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朝三山”“一步三眼井”——河南汝州白龙庙

在汝州东南三十里许,有一名山,峰峦鼎峙,秀甲中州,故名曰:“三山”。在三山东北山角下,有一座历史名刹——白龙庙,因传说白龙爷居住于此和院里有白龙池常年不干而闻名。

“九龙朝三山”“一步三眼井”——河南汝州白龙庙

白龙庙远眺

白龙庙位于小屯镇麻庄村西,总占地面积3914平方米,创建于汉,重修于唐,兴盛于明清,至今曾多次重修。到70年代庙内只剩大殿三间和大殿前青石台及三间券栅,大殿前有一口远近闻名的白龙池。1971年因当地建高中学校三间棬棚被扒掉,唯一剩下来的大殿改为学校“校务处”使用。时至1987年学校迁走后,于2008年重新大规模修建,才建成如今之规模。目前,庙内建筑有九龙圣母大殿、白龙爷大殿、老君殿、王母殿、老祖母殿、黑龙爷殿、观音母殿、棬棚和魁星爷殿等。2008年12月申请为“汝州市道教活动场所”正式对外开放。

“九龙朝三山”“一步三眼井”——河南汝州白龙庙

白龙庙大门,以前通往庙门的大路在东边,如今由于建校原因大路改到北边

据庙主魏改全介绍:白龙庙旧时鼎盛时田产近百亩,有前后两进院落,另有南、北跨院,占地面积约十二亩,庙宇建筑雄伟壮观。其庙址的朝向,在汝州地区众多寺庙中,最为独特,为坐西面东。自庙东香道而来,首先见到的是山门前的大照壁,高约九尺九,宽约一丈五,上面装饰图案,但现在已无人能说详细。绕过照壁为白龙庙的山门,山门为典型的戏楼山门,上层演戏,下层正中设一券门供香客进出,不知何故,相传戏楼下的正门,只准男性出入,女性若想进庙,则需从南侧偏门进入。

经过戏楼甬道进入庙内,再往西就是三间棬棚,岀棬棚即是闻名的“一步三眼井”的位置。白龙池上面建有雕梁画栋的龙井亭,亭侧不远就是人们传说中的“三百(柏)群羊(杨)”之地。一个叫“抬头望”的大殿供奉的是白龙爷神像,经过大殿两侧“吉祥”和“福禄”两个跨门后进入后大院。后大院建有供奉着“九龙圣母”的宫廷式殿宇,供俸的“九龙圣母”泥塑神像装饰很像古代戏剧中的人物,头

“九龙朝三山”“一步三眼井”——河南汝州白龙庙

九龙圣母殿

戴一顶束发冠,身穿一领滚龙袍,脚蹬一双粉底朝靴,腰系一条玉带,面容温和可亲。“九龙圣母”大殿雕梁画栋,柱礕彩绘布置的甚像龙宫,分外妖娆。南跨院还有敬有“瘟神”的三间殿宇,北跨院是道士院,共八间,其中道房五间磨房二间厨房一间。庙院外有道士坟三处,分别处在庙的东、南、西三个方向地里,其中一处坟院旧址在今庙前大约200米偏南山跟的地里,占地40余亩,一共埋葬有150多位历代道士,其坟院苍松翠柏,甚为壮视。民国期间还遗存有乔士连、李士新、李先秀等道士的坟茔,到现在还能看得到坟院遗址的迹象。解放后庙里还剩有80多亩土地和两个活着的道士,因年纪较大,生产队为照顾他们的生活给他俩定为“五保户”养老送终。因庙西南紧邻著名的三山,故后人称白龙庙为“九龙朝三山”之宝地。

“九龙朝三山”“一步三眼井”——河南汝州白龙庙

敬奉有白龙爷大殿前的棬棚

据大清道光廿年《直隶汝州全志》记载:“白龙庙,在三山麻家庄,庙中有池,水深丈余,祷雨必应。”白龙庙有“一步三眼井”和“三百群羊”的奇观及传说,但详情至今很少有人知晓,经后来老年人解释才知道其中緣故:“一步三眼井”是指因为白龙池水深、泉眼流水量又大,在白龙池旁边又连续打了

“九龙朝三山”“一步三眼井”——河南汝州白龙庙

道光廿年《直隶汝州全志》记载的白龙泉,“水深丈余,祷雨必应。”

三眼小井以便供香客们取水安全方便,因三口小井相距均为一步之遥,因此而得名为“一步三眼井”。关于“三百群羊”实际是“三柏群杨”,指的是庙院里有三棵大柏树群着(围绕着)一棵大杨树,人们听偏了认为庙里有“三百群羊”呢。听80多岁的老年人说:解放后才把大杨树伐掉,倒地上这边的人看不到那边的人,一棵树就能做十副棺材、能盖一处宅子,光树技就能解成帮(大板),至于大杨树道底有多粗就可想而知了。

“九龙朝三山”“一步三眼井”——河南汝州白龙庙

庙院内“一步三眼”井因年代久远何时毁掉已无人知晓

据说,在庙前的戏楼上经常为白龙太子爷唱大戏,但无从考究。不过传说剧团在白龙庙方圆附近找不来地方唱戏后,一到白龙庙给白龙爷唱几天,就很快有人来庙里把这剧团给请走唱戏去了,这是事实。 此庙逢初一、十五进庙敬香的人最多,香火十分旺盛,在民间还流传不少有关白龙庙的神化传说故事呢。

“九龙朝三山”“一步三眼井”——河南汝州白龙庙

白龙庙在解放后, 由于历史原因曾经当做小屯公社的高中学校使用。白龙庙高中学校是在恢复高考后于1971年从小屯村搬迁来的,在白龙庙原址的基础上又新建了几十间房子作为教室,校长包括教师都是临汝县排来的,属当时小屯乡唯一的一所正规高级中学学校,曾培养岀了不少大学生及社会人材,按庙主的话讲:岀了好些吃公家饭的人。后由于种种原因于1987年又迁走。

白龙庙,当时生态环境很好,学校北门口有一条自西往东流的水渠,成天满渠水,清彻见底,水里经常还能看到很多鱼。在学校西边当地村民利用这水资源,种植了很多水稻,具有江南水乡的景象。当时,白龙庙保存最好的是大殿面朝东,还有大殿西边几间小房子。大殿建在青石高台上,门额不知以前写的是什么字,当时只知道改成的是:“校务处”三个繁体大字,做为学校领导办公的地方。

“九龙朝三山”“一步三眼井”——河南汝州白龙庙

大殿对面有个水池也叫水井,听说以前叫“白龙池”,井口高岀地面一米左右,朝东有个口子常年往外流水,泉水一直流到学校外边地里,东墙外是麻庄的菜地,利用这水浇菜。学校西边是操场,往南有条通往三山寨的小路,我还记得当时有一天接到乡里的通知,叫学生们上山去拆三山寨上太清

“九龙朝三山”“一步三眼井”——河南汝州白龙庙

宫的三间西屋,把房子上的瓦搬运到白龙庙学校建新房子。印象最深的是,山上古庙当时几乎是一片废墟,看到的只是一堆堆的瓦砾,印象最深的是瓦砾上有棵比较显眼的小树和几块刻着不知道什么字的古代石碑。后来听说:有的石碑是囯民党十三军,为抗日拉到汝州建炮楼去了,后来因为到汝河没有正经路拉不动,扔到汝河了,其中就有一块三山东峰庙院内的记事碑。据了解现在院内剩下来的一块只是捐款题名碑,而丢到汝河里的记事碑碑上面记载有很多宝贵的内容,实乃可惜可恨!

“九龙朝三山”“一步三眼井”——河南汝州白龙庙

白龙庙西南二百多米的地方有个大水潭,潭里有许多往上翻水的泉眼,学生们经常去喝水、洗脸。水潭周围生长着很多叫不上名字的水草,非常旺盛。在往西去是洞沟村,沟两边生长有很多竹子,非常美观,景色宜人,很像世处桃园。学生们下午放学后经常都会成群结对去竹杆园里游玩。洞沟村属小屯乡丁堂大队管,那里的竹林,还有大柳树、小桃树、潺潺的流水、低低的土墙黑瓦房、沟边土黄色的沙子,还有在树上蹦来蹦去的小鸟,偶尔,还能看到村上的小媳妇儿、小闺女们在沟里洗衣服洗菜的身影,真是当今难找的仙境,让人留恋忘返!

收集整理:刘占江 马红民

资料提供: 魏改全 刘孟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