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族只要孩子不要爹,何尝不是一种不负责任

未婚族只要孩子不要爹,何尝不是一种不负责任

今天看了一部电影,是江一燕和郑恺主演的《有种你爱我》剧情凸显了如今时代下部分女人的心心态和经历,剧中江一燕饰演的左小欣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建筑师,快乐充实而又衣食无忧的生活让她无需拿婚姻当“饭碗”,目睹过感情脆弱的她,对男人亦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年纪的增加,他只想要个孩子,但不需要男人,于是机缘巧合最终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下,一夜情借精生子,做了单身母亲。

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思维也逐渐越来越独立,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非她与生俱来就这样的生活方式,而是只有独立才能够让自己活得踏实有底气,以至于从曾经对爱的期许和对男人的期待,直到最后无奈只能和自己说一句,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何必去指望男人。

像女主角这样跳过“男人”和“婚姻”只要孩子,不要爹的现象也并不稀奇,彰显的有时代对人权的尊重,也有时代中女性不断飙升的实力和魄力。太多女人由于情感挫败的经历,因为自己原生态家庭的不幸福所影响,对男人早已经失去了信任和信心,不想再奢望,不想自己再次经历受伤失望,被欺骗的结局,而随着年纪的增加,不管是出于孤独,还是考虑到自己晚年的实际问题,想有个孩子的冲动,也是必然的事情,想老有所依,想自己寿终正寝的时候最起码不至于没有人办理身后事。

可未婚生子,虽然尊重了女人的生育权,可又由谁来承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缺失和阴影?看似魄力与能力的背后,何尝不是一种不负责任。和离异不同的是,这样的孩子又多了几分闲言碎语的攻击和歧视,在孩子亲情缺失又备受冷言嘲讽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活得健康开心。而这种心态的女性或者也有她的难言之隐,但却并不值得提倡和肯定,或许每个父母都未必能够真的给予孩子幸福,但却都会非常用心的去努力,而非婚生子,只要孩子不要爹的行为,在满足女性自己生育权的同时,却剥夺了孩子基本的权利。

一个从生下来就没有父亲的孩子,内心世界的纠葛,失落,卑微与恐惧,恐怕是常人所无法体会的事情,任何人的权利都该有其责任心和界限,不能事事只站在自己的需求上进行分析。女人只要孩子,在某种程度的确令人疼惜,试问不是逼到绝境,但凡有半分的机会,谁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过这样的生活,都想过被人宠,有人爱的过日子。这样的决定可理解,可以同情,但不代表就真的能够我行我素自私的做决定,当连最基本的家庭关系都无法给予孩子的情况下,幸福就更是件奢侈品。

不要和离异的单亲孩子相比,刻意为之,和关系止损有本质不同的区别,传统理念下的伦理标准永远是难以跨越的鸿沟,所以为自己,为另一个生命,千万不要去试图玩新潮,做出只要孩子不要爹的荒唐决定,那只会连累另一个小生命和你继续痛苦生活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