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智库丨针尖对麦芒 土库矛盾中谁是受益者?


东方智库丨针尖对麦芒 土库矛盾中谁是受益者?

东方智库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电话即微信号19916759390。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东方网立场。


10月9日以来,土耳其对叙东北部库尔德人控制区发动“和平之泉”军事行动。这场战事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仅仅是土耳其和库尔德人之间的问题,而是牵涉到了叙利亚战局有关各方的国际性问题。在持续二十余天的战斗与谈判过程中,美国、土耳其、库尔德人、叙利亚政府、俄罗斯等方面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博弈。谁将从土库冲突中获益?谁的利益又会相应受损?这要分别从两个方面,即域内势力之间与域外势力之间来分析。

一、域内势力:库尔德人芒刺在背,土叙两方各取所需

此次军事行动中,库尔德人一方首先感受到的就是“背叛感”。这种“背叛感”来自于美国人对其的长期支持和美国人突然撤军之间的落差。过去的四年里,美军在库尔德地区与库尔德武装并肩作战对抗“伊斯兰国”(IS),而突如其来的撤军使库尔德人普遍认为,美国部队的行为是默许了土耳其的军事行动。所以10月21日美军在撤离时,库尔德民众一边咒骂一边向美军军车投掷腐烂的蔬菜和水果。事实上,库尔德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尝到“背叛感”的滋味了。海湾战争时期,库尔德人曾经受美国的鼓动揭竿而起,但萨达姆使用大军镇压时美国却默许了伊拉克军队的行动。同样的事情在2007年再次上演,美国允许土耳其进入伊拉克境内轰炸库尔德武装。

库尔德人一直是一枚被大国利用的棋子,这次也不例外。所以此次库尔德武装被迫撤出所谓“安全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不幸中的万幸”,至少暂时可以保全力量,伺机而动。

东方智库丨针尖对麦芒 土库矛盾中谁是受益者?

10月9日,土耳其武装部队在土叙边境对叙利亚北部的库尔德工人党等武装发动军事行动。图片来源:新华社

对于土耳其来说,此次行动的两大基本目标基本完成,即确保土叙边境安全(“人民保护部队”撤退至边境线30公里以外)和建立所谓“安全区”。尽管在俄土达成的协议中,土耳其实际控制区长约120公里,而非之前的400公里,但是显然土耳其的目的并不是占领更多的叙利亚领土。从结果上来看,如果库尔德人遵守协议,将其武装人员撤出“安全区”,那么土耳其可以说就达成了这上述两大目标。在完全解决边境安全问题之前,土耳其军队可能长期驻扎。至于难民安置计划,笔者认为短期内还无法展开,因为局势依然存在着不确定性。除了库尔德人的民族情绪要纳入考虑以外,在这一批难民中也有很多的反巴沙尔政府的势力,如果难民重回叙利亚北部,叙利亚政府很可能面临新的反政府势力的重组与挑战,这是其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尽管阿拉伯裔难民进入叙东北部对于叙利亚政府来说有着同化融合库尔德人的潜在利好,但是显然不是单一因素就可以决定这一问题的。所以,双方还需要进一步谈判。

对于叙利亚政府军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兵不血刃地进入库尔德人控制区,达成了在内战中难以实现的政治目标。土耳其军队发动进攻后,库尔德武装与叙政府达成协议,政府军进驻叙北部地区抵抗侵略。曼比季、拉卡等地均是叙北部重地,也是库尔德武装控制的为数不多的重要城市,政府军已经借此机会轻松接管。目前,叙利亚政府军正在进一步扩大在叙北部地区的进驻范围。不过,虽然库尔德人暂时与叙利亚政府军站在一起,但是库尔德人的分离主义倾向依然是是令叙利亚政府头疼的问题。库尔德人占有叙利亚70%的油田,叙利亚政府为了保护东北部的油田和产粮区而做出的合作姿态并不会长久。所以未来如果土耳其撤军,叙政府和库尔德人必然矛盾再起。

二、域外势力:美利坚进退两难,俄罗斯左右逢源

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的中东战略进行了进一步调整,总体呈现出“战略收缩”的态势,对于此次从叙利亚撤军,特朗普表态称:美国需要脱离“荒谬而无止境的战争”。

这便是美国中东政策调整的一个缩影。但10月25日,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表态称,美国将会调兵前往叙利亚东部油田,以防范“极端组织卷土重来”。其实从美国对中东核心利益的界定上可以看出,能源一直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核心利益。尽管美国石油的自给能力不断提高,对于中东的石油需求越来越小,但是国际石油市场的波动依然会对美国利益造成影响,所以维护中东的能源安全也是维护其自身的能源安全。此外,作为霸权国,维护中东地区石油供应也是其提供全球公共安全产品的一部分。但是从实践上来说,随着美国实力的衰弱,其无法再像之前一样直接进行干预,所以特朗普上台后主要是把“轻足迹”的空中干预战略作为参与中东事务的手段,其主要表现是通过空袭、关键地域的驻军、培养盟国和友军等形式进行。具体到这次土库冲突上来说,“美国优先”指导下的有原则的现实主义使得美国人毫不留情地抛弃了自己曾经的战友,但是却又果断地派兵保护东部油田不受袭击。这种抛弃盟友的做法无论是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都招致批评。同样,对于土耳其、沙特这些美国盟友来说,美国的信用度在降低,是否还能在重大事务上依赖美国?其心里自然也有杆秤。

反观俄罗斯,在这场冲突中则扮演了重要的斡旋角色。无论是在库尔德人和叙利亚政府之间,还是与土耳其之间的停火协议,都显示出俄罗斯在该地区事务上的积极作为。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显著下降。但是叙利亚战争成为了其重返中东的重要转折点。国力的恢复是内因,叙利亚政府的需要是外因,内外因相结合为俄罗斯创造了回归中东的机遇。从“阿斯塔纳进程”到“索契会晤”,莫斯科以叙利亚内战为突破口的外溢效应逐步凸显。自从2016年发生未遂政变之后,埃尔多安逐步与俄罗斯走近,甚至不惜购买S400和SU-35战斗机来对冲美国影响力。今年10月16日普京访问沙特后,沙特也与俄罗斯加强了友好合作关系。这些美国传统盟友的离心离德呈现出一个趋势:美国再也不是中东地区唯一的重要玩家了。但显然,俄罗斯的国力还不足以达到在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完全取代美国在中东地区影响的程度。俄罗斯的策略更多地是在扮演一个灵活的中间人,在诸如伊朗、以色列、沙特、土耳其、库尔德人这些势力中间左右逢源,利用这种外交手腕为杠杆撬起超越其国力的影响力,并追求最大的利益。(本文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欧洲协同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