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打什么药?

用户9694923562540


您好,猪农娜姐很高兴为您回答。

猪链球菌病是由血清群链球菌引起生猪患病的一种传染病,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污染的器具是主要传播媒介。同时猪链球菌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感染人群可引起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等疾病,情况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

一、导致生猪患病主要因素

1、仔猪阉割、注射、断脐等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导致伤口感染。

2、生猪养殖过程中,发生撕咬后,未及时消毒处理,导致感染。

3、外界环境不稳定,昼夜温差大等气温原因引起。

4、猪舍内部环境差,有害物浓度过大,排气通风不良造成的。

二、生猪患病主要症状

1、外部症状:生猪体温升高,食量减少甚至不吃食;生猪跛行、爬行、严重的不能站立;头、胸、腹等部位皮肤出现硬币大小的浅玫瑰色丘疹;出现口腔磨牙等神经症状。

2、解刨症状:浆膜、黏膜有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坏死或化脓;猪关节肿大、皮下有胶样水肿;心包腔、胸腔和腹腔积液、浑浊。

三、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环境卫生,做到彻底消毒。可以选用1%有效氯消毒液或0.5%过氧乙酸溶液,对猪舍的各个角落、猪用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

2、注意阉割、注射、断脐等过程中的操作,确保每次进行消毒。同时注意猪群稳定,减少并群操作,对于因打架等原因引起的外伤,第一时间做好相关处理。

四、药物选择

猪链球菌病在治疗时,可以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出对猪链球菌敏感的抗菌药物。通过临床实验发现,青霉素、阿莫西林、恩诺沙星、氨卡西林、多西环素,磺胺类药物对猪链球菌都非常敏感。要注意的是应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猪群选用做合适的治疗药物。

最后,猪链球菌病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虽然在人群中不常见,但却易感。因此在预防和治疗猪链球菌病之时,务必认识到此病对人类的危害,积极做好各种防护措施,保护自身健康。

我是猪农娜姐,入驻头条17天过图文原创加黄V。传播养猪知识,分享养猪经验,喜欢了就请加个『关注』呗。

猪农娜姐


本病急性病例,必须早期用药,药量要足,拖延时间或药量不足,或用药时间短,则疗效不佳或转为慢性。

链霉素:40千克重的猪,用量400毫克。每日2次肌肉注射。氯霉素40千克的猪,用量为1.2克。每日二次肌肉注射。

新霉素40千克重的猪,用量为250毫克。每日分2次肌肉注射。

卡那霉素40千克重的猪,用量为600毫克。每日2次肌肉注射。

四环素40千克重的猪,用量为2.0克。分2~3次内服。

先锋霉素40千克重的猪,用量为4克,分2次肌肉注射。

脓肿应切开排脓,用2%的洗必泰溶液冲洗,再涂碘酊或撒碘仿磺胺粉。











仪陇二哥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对养猪户造成极大的危害。常见猪发生败血症、关节炎、脑膜脑炎及化脓性淋巴结炎。分布广、发病率高,败血症型和脑膜脑炎型的病死率较高。


一、临床症状(分为四型):


1、败血症型:流行初期常有最急性病例,往往当晚不见任何症状,第二天早晨已死亡;体温41.5-42℃以上,精神委顿、腹下有紫红斑,多于死亡。急性病例,精神沉郁、体温41℃左右、呈稭留热、减食或停食、眼结膜潮红并流泪、流浆液性鼻汁、呼吸加快。个别病猪在后期,见耳尖、四肢下端、腹下有紫红色或出血斑块,有跛行,病程2-4天。


2、关节炎型:由前两种病症型转来,或从发病起即呈现关节炎症状。表现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疼痛、有跛行,甚至不能站立。病程2-3周。


3、脑膜脑炎型:病初体温升高,不食、便秘、流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汁。继而岀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转圈、空嚼、磨牙、仰卧、直到后躯麻痹,侧卧在地、四肢作游泳状划动,甚至昏迷不醒。部分猪出现多发性关节炎。病程1-2天。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型症状较少单独发生,常常混合在一起,或者先后发生。


4、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脓肿)型:多见于颌下淋巴结,其次是咽部和颈部淋巴结。受害淋巴结肿胀,坚硬、有热有痛,影响进食、咀嚼、吞咽和呼吸。有的咳嗽且流鼻汁。至化脓成熟,肿胀中央变软、皮肤坏死、自行破溃流脓、随后全身症状好转,局部逐渐愈合,病程为3-5周。


二、预防:


1、清除传染源:对病猪采取隔离治疗,带菌母猪尽量淘汰,污染的用具和环境可用3%来苏儿液一成1/300的菌毒敌彻底消毒。病猪肉经高温煮熟后才食用。


2、去除感染因素:猪圈和饲糟上的锐物体,例铁片、碎玻璃、钉头、尖石头等一切能引起外伤的物体,一律清除。新生仔猪,应立即无菌结扎脐带,并用碘酊消毒。


3、药物治疗:猪场发生本病后,如果暂时买不到菌苗,可用药物预防,以控制本病发生。每吨饲料中加入四环素125克,连喂4-6周。


4、接种菌苗:具体用法用量,按照说明书。



三、治疗(按不同病型进行相应治疗):


1、对淋巴结脓肿,待脓肿成熟后,及时切开,排除脓汁,用3%双氧水、或0.1高锰酸钾液冲洗后,涂于碘酊。


2、对败血症型和脑膜脑炎型,应早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①、可选用青霉素每头每次40万-100万单位,每天肌注2-4次。②、或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1-2毫克,每日肌注2次。③、或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用药0.07克,肌肉注射。④、洁霉素每天每千克体重5毫克,肌肉注射。为了巩固疗效,应连续用药5天以上。




遨翔的黑领椋鸟


链球菌疾病是人畜共患的疾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损伤的伤口引起感染。感染后主要的症状表现有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和脓肿性淋巴结。对于猪链球菌可以用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以及磺胺类药物加抗菌增强剂进行治疗。

临床症状

败血症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眼结膜潮红,眼睛流泪,鼻子流出脓性液体,耳朵、颈下、腹部会出现紫斑。


关节炎表现为关节化脓肿大的特征,因为关节炎的症状后猪会无法站立,瘫痪。

脑膜炎会表现为共济失调、磨牙、抽搐、四肢划水症状,主要以仔猪表现明显,特征是神经症状。

化脓性淋巴结以额下、咽部、颈部等多出淋巴结脓肿。

猪链球菌在预防上要加强管理,猪舍定期消毒,如果猪场有猪出现外伤的时候一定要马上进行外科处理,避免感染猪链球菌。建议猪场做好封闭式养殖,最好是自繁自养。检查到有带菌的猪一定要及早的淘汰。

以上是个人所答。


村里的男青年


猪链球菌病正如其名,是由C、D、E及L群链球菌引起猪的多种疾病的总称。通常以急性发病型表现为出血性败血症和脑炎,而慢性发病后的症状则以关节炎、心内膜炎及组织化脓性炎症表现。


猪链球菌在高温环境下或一般的消毒药中的抵抗力不强,在50℃2小时、60℃30分钟即可有效灭活,但隐藏在猪体细织或血脓汁中的菌体在干燥的环境中可以存活数周。

猪链球菌病多发病于春、夏两季,而仔猪及成年猪均具有易感性,但初生仔猪及哺乳仔猪的发病及死亡率最高。流行发病期正常为2~3周,如不及时进行预防及治疗,感染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极高。

猪链球菌病正常进行预防措施为主,对发病后的猪应及时隔离,并彻底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对初生仔猪的去势、剪牙、断尾及断脐措施前后的消毒工作必须到位,预防感染,而引种回场的猪必须至少隔离观察饲养及检疫20天以上,各检疫项目指标为阴性方可进场混群;另外进行有效的免疫接种预防措施,通常采用氢氧化铝甲醛苗和明矾结晶紫菌苗,免疫作用期为90天;除此之外还可应用药物进行预防,在常发病季节及流行地区,在饲料中伴入相应比例的土霉素或复方新诺明及小苏打均可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

猪链球菌发病后的治疗药物必须依据及早发现,立即用药,并足量治疗,主要以抗菌药物治疗措施为主。通常会按照药剂用量说明以选用青霉素、先锋霉素、林可霉素、四环素及庆大霉素药物进行治疗;但对于已经脓变的病猪症状,只能采用手术清除脓包后再进行消毒处理;对猪链球菌病流行的预防措施主要应及时采取封所、隔离等综合预防手段,并严控流通环节及做好综合立体消毒制定。

以上是乡民锋哥为大家一起探讨的猪链球菌病用什么药防治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受此问题困扰的你。


乡民锋哥


随着我国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猪链球菌的发病率比较高。在养殖过程中,仔猪最容易出现急性败血病链球菌和急性脑膜炎型链球菌。中猪一般较多感染淋巴结脓肿型链球菌。另外,很多猪感染关节炎型链球菌多半是因为外伤感染所致。根据症状的不同链球菌的治疗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区别。

一、临床中最常见的链球菌感染主要由脑膜炎型的链球菌感染居多,一般感染脑膜炎型链球菌的猪,容易出现急性发病。主要症状有发热,肌肉强直,四肢僵硬,共济失调,口角流有白沫,做四肢划水状,此种发病情况,应及时用药治疗。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分开注射磺胺嘧啶钠和青霉素。磺胺嘧啶钠可以透过血脑屏障,青霉素抗菌消炎针对链球菌感染比较敏感。注意首次剂量一定要加倍。

二,败血型链球菌,猪场突发败血性链球菌死亡的猪近年来也比较常见。败血型链球菌,往往从发病到死亡速度较快,也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治疗,如果猪场出现败血型链球菌,应及时全群用药预防。通常使用复方阿莫西林或者磺胺类药物效果不错。可连续使用药物拌料七到十天,有比较好的预防作用。

三、对于脓肿型链球菌的治疗,可以等脓肿包变软以后,用小刀划开,将里面的脓肿挤出,同时使用一些外伤药物注意消毒和护理就可以,严重的话也可以使用头孢注射。

四、关节炎型的链球菌在猪场也比较常见,一般都由猪外伤感染所致。常规用药可以使用普通阿莫西林拌料即可。一般不需要针剂治疗。


猪病课堂


猪链球菌病打什么药?

猪链球菌病是致病性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一些疾病总称,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败血型、脑膜脑炎型、关节炎型、淋巴结脓肿型等类型,这种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更多发生的时期在5月份至11月份,无论是大小猪任何品种都均可感染,尤其是架子猪和怀孕母猪发病率最高。



猪链球菌病每一种类型都有不同的症状

  1. 急性败血型:急性说明是突然发生症状,一般病猪体温会升高到40~42度,精神方面出现沉郁,食欲减退,有脑膜炎症状的表现,如惊厥、震颤、圆圈运动等等。
  2. 关节炎型:它的主要表现为一肢或几肢关节出现肿胀、疼痛、肢体软弱、行动摇摆、重者病猪不能站立等现象。
  3. 淋巴结脓肿型:多见下颌淋巴结、咽部和颈部淋巴结肿胀,有热痛,会根据病猪的发病位置不同而影响猪的食欲,如果出现扁桃体发炎时体温会升高到41度以上。


对于猪链球菌病我们需要如何采取防治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饲养方面的管理,做好猪场内外的环境卫生以及消毒工作,尤其是可能带来污染环境或者是用具的东西都要彻底的进行消毒,对于带病的猪要及时的淘汰,对健康猪也要做好猪链球菌弱毒活菌苗接种。


我们对珠链球兵选用的治疗方法可以采用青霉素,每千克体重3000~4000单位,肌内注射,每天2次,连续3~5天。同时也可以使用土霉素口服,每千克体重0.05~0.01克,每天分2次。以上的药物如果能两种药联合起来交换的应用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但是必须要坚持的连续用药给足药量否则的话很容易复发。

以上的观点来自小林的个人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养猪部门的心头问题,关注我可以了解更多关于猪病的问答,对于本问题如果没有不同的观点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谢谢!

卖煎饼的小伙子


猪连球菌病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化脓性淋巴结炎,脑膜炎和关节炎,不管是仔猪还是育肥猪都可能感染此病,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生。猪表现出皮肤发绀发紫,体表淋巴结脓肿,体表皮肤脓肿,后肢跗关节感染并肿大,关节肿大,后肢化脓性关节炎,流脓等,这些都是猪链球菌病的症状。

我养的有几头猪里有两头猪正在遭受猪链球菌病的侵袭,主要就是后脚关节肿大。就是突然的停了一顿食,还吓了我一跳,毕竟最近其他病症挺大的,什么猪瘟啊,高热病等。我摸了摸猪耳朵也没有发现发烧,这就比较放心了,就以为是我喂食喂多了,歇槽呢?就做了个记号留着观察。到了晚上去喂时,我发现那头猪后脚走路有点颠簸,吃食时不停的换脚,站立难安,快速的吃了些后就去一边睡下了,其余的猪还在猪槽旁边舔食剩下的部分,趁进去清理猪圈,我反复观察了那头猪,发现它的后右脚关节肿了,比另一只脚的关节明显增大,背部皮肤毛囊处有红色的斑点,问我老爸他说是链球菌感染,并给我说要用什么药。




我是直接给它肌肉注射的,用的要是氟苯尼考注射液和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这两种药各一只混合均匀,肌内注射在一边,另一边给它注射了一针安痛定镇痛,一天两次。后面我看效果不怎么好,就用上面两种药套的头孢打,效果好多了,那头毛囊有红色斑点的猪背部的斑点散了很多,但是也没完全好,还在用药中,主要是我给它注射两天就停药了,因为猪大,不好打啊,一亮注射器,它就跑,比较困难。



在治疗本病时,要根据不同的病型进行相应的治疗。


樵村渔浦小刘


各种猪都容易感染。症状为高热稽留,废食、跛行、呼 吸困难;有明显的神经症状,病程短,死亡快。抗菌消炎类药物有较好疗效。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如发病后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猪死亡。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排泄物、分泌物以及受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器具等传播 很多药物治疗都有一定效果,但是由于本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不及时救治很快死亡,所以预防工作很关键,最重要的是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干燥,用万金水进行带猪消毒和饮水消毒净化。




乡下小姜


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常以共栖菌或致病菌的方式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体表。致病链球菌可使猪产生多种疾病(如脑膜炎、关节炎)。该病的特点是:潜伏期短、病程短、死亡率高。发病季节一般为夏、秋季,其余季节也有零星发生。

常见的症状是:病猪体温升致42一43度、精神沉郁、头低垂、眼结膜充血潮红、流泪、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到130次/分钟以上。临死前,共济失调、麻痹、四肢呈划水动作、一肢或四肢关节肿胀、站立困难。死亡时,从全身天然孔流出暗红色血液。

治疗:对猪链球菌有较好抑制作作用的有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黄胺噻唑钠等药物。如选用青霉素治疗,可按1.5一2万单位/公斤体重肌肉注射,3一4小时再注射一次,病猪体温很快下降,即使已出现跛行,也可以完全康复。中草药可用:野菊花25克,忍冬藤30克,紫花地丁20克,夏枯草20克,七叶一枝花20克,煎水灌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