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經驗告訴你:肥水養蝦,一定要注意這些問題

肥水有利有弊,是一把雙刃劍,管理得好會助你成功,管理不好會害你失敗。只有瞭解肥水利弊才能揚長避短,掌控水質、駕馭養蝦局面。

筆者養蝦22年,經歷了大塘改小塘,疏養到高密度養殖的發展過程。初時養蝦畝產只有幾十斤,那時候沒有增氧機,也不知道肥水、消毒,現在發展到增氧機、肥水、消毒、微生物製劑等等,畝產提高到幾千斤甚至超萬斤。

但是,雖然技術先進了,畝產提高了,有一點仍然無法改變,即養蝦的風險仍然很高,暴發性蝦病仍然解決不了。由於至今尚未找到蝦病的確切原因,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所以無論是哪一種曾經成功的養蝦模式,都是隨著第二年天氣及水質的變化而調整。

22年經驗告訴你:肥水養蝦,一定要注意這些問題

現在中國龐大的養蝦行業仍處在探索之中,一方面養蝦依然蓬勃發展,活力不減,另一方面成功或失敗難以預料,充滿變數。既沒有常勝將軍也不可能年年倒黴,誰勝誰負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筆者22年的養蝦體會是:養蝦比較複雜,沒有捷徑可走,因為涉及到蝦苗、蝦塘、飼料、管理、天氣、肥水、消毒、蝦病防治、增氧、營養、抗應激等等方面,只有方方面面都兼顧到位才會取得成功,僅僅某個方面、某一項技術或某一種藥物是不夠的。

溶解氧是衡量水質好壞的重要標誌,蝦病大多是因為溶解氧不充足造成的,具體地說溶解氧不充足首先會造成水體物質循環受阻,然後底質變黑變臭,進而整個水體環境惡化,蝦無處可逃,結果只能發病死亡。

引起溶解氧不充足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一是水太肥、藻類太多

因為藻類太多雖然白天溶解氧不缺,但卻增加了晚上的耗氧量,另外水太濃又往往與氣溫升高和各種微生物大量繁殖相互交織一起,耗氧因素急劇增加,所以很容易造成晚上缺氧。

二是水太瘦藻類太少(包括倒藻)

三是藻類大量老化死亡。

水太瘦或者藻類大量死亡說明水體藻類缺乏,水體一旦缺少藻類的光合作用,僅僅靠幾臺增氧機轉動,溶解氧是遠遠不夠的。

以上情況說明養蝦一方面需要肥水,否則就容易缺氧,另一方面肥水之後如果掌握不好也容易缺氧,晚上甚至比瘦水缺氧更嚴重。這說明養蝦肥水是有講究的,如果弄不清楚肥水的原理及利弊,管理工作管不到點子上,肥水反而起到反作用。

22年經驗告訴你:肥水養蝦,一定要注意這些問題

個人認為,肥水養蝦需要注意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肥水有利有弊,是一把雙刃劍,管理得好會助你養蝦成功,管理不好會害你失敗。只有瞭解肥水利弊才能揚長避短,才能掌控水質、駕馭養蝦局面。

1、適度肥水的好處

(1)能夠增加水體溶解氧。

由於藻類的光合作用,白天水體70%以上的溶解氧是藻類製造的,白天溶解氧一般都達到8mg/L以上,高的甚至超過15mg/L,所以藻類生長良好的水質白天是不會缺氧的。

白天開增氧機的作用並不是為了增氧,而是使到水體上下對流,溶解氧分佈均勻,同時水體的緩緩流動是為了營造類似天然海水的環境,有利於蝦的生長,再者白天開增氧機也有利於藻類繁殖及水質穩定。

(2)藻類有很強的自淨能力。

藻類一方面能夠絡合水體的懸浮物,使水質清爽潔淨,藻類生長良好的水體飼料臺是非常乾淨的,看不見任何汙泥,凡是飼料臺看見汙泥都說明藻類已經有問題,說明溶解氧不充足。

另一方面藻類能夠吸收、氧化、絡合水體中的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是最經濟的解毒劑,肥水勝過一切解毒藥物,肥水放苗既可以免放解毒藥物又能夠顯著提高成活率。

(3)能夠穩定水質。

由於藻類在水體物質循環當中扮演著供氧、吸收、絡合的重要角色,所以生長良好的藻類對pH值、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重金屬等有顯著的緩衝、降解作用,能夠有效避免水質指標大起大落。

(4)為對蝦提供隱蔽場所。

由於蝦要經常脫殼,特別需要安全的環境,過於清澈透明的水體是不適宜的。肥水不但能夠增加混濁度,而且透明度的降低又能夠防禦敵害,減弱太陽輻射,減緩水溫度變化,這些對於蝦的安全與棲息都是至關重要的。

(5)能夠提供天然餌料。

由於藻類含有葉綠素,能夠利用太陽的光和熱進行光合作用,為對蝦提供天然餌料,這對於蝦的健康生長也是非常重要的。

22年經驗告訴你:肥水養蝦,一定要注意這些問題

2、過度肥水的壞處

(1)增加晚上耗氧量,容易造成晚上缺氧。

由於藻類含有葉綠素,能夠光合作用,具有植物的屬性,而凡是具有光合作用的植物都具有白天產氧晚上耗氧的特點,所以肥水比不肥水的水體晚上更容易缺氧,白天藻類越濃晚上越容易缺氧。

如果不認識到這一點,長期保持較濃的水體,較低的透明度,較高的pH值,晚上就會長期處於缺氧或亞缺氧狀態,蝦遲早都會出問題,經常有養殖業主來電諮詢:訴說,蝦易驚嚇跳,這個情況說明處於亞缺氧狀態。

(2)汙染

藻類個體很小,單個藻類眼睛是看不到的,肥水所產生藻類的數量是非常巨大的,一方面生長中的藻類對水質具有顯著的淨化作用,另一方面老化死亡的藻類又是水質最大的汙染源。大量死藻不但嚴重汙染蝦塘底質和水質,而且細菌分解死藻需要消耗大量氧氣,造成溶解氧急劇下降,導致蝦發病死亡。

(3)容易變化,造成應激。

由於藻類生長與天氣、肥料、增氧等因素密切相關,所以藻類每天都會隨著這些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包括向好的方面變化和向壞的方面變化,所謂壞的變化是指水色太濃或太淡,透明度太低或太高,pH值超過9.0或低於7.6,以及藻類大量老化死亡。

這些壞的變化雖然表現形式各不相同,但最終都是造成溶解氧降低,造成應激,導致底質、水質惡化,最後導致蝦發病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