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乡村教育家、薄弱学校改造专业户,名扬教育界,却一生清苦

他出生于1942年,那是个极左思潮猖獗的年代,可能现在的年轻人并不了解,但是50岁以上的人都懂得。因为出身于富农家庭,他的生活状态很糟糕。

他家里兄妹6个,他是老大,后来,他长大了,结了婚,又成了3个孩子的父亲。富农家庭并没有带给他财富,而是无尽的烦恼和贫穷。他的家里,床上一年四季只有一条草席;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无论到哪里,都靠步行。

他是乡村教育家、薄弱学校改造专业户,名扬教育界,却一生清苦

他一生以农民的生活标准要求自己,即使多年以后,他身上有了诸多的荣誉与光环,但仍然生活得像个质朴的农民。

他,就是被誉为“乡村教育家”的蔡林森。在教育界,他独树一帜,如一股清流,区别于其他很多教育家。即使到今天,他创立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仍然有人质疑。虽然他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被评为全国中学十大明星校长,甚至多次受到国家领导的接见。

他是乡村教育家、薄弱学校改造专业户,名扬教育界,却一生清苦

1.崛起洋思:吃苦就是福

洋思中学,是蔡林森缔造的一个“神话”。洋思中学一开始是一所薄弱学校,是蔡林森用着一种“苦”劲,硬是把洋思中学变成了一所全国有名的学校。

有人曾看见蔡林森的宿舍,在学生宿舍的六楼,里面只有一张床,一个脸盆,毛巾和洗脚布都破了几个大窟窿。这种情况,即使在贫困地区也很少见了。但是蔡林森却对此甘之如饴。

蔡林森才洋思工作时,不管晚上多晚睡觉,第二天总是凌晨3、4点就醒了。他醒了第一件事,就是将学校里的大小事情以及他马上要去接触的每个人,都在他的大脑“屏幕”上过一遍,像是过电影一样。

然后,5点钟准时起来,洗过脸,从六楼一层一层查看每一个宿舍。然后,再把学校里的每个角落转一遍。

6点钟,他和全校师生一起晨跑锻炼,接着就是一天繁忙紧张的工作。他中午很少休息,天天这样,也几乎没有节假日。别人觉得苦,他却乐此不疲。

他是乡村教育家、薄弱学校改造专业户,名扬教育界,却一生清苦

20年来,蔡林森扎根在洋思,他自己吃苦就算了,还遇到数不清的办学困难。洋思是一所农村联办初中,底子薄弱,生源质量很差,教学质量低。蔡林森就以教学质量为突破口,来改变洋思的面貌。

经过一系列反思,他意识到一个真理,要想让学生学好,必须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自觉性,单只是满堂灌,根本没有效果。他明确要求各科老师做到“当堂教、当堂学、当堂巩固”。他的要求受到了很多教师的不解,甚至中心校的校长也不支持,但是他挺过来了。

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认为是正确的必须做的事情,你怎么说我也不做;我认为是正确的必须做的事情,任何阻力也动摇不了我的决心!如果干错了,可以处分我,撤我的职!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1984年,洋思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无论中考,还是教办组织的会考,洋思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1994年,《江苏教育报》和《中国教育报》先后发表了《洋思之路》,从此,“洋思”这个名字就成了一个品牌,一道风景,之后来洋思参观学习的人如潮水般涌来。

他是乡村教育家、薄弱学校改造专业户,名扬教育界,却一生清苦

2.成就永威:一辈子吃苦

蔡林森常说的一句话是:“人活着,就是要吃苦,就是要自学。这样才能成人、成才,才能有所作为,实现人生的价值。一辈子吃苦,一辈子自学,就一辈子幸福,一辈子快乐。”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实践的。即使退休以后,他还是过着以苦为乐的生活。

2006年10月,蔡林森退休了,原本可以享享清福的人,在任太平先生的一再诚恳地邀约下,走进了河南永威学校。永威,成了蔡林森缔造的第二个奇迹。

这一次,他从江苏到了河南,从公办初中学校到了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寄宿制学校,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校长,该怎么当?

他是乡村教育家、薄弱学校改造专业户,名扬教育界,却一生清苦

首先,原来的洋思经验不能丢,毕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成果,要在永威继续推广。他开始了新一轮的“吃苦”,先是摸清民办学校的办学规律和实际情况,然后开始制定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他开始实行走动式管理,同时制订立《教书育人责任制》——貌似农民的分田到户、各负其责。他与教师签订了层层承包的责任制,先是给每个老师确立目标任务。

他在永威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听课。每年,他听课1000节课以上,也就是说他每月要听80多节课,平均到每天,就是3节课。

他要求老师们听完课以后,要真评课,不讲优点,只讲问题,然后讨论策略。老师们开始很是抵触,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听评课,大家渐渐变得敢于直面别人的问题,更敢于面对自己课堂上的问题。评课,不再是八个有点加两个不痛不痒的缺点的评价,而是实实在在地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

在长期集中的听课中,蔡林森逐渐摸索出了一些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慢慢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逐渐清晰,并获得了新的突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他是乡村教育家、薄弱学校改造专业户,名扬教育界,却一生清苦

10年之后,永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进入永威的学生,都是学习成绩很差的,家长实在没有办法才送到永威读书的。结果,三流的生源,赢来的是一流的教学质量。永威学校初中部的教学质量,很快成为为沁阳市第一,遥遥领先!而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也成为焦作市第一名!

在永威学校,蔡林森跟过去一样,坚持“吃苦”,缔造了中国教育界的又一个奇迹。如今的他,依旧过着两袖清风的清苦日子,却不改初衷,坚守教育的热土,收获成功的喜悦与甘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