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與易烊千璽,還好不是愛情

“陽光照進枯井裡,就知道了黑暗的溫柔。”——溫瑞安

《少年的你》,後勁很大,無論哪一方面。

最開始的震撼,來自電影本身。完全沒想到年輕導演曾國祥能把一個校園霸凌的故事,講得如此深刻。

周冬雨与易烊千玺,还好不是爱情

電影並沒有直接去放大和特寫人性的惡,而是用了大量的細節描寫去還原事件背景、牽涉人物,以及千絲萬縷的情感關係。

比如原著小說裡,少女陳唸的母親在珠海打工,全篇只出現在電話中。而電影裡增加了陳念母親的戲份,她因為搞微商欠債,債主每天上門騷擾,只好把女兒丟在家裡,自己出門躲債。

周冬雨与易烊千玺,还好不是爱情

陳念很早就開始獨自面對生活困苦,債主堵門的時候,她就關起門,拉上窗簾,躲到桌子下。但她還要佯裝平靜,安慰母親,“等我考去北京就好了,你可以在學校門口開小賣店,我把所有同學都帶來消費。”

周冬雨与易烊千玺,还好不是爱情

不成器的家長,面目兇狠的債主,被迫早熟的生活,都使陳念不再信任成年人,迫切想要走出去。也這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她被同學霸凌時寧願默默忍耐,去找混混小北保護自己,也不願意求助身邊的家長、老師和警官。也能解釋為什麼她一心就只想“讀書,考試,上好學校”,把所有希望都賭在高考的獨木橋上,甚至不惜把小北送進監獄。

警官鄭易問陳念,你知道野生動物在死之前什麼表情嗎?沒有表情。麻木,無動於衷,就像陳念這樣。

周冬雨与易烊千玺,还好不是爱情

少年小北的身世也做了改動。小說裡,他的父親是殺人犯,母親是站街女,從小就備受歧視譏諷。而電影並沒有交代小北父母的背景,只是由他自己的陳述,知道母親是愛他的,但也嫌棄他是個拖累。懂事的他,自己跑出來混社會。

周冬雨与易烊千玺,还好不是爱情

這個改動很重要。如果一個人從未得到過愛與善意,那他長大後多半也是渾渾噩噩,只會更加自私與冷漠。小北一開始的底色就是善良的,曾被愛過也渴望愛,這才能解釋,為什麼他那麼在意“你是第一個問我疼不疼的人”,為什麼他能毫無私心地保護著陳念,不計代價地為陳念頂罪。

周冬雨与易烊千玺,还好不是爱情

不過,電影改得最好的一點還是,完全切除了愛情。

原著裡,陳念雖然慘,但是個瑪麗蘇,混混小北、同學李想還有警官鄭義都不可自拔地喜歡她。小北的著名臺詞就是,“我喜歡一個人,想給她一個好的結局。”而電影裡,把這些感情線,都隱去了。還好陳念與小北沒有談戀愛,不然,妥妥成為二流狗血青春片。

周冬雨与易烊千玺,还好不是爱情

兩個人更像是黑暗之中的一段共生關係,但沒有《白夜行》裡的互相利用,而是一種互為照應的溫存。

作家黑塞在《德米安:彷徨少年時》裡寫過這樣一個故事,少年辛克萊的成長過程充滿了困頓與迷茫,總是在光明與黑暗兩個世界之間遊移。這時候,他的身邊出現了一個叫德米安的朋友,成為了他的人生導師

成年後,辛克萊在鏡中看到,那個指引他的人——德米安,長得與自己完全一樣。

小北,其實也更像是陳念在孤獨的想象中投射出來的一個朋友。電影裡,陳念總是走在陽光下,而小北戴著帽子,把頭低下,走在黑暗裡。他,就如同她的影子一般,默默陪伴著她。

周冬雨与易烊千玺,还好不是爱情

電影裡,陳唸的困窘,悲傷,無助,都是那麼真實。但小北的正直,溫柔,與善解人意,更像是一種理想的寄託。

監製許月珍都感嘆,“可惜我的朋友不是陳念,她沒有碰上小北,小北是我心裡的天使,一個受過苦難的天使。”天使,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你要是真在重慶街頭遇到混混打架,大概率是Gai哥這樣的,雪碧澆頭,張口就是媽x批。

周冬雨与易烊千玺,还好不是爱情

電影裡,小北和陳念有兩次吻戲,兩次都吻得特別痛苦。那是兩條在岸上被暴曬快要乾涸的魚,拼命地張開嘴巴,把身上擠出來的最後一滴水,餵給對方。

相濡以沫的內裡,是相忘於江湖的決心。

這裡還是要感嘆,周冬雨和易烊千璽選得是真好啊。他倆身上都有一種與周圍格格不入的孤獨氣質。很多鏡頭特寫直接懟到臉上,也依然讓人感覺疏離和純淨。

周冬雨与易烊千玺,还好不是爱情

審訊室裡,陳念與小北兩張流著淚的笑臉,在玻璃上重疊了,他們彷彿從來都是一個人。不同只是,陳念是小北的未來,而小北是陳唸的過去。

其實電影在這裡就可以結束了。當你長大了,走出去了,那個陪你長大的朋友也就消失了。

周冬雨与易烊千玺,还好不是爱情

這也是《少年的你》比《悲傷逆流成河》更為高明的地方。解決校園霸凌最關鍵的,不是靠不停戀愛出軌墮胎最後自我了結,而是如何去克服成長過程中那種莫大的孤獨與無助。

鄭易告訴陳念,“成長就像是跳水,河裡會有石頭和蚌殼,都可能會傷到你,但你還是要往下跳。”每個人似乎都是十八歲一夜成年,但誰知道少年在跳之前那一刻的恐懼和困惑?他們要用什麼來跨越少年時代和成人世界的巨大鴻溝?

“少年跟成年人世界的一個對抗”,是電影裡藏得更深沉也更有意義的母題。

周冬雨与易烊千玺,还好不是爱情

可惜啊,《少年的你》差一點就可以追上《我不是藥神》,成為具有社會現實意義的國產佳片。但電影差的那一點,恰恰也是最致命的一點。

《我不是藥神》是根據社會新聞改編而來的原創劇本,經過導演文牧野和兩個編劇的重重推敲和把關,沒有什麼巨大的漏洞。而《少年的你》劇本改編自玖月晞的網文《少年的你,如此美麗》。玖月晞此前是晉江有名的融梗天后,這部網文出版後也一直被詬病“融梗抄襲《白夜行》和《嫌疑犯X的獻身》”。

雖然電影已經刪減了很多雷同的情節,做了大量修改,與原著高明瞭許多,但隨著豆瓣評分和票房的走高,依然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周冬雨与易烊千玺,还好不是爱情

玖月晞原著到底有沒有“融梗和抄襲”,這個要交給專業人士來判斷,普通人不該妄下結論,更不應該把“融梗和抄襲”的罵名延展到觀眾和演員身上。即便真的是“融梗和抄襲”,那負有主要責任的依次是原著作者、出版社以及製片人。電影本身,也是受害者。

要說遺憾,那隻能說,珍惜羽毛的導演,其實應該避開這樣明顯有隱患的原著。一旦“融梗抄襲”成為實錘,這部電影再好,也有殘缺。

周冬雨与易烊千玺,还好不是爱情

這也不是曾國祥一個人的問題。回顧一下這兩年紅火的電影和電視,就會發現絕大多數都是從網文改編而來,還有一小半兒是孜孜不倦地翻拍。這樣鋌而走險改編網文的背後,也透露出了好故事的匱乏。

陳凱歌張藝謀馮小剛姜文拍電影的時候,文學氛圍還很濃厚。那時候電影改編的,基本都是文學著作。從莫言、餘華,到嚴歌苓、李碧華、王安憶,再到王朔、劉震雲,無一不是優秀的小說作家。

周冬雨与易烊千玺,还好不是爱情

那時候的知名編劇,還有一定地位,文學底子也厚,鄒靜之啊王斌啊蘆葦啊述平啊,都是能寫又能編的筆桿子。蘆葦改編《霸王別姬》的時候,對陳凱歌的第一要求就是,“你不能干涉我”。

周冬雨与易烊千玺,还好不是爱情

到了第六代導演拍電影的時候,就有點吃力了。賈樟柯靠自己寫劇本,管虎愛自己當編劇,婁燁抱緊了梅峰,後繼恐怕都無人。

現在國內優秀的青年小說家,掰著手指頭都能數過來,能夠改編成影視的作品就更寥寥無幾。幫王家衛編過《一代宗師》的徐浩峰,乾脆自己寫本子自己當導演自己當編劇。

專職的編劇也不受重視,每一方演員都可以要求改劇本,姜文一氣用六七個編劇,故事也大不如前。有才華的年輕人不是寫網文就是寫公眾號去了,北京電影學院科班畢業的文學編劇,都在賣貨。

周冬雨与易烊千玺,还好不是爱情

曾國祥一直對少年成長的現實題材很感興趣,但能支撐他的過硬作品並不多。市面上的青春小說除了安妮寶貝郭敬明饒雪漫,大概也就只剩下網文了。

改編網文是一條捷徑,可以將ip累積的書粉流量直接變現,也是一招險棋,因為網文的獨創性、文學性和藝術性,終歸是有侷限的。

周冬雨与易烊千玺,还好不是爱情

眼看《少年的你》落入這樣的窠臼,有些可惜,也有些無奈。

明明討論的重點應該是電影和演員本身,現在全被“融梗和抄襲”帶偏了。曾國祥好不容易拍出了一部超越前作的優秀電影,周冬雨好不容易用演技證明了拿過的獎,易烊千璽好不容易聽到“你是演員”的肯定,這些努力,現在都被“融梗”的聲音淹沒了。這聲音裡多少是懷著私心的打壓,多少是真正正義的伸張,已經很難分清。

周冬雨与易烊千玺,还好不是爱情

現實恰好是電影的反面,大家寧願共沉淪,也不願意真的有人走出怪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