近年來,養羊產業被看好,其中部分人片面、簡單地認為羊病少、羊肉價格穩定、風險性小,所以規模化羊場一擁而上,隨之而來的是活羊價格一路下滑,多種羊場常見病不同程度地發生流行,新病甚至外來病也接踵而至,給養羊業帶來了嚴重打擊。筆者近兩年在基層對養羊場戶走訪瞭解發現,問題不僅來自跟風飼養和盲目買賣,更重要的是養羊場戶不注重從飼養管理和疫病防治方面提升羊場的生物安全,從而導致規模化圈養羊場疫病暴發。筆者經過分析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問題和對策。

一、理性評價飼養條件,避免

盲目跟風飼養養豬業、養雞業的異常波動,使養殖場戶失去了養豬、養雞的信心,為了生存,一部分人把養殖目光投向了養羊產業。傳統意義上認為羊好養、羊病少、羊的價格穩定等因素,導致近兩年養羊產業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越多人飼養,越有人跟風,大批不具備飼養條件的羊場蜂擁發展,在沒有合理的場址、標準的圈舍、專業的獸醫以及充足的草料等條件下,盲目地跟風投資養羊產業。養殖業是一個很嚴謹的產業,任何疏忽都會導致滿盤皆輸,養羊也不能一味地跟風,要理性地分析,對軟硬件條件進行科學專業的評價,才能防止毀滅性、災難性羊病的暴發。

二、嚴把羊群進出關,禁止羊群隨意買賣

“全進全出”是在養殖場戶死亡無數動物,遭受巨大經濟損失之中總結出的一條重要生產原則。周邊羊群隨意進出、頻繁買賣的速度之快,一夜之間千里之外的羊就進村入戶,一味地追求飼養數量,不注重羊群質量,購買的隨意、調運的頻繁、距離跨度之大都給羊病防控帶來威脅。因此, 規模化羊場要嚴控羊群進出環節,遵循“全進全出”的飼養原則。在購買時,對羊群布魯氏菌病、羊口蹄疫、小反芻獸疫等重大羊病進行嚴格檢測,嚴控購進羊群羊病達標,方可購入,並對購進羊群要按照隔離制度進行隔離觀察,確保安全無病後才能混群飼養。這是有效防止羊場引進疫病的重要措施,也是確保羊場生產區域的生物安全措施。多數羊場不具備隔離條件,隨時買賣直接混群,給場內健康的羊群帶來了很大的威脅,發生疫病後很難將疫病有效地控制在某一批次之內,導致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長年殘留羊場,存在隨時感染暴發的威脅。

三、專業獸醫管理,增強防控意識

養羊場戶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養羊的基本知識,樹立起現代養羊的防疫意識。現代養羊以圈養育肥為主,已經完全顛覆了傳統的養羊模式,非牧區完全實行圈舍飼養模式。傳統養殖方式下,羊在自家牧場自由自在採食、輪牧放養,能挑選自身喜歡的、不同營養的飼草採食,保證了羊群全面營養的攝入,天然牧場的生活環境保證了飼養密度達標;而現代規模化、集約化的養羊模式中養殖密度、飼養環境、空氣流通等因素無法與大自然的天然牧場相比,就需要有科學、合理的飼養管理制度和疫病防控制度,需要有全價的營養飼料,有嚴格的管理制度,並建設符合羊群舒適生存的生活環境,才能滿足羊群的生長和發育需求,提高羊群的自身抗病能力。

非牧區規模化羊場大範圍的發展,更需要有專業的養羊知識和專業的技術人員,才能給羊群創造適宜的生活環境,滿足羊群生長的營養需求,有效控制羊病的發生,保障養羊業的健康發展和經濟效益。羊場防疫意識觀念和專業技術水平直接決定羊場的健康安全和經濟效益,從選址、建場、引種、免疫、檢測、消毒、滅源、驅蟲、銷售等環節都和防疫觀念意識有密切關係。

規模化養羊場需配備專業的獸醫技術人員進行管理,需清楚地認識到圈養羊和散養放牧羊飼養管理的巨大區別,需學習相應的飼養防疫知識,或向專業人士學習諮詢,或僱傭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管理,從羊場的選址到銷售等各個環節建立專業的制度,嚴格執行生物安全的各項規章制度,否則很難在如此複雜多變的環境中保證羊群的健康成長和養殖效益。

四、轉變觀念,科學定期消毒和驅蟲滅源

我國傳統養羊模式的一個表象是認為羊比豬、雞容易飼養,而且羊疫病少。但隨著養羊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羊常見疾病不斷髮生,危害程度越來越嚴重,並有新病、外來病的發生和侵入,養羊需要熟悉瞭解羊常見病的病原微生物生物學原理以及臨床症狀、病理變化、預防措施等知識,按照制定的程序做好定期驅蟲滅源等工作。

非牧區的傳統養羊模式以放牧為主,只在冬季進行圈養,羊群的疫病防控基本是靠自身的免疫力。現代羊場羊病的防疫主要依賴疫苗免疫和相應的消毒、驅蟲、滅源、引種、飼養等環節嚴格的制度化管理,任何環節的疏忽和漏洞都可能會引發羊傳染病或寄生蟲病的發生。因此,現代規模化羊場要依靠安全的引種、全價的飼料配方、科學的免疫程序、嚴格的消毒滅源制度、程序化的驅蟲、全進全出的原則,才能控制羊場疫病的發生,提高羊場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五、建立各項規章

制度,用制度管理生產病原微生物看不見摸不著,養殖場作為一個開放式的場所,要保護動物安全,控制微生物的入侵是一項複雜和困難的工作。經過許多專家對圈養羊的研究和失敗羊場的經驗總結,制度化管理是控制羊場生物安全的一項重要措施。

羊群的飼養是一個多變、難以預測的動態過程,只有各個環節實行制度化管理,才能保證工作到位,這也是控制病原微生物重要的基礎性技術手段。因此,圈養的規模化羊場必須執行好飼養中各個環節的制度,從引入羊群的疫病檢疫制度、隔離觀察制度,飼養密度、空氣質量、溫溼度、飼料配比、疫苗接種、抗體檢測、病原檢測、驅蟲、消毒、滅源、人員管理等每一項工作,每一件用具、每一個人員都用具體的操作規程和制度來指導。

本文轉自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在此向轉載平臺與作者致謝,文章主要供大家學習、交流為目的。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留言或電話聯繫我們,立刻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