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舊事」武訓先生與臨清

我家鄉在臨清,從小聽老人講武訓乞討興學的故事長大。老人教育我說:“武訓先生靠乞討生活,還要辦義學,後世學生要珍惜上學機會,好好學習,學有所成。”可能這樣的話,很多家長都會說。

臨清有武訓實驗小學,因教學質量優異而著名,聽七八十歲的老人說,他們當年在武訓高小(“高小”即高級小學,“完小”即完全小學)讀書,一早到校,都要對武訓先生塑像脫帽行禮。但武訓先生何許人也?工作之後,我才知道他是冠縣柳林鎮武莊人。


「聊城舊事」武訓先生與臨清


冠縣柳林鎮與臨清市搭界,柳林鎮中心到臨清武訓小學距離也就20餘公里,兩地居民交往很密。我在臨清老家的鄰居就有柳林武莊的,所以對冠縣柳林有一種未見面先熟悉的感覺。當得知武訓先生是冠縣柳林鎮人,我感到更加親切和敬仰。這樣一位平民教育家就距離我們這麼近,說實話,我一直以為武訓是臨清人。因為,武訓興義學,冠縣有一處,臨清有兩處,且武訓先生在臨清武訓小學駐地去世。

後因工作便利,多次去柳林鎮武訓祠,看到武訓先生塑像,令人肅然起敬。祠堂院裡有許多石碑,全部是讚許名人讚美武訓先生功績的文字。翻閱資料,我才知道武訓先生原名武七,討飯出身,卻置辦學田,興辦義學,穿上皇帝賞賜的黃馬褂。去世後,受萬人敬仰。如今,冠縣有武訓大道,臨清和冠縣以武訓為校名的中小學二十餘處。武訓精神成為後世興學、重學的寶貴財富。


「聊城舊事」武訓先生與臨清


武訓乞討的30多年有太多的痛苦,但他卻用理想治癒了現實的磨難。這對應古人,可以說:“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對應今天的奮鬥者,可以說:“他也是個追夢人”。

1838年,武訓出生於今山東冠縣柳林鎮。家境貧苦,排行第七,所以就叫武七。7歲,父親去世。16歲,母親送他到館陶縣的遠房姨夫家,做長工。兩年後,姨夫欺負他沒讀過書,不會算數,剋扣工錢,並將他趕出門去。從此,武訓只好以乞討為生,被親戚朋友所唾棄。

在之後30多年的乞討生涯裡,武訓的足跡遍及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等省。為了討到更多的錢,他設計了一些奇特的造型來吸引目光:他賣掉辮子,剃光右邊的頭髮;後來又剃光左邊,在右邊又留起一撮頭髮。他表演“拿大頂”、“蠍子爬”,給人當馬騎……

乞丐建立了一所不要學費的學校,跪求先生教書,跪求學生讀書,這樣的故事,世界罕有。


「聊城舊事」武訓先生與臨清


1888年,50歲的武訓積蓄了3800餘吊錢,他回到家鄉柳林鎮,買了230畝田地作為學田,創辦了一所不要錢的學校——崇賢義塾。學校建成後,他到當地的進士、舉人家裡,跪請他們任教;又到貧寒人家,跪求他們送孩子免費上學。

當年,崇賢義塾就招收了50多名學生。學生學費全免,辦學經費從他置辦的學田中支出。以後每逢開學第一天,武訓都要先拜老師,次拜學生,持續了許多年。

皇帝賜穿黃馬褂的平民教育家,武訓先生也曾榮耀加身。

1890年(52歲),武訓在館陶縣(今臨清市)創辦了第二所義學——楊二莊義塾。1896年(58歲),武訓在館陶縣創建了第三所義學——御史巷義塾(今臨清武訓實驗小學)。


「聊城舊事」武訓先生與臨清


山東巡撫張曜,知道他的義舉後,下令免徵學田的錢糧和徭役,並捐銀200兩。取“垂訓於世”之意,他替武七改名為武訓。他同時奏請光緒帝,頒給他“樂善好施”的匾額,授予“義學正”名號,賞穿黃馬褂。從此,武訓聲名大振。

不置家產不娶老婆,這種精神是否可以說“大公無私”!

武訓一生勞苦,又十分節儉,終於積勞成疾。1896年4月23日,在他建立的御史巷義塾中,他聽著孩子朗朗的讀書聲,睜著眼含笑去世。武訓被葬於崇賢義塾東側,上萬名群眾送葬,沿途人山人海,師生哭聲震天,鄉民紛紛落淚。


「聊城舊事」武訓先生與臨清


受武訓的影響,民國時期一大批教育家致力於普及教育。陶行知在《武訓頌》中寫道:“朝朝暮暮,快快樂樂。一生到老,四處奔波。為了苦孩,甘為駱駝。與人有益,牛馬也做。公無靠背,朋友無多。未受教育,狀元蓋過。當眾跪求,頑石轉舵。不置家產,不娶老婆。為著一件大事來,興學,興學,興學。”陶行知先生的話被刻在石碑上,立於武訓詞,以供後人仰觀。

本文作者為洪祥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