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兒子“詛咒”媽媽去死,專家卻說罵得好,你家娃可能正在經歷

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

“媽媽,你去死!”

聽到孩子對你說這樣一句話,你們的心情會如何呢?

5歲兒子“詛咒”媽媽去死,專家卻說罵得好,你家娃可能正在經歷

5歲孩子放狠話,媽媽的回答很機智

這天,陳女士帶著5歲的兒子明明在街上走,他突然停住了,指著路邊做成熊大形狀的氣球,說道:“媽媽,媽媽,我要這個熊大。”雖說一個氣球不值多少錢,但明明家裡這種類型的玩具太多了,再加上小孩總是玩一會新鮮勁就過了,玩具放在家裡又多餘。

於是陳女士想都沒想就拒絕了孩子的請求,並解釋道:“寶寶,我們家這種玩具很多了,等會我們回家就可以玩。”

5歲兒子“詛咒”媽媽去死,專家卻說罵得好,你家娃可能正在經歷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遭到拒絕的明明很不高興,掙扎哭鬧著,不肯走,陳女士決定抱起兒子走,卻沒有想到他竟然這樣說:“臭媽媽,臭媽媽,我不喜歡你,你快放下我,媽媽,你去死。”聽到孩子的話,她瞬間驚呆了。

陳女士過了一會,對明明說:“佩奇的媽媽給佩奇做蛋糕、講故事,佩奇有沒有因為媽媽沒有給他買玩具,就不要媽媽呢?那佩奇如果沒有媽媽,它還有沒有好吃的蛋糕和好聽的故事呢?”

5歲兒子“詛咒”媽媽去死,專家卻說罵得好,你家娃可能正在經歷

明明聽後使勁搖搖頭,並似乎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低聲地說道:“媽媽,對不起!”從這以後,孩子再也沒有對她說過狠話了。

在實際的生活中,很多父母可能也會遇上這種事情,想必很多父母既憤怒又難受,因為自己辛苦教育的孩子,竟然學會了罵自己,有些甚至會腦補將來小孩成為混混的場景。其實,大可不必如此緊張,也許事情並沒有你們想象的嚴重,此時你們的處理方式可能會影響到他們未來一生。

5歲兒子“詛咒”媽媽去死,專家卻說罵得好,你家娃可能正在經歷

孩子為什麼會講狠話?

1、孩子正常發育過程

孩子在2~3歲是學習語言的敏感期,他們的自我意識得到發展,會開始不分場合地說髒話,專家稱之為“詛咒敏感期”,這一敏感期的出現,恰好意味著孩子開始慢慢通過自己的方式認識這個社會,探索這個世界對他的容忍邊界。

隨著認知能力的提升,他們可能會通過說狠話或者傷人的話,來觀察身邊人的反應,進而得知周圍事物的底線在哪裡。所以父母如果發現自家孩子開始說一些過分的話,不用太過緊張,這是他們正常發育的過程。

2、孩子在模仿父母

很多家長在孩子犯錯時,就會對孩子大吼,以為可以用這種方式讓他們不再犯這樣的錯誤。若你長期這樣對孩子,等他們習慣以後,就會裝聾作啞,不僅起不到教育作用,他們還會有樣學樣,而且這對其自尊心也是一種打擊,可能會助長其逆反心理。

5歲兒子“詛咒”媽媽去死,專家卻說罵得好,你家娃可能正在經歷

3、孩子在需求關注

孩子還小,若他們感覺到你對他不夠重視的話,讓其感受不到安全感的時候,他們也會說一些狠話來引起你的注意。例如在《媽媽是超人3》中,家裡來了客人,霍思燕忙著照顧他們,嗯哼感覺媽媽忽視了自己,就講出了“我不想和你說話了,晚上也不跟你睡了……”並鬧著要出走,後來才知道是因為媽媽霍思燕一天沒有照顧自己,他的這種表現正是在尋求愛與關注。

5歲兒子“詛咒”媽媽去死,專家卻說罵得好,你家娃可能正在經歷

研究表明:孩子的語言表達,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進行不斷地學習,他們會慢慢的學會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情緒,然而當他們在不恰當的時候,表達自動的情緒時,作為家長,不要因為自己的過激反應,而傷害到孩子,應該引導他們正確地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情緒。

5歲兒子“詛咒”媽媽去死,專家卻說罵得好,你家娃可能正在經歷

如果孩子講狠話,家長應該怎麼做?

1、正確引導孩子

在孩子因某些事情不開心而說出狠話來時,家長們在這個時候就不要忙著去責備,應該考慮下他們為什麼會這樣,然後正確引導孩子用美好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心情。這樣,當他們冷靜下來後,就會意思到自己說的話可能會傷害到家長們的內心。

5歲兒子“詛咒”媽媽去死,專家卻說罵得好,你家娃可能正在經歷

2、採用"冷處理"的方式

在孩子說出一些狠話時,他們所說的話不是語言的本意只是想表達自己的不高興。作為家長,可以採用"冷處理"的方式,漠視其說出的話,不做出任何的反應。當他們發現自己的話,不會父母有什麼影響,會覺得沒有什麼意義,也就不會再繼續說出那些話。

3、多讚美孩子

在孩子正確使用一些比較美好的語言時,家長們可以對他們進行讚美,這會讓其產生成就感,並對美好的語言感動有興趣。這樣一來,父母可以利用其興趣來加強語言學習能力。(wc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