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吳梅村的史德觀

《紅樓夢》吳梅村的史德觀

整子2019-10-29

吳梅村的史德觀

《紅樓夢》第二回 賈夫人仙逝揚州城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雨村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惡兩種,餘者皆無大異。若大仁者,則應運而生,大惡者,則應劫而生。運生世治,劫生世危。堯,舜,禹,湯,文,武,周,召,孔,孟,董,韓,周,程,張,朱,皆應運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紂,始皇,王莽,曹操,桓溫,安祿山,秦檜等,皆應劫而生者。

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惡者,撓亂天下。清明靈秀,天地之正氣,仁者之所秉也;殘忍乖僻,天地之邪氣,惡者之所秉也。今當運隆祚永之朝,太平無為之世,清明靈秀之氣所秉者,上至朝廷,下及草野,比比皆是。所餘之秀氣,漫無所歸,遂為甘露,為和風,洽然溉及四海。彼殘忍乖僻之邪氣,不能蕩溢於光天化日之中,遂凝結充塞於深溝大壑之內,偶因風蕩,或被雲催,略有搖動感發之意,一絲半縷誤而洩出者,偶值靈秀之氣適過,正不容邪,邪復妒正,兩不相下,亦如風水雷電,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讓,必至搏擊掀發後始盡。故其氣亦必賦人,發洩一盡始散。使男女偶秉此氣而生者,在上則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為大凶大惡。

置之於萬萬人中,其聰俊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其 雲 邪謬不近人情之態,又在萬萬人之下。若生於公侯富貴之家,則為情痴情種,若生於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人,縱再偶生於薄祚寒門,斷不能為走卒健僕,甘遭庸人驅制駕馭,必為奇優名倡。如前代之許由、陶潛、阮籍、嵇康、劉伶、王謝二族、顧虎頭、陳後主、唐明皇、宋徽宗、劉庭芝、溫飛卿、米南宮、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雲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龜年、黃幡綽、敬新磨、卓文君、紅拂、薛濤、崔鶯、朝雲之流。此皆易地則同之人也。”

子興道:“依你說,‘成則王侯敗則賊’

了。”雨村道:“正是這意。

講一講紅樓夢中吳梅村的史德觀

首先界定一下什麼叫史德觀。

史德觀在哲學的範疇是屬於歷史觀的內容。

德是什麼?用今天的話來說,等同於人性這個概念。但我們中國人的人性概念不同與乃至於現在的西方的人性概念。西方的人性概念是橫向理解的社會概念。我們中國人的人性概念是攜帶歷史性質的社會概念。

即,我們中國人的人性概念是縱向理解的社會概念。

因為我們中國人缺乏知識體系性構架,對於認識事物是通過社會共同積累而形成,這種積累離間了人直面自然界的相互之間的運行,因此,認識所獲得一種東西無法對自然對象進行有效把握,而是必須首先對這種社會共同積累的認識進行再認識,如果這種再認識是有所獲益的,那麼就叫做德。而這種德的結果或者總累積,或者再抽象的範疇體系,運行在人的社會現實活動中,就產生出了我們中國人獨特的人性概念或觀念。

史德觀,分析地說就是歷史道德觀。綜合地說,就是歷史人性論。

歷史人性論,這個詞語不是我獨創,而是吳梅村獨創,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獨創。我只是根據紅樓夢中吳梅村的說法進行了理論概括。

那麼,吳梅村的歷史人性論究竟有些什麼獨特的認識和內容呢?

紅樓夢第二回:

雨村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惡兩種,餘者皆無大異。若大仁者,則應運而生,大惡者,則應劫而生。運生世治,劫生世危。堯,舜,禹,湯,文,武,周,召,孔,孟,董,韓,周,程,張,朱,皆應運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紂,始皇,王莽,曹操,桓溫,安祿山,秦檜等,皆應劫而生者。

紅樓夢作為一本小說的最大特點,在我的眼裡看來,就是作者並不對書中任何人物下道德價值判斷。這是十分偉大的。他沒有任何對人物社會行為的道德解構,而是留給了後人進行評說。這一哲學構思嚴重不同於所有自古至今的小說的描述。這種特徵,在我看來,將來也不會有人做得到。

所謂天地生人,首先指出自然界同人類社會之間的關係。

人因此分三種人。

第一,大仁者

第二,大惡者

第三,平庸之輩。

這裡的仁和惡,也都不是道德判斷的概念。吳梅村有他自己的定義。

大仁者,則應運而生,大惡者,則應劫而生。運生世治,劫生世危。

那麼,什麼是運?什麼是劫?

這二個字眼都是具有歷史概念的字眼。但概念的來源基礎不同。

運,來至於道家哲學的概念。《莊子‧天道》:「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

《正韻》天造曰運。《渾天儀》天運如車轂。

《韻會》五運,五行氣化流轉之名。

運祚,曆數也。

命運,運氣,歷數,天地運行,日月運行,天道運行,歷史運行,人事變化,國朝更替都是運的內容。

劫,則是一個來至於佛教學說的概念。“劫波”(或“劫簸”)的略稱。意為極久遠的時節。古印度傳說世界經歷若干萬年毀滅一次,重新再開始,這樣一個週期叫做一“劫”。後人借指天災人禍 [calamity]。如:劫灰(本為佛教所謂“劫火”之餘灰,後多指戰亂後留下的殘跡)

在這裡的運和劫其實分別指歷史發展變化過程中社會的穩定局面和動亂局面。

說到這裡,我說二點。

第一,吳梅村的人生經歷所經過的社會歷史,分別經歷了運-劫-運的社會生態。而其個人在這裡的大起大落所造成的心理落差和壓力,失神和夢境幻覺的產生,對他的歷史觀念給予了決定性影響。

第二,道家哲學概念的運和佛學概念的劫構造了一種中國人哲學思想中歷史理解體系。而佛學概念本身就不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東西。卻融進了這種認識。而今天,我們又面臨一次人性的西方概念和現實主義的運行採納。這裡邊蘊涵著我們得到的其實就是我們曾經有意抹去的東西。

吳梅村利用氣生成論解釋這些人性的形成。

冷子興最後用一句,成則王侯敗則賊來概括。同運和劫對應起來。

第一,說明寫紅樓夢的作者必須是經歷明末清初的歷史。

第二,人性會隨著歷史的變更而變化。

第三,評論體系會以成敗為標準而建立會導致信仰衰敗,進入夢幻。

蒙本批語:冷子興之談,是事蹟之總帽,故敘寫於後。冷暖世情,比比如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