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小兒天天“詛咒”我,孩子“詛咒敏感期”怎麼辦?

近日,有媽媽感到很煩惱,家裡才三歲的兒子經常口出惡語,不是說把媽媽餓死就是喊著要把爸爸的頭摔破,還揚言要將奶奶扔進垃圾桶。看著嘴裡不斷吐出"狠話"的孩子,家長心裡很不是滋味,在進行批評教育、講道理之後,孩子的詛咒勁更足了,而且還一次比一次猛烈。這不禁讓人懷疑是"熊孩子"or"白眼狼"?

三歲小兒天天“詛咒”我,孩子“詛咒敏感期”怎麼辦?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這樣的一個過程,都會有這樣類似的階段,他們對"屎尿屁"、"打殺死"此類不文雅、不吉利的詞語特別感興趣。這一時期被專家稱之為"詛咒敏感期",也叫"汙言穢語敏感期"。

三歲小兒天天“詛咒”我,孩子“詛咒敏感期”怎麼辦?

在孩子3歲左右也就是語言表達的初期,他們接觸到髒話或者詛咒的話之後特別感興趣,這是因為他們發現再冷靜的大人也會因為這樣的話而出現很大的反應,感覺到了語言的力量,特別是詛咒,像一把利劍一樣會產生強有力的效果,覺得特別好玩,因此會更加快樂、沒輕沒重地亂用,但他們並不懂得這些話的含義。

三歲小兒天天“詛咒”我,孩子“詛咒敏感期”怎麼辦?

"詛咒敏感期"與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諸如"口腔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等敏感期一樣,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孩子該有的正常狀態,家長不用擔心孩子說髒話、狠話意味著品行不佳,只要正確引導就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一時期。

首先,孩子口吐髒詞或詛咒之語不能不管,但也不宜管得太嚴。對孩子的行為聽之任之,會讓他覺得自己的行為沒有問題,不知道對錯;但如果管得太嚴,"以後不許這樣說",就會出現反彈得越厲害的情形,孩子反而會"偏要說"。當孩子說出不中聽的話時,家長要告訴他這種行為不對,並且還要告訴他不對的原因及他人聽到這些話後產生的感受。

三歲小兒天天“詛咒”我,孩子“詛咒敏感期”怎麼辦?

其次,當孩子說出諸如此類的話時,先不要急著責備、呵斥,而要問問他這樣說的原因。如果只是說得好玩,家長也不必認真,轉移注意力即可;如果是口不擇言,則應告訴他用正確的詞語代替;如果是因為有負面情緒,則應接納孩子的情緒,並幫助孩子梳理、開導。

再次,當在教育、引導過程中出現孩子反而說得更厲害時,可以採取"漠視",當他覺得沒趣自然就會停止,否則可能出現大人強烈的反應讓孩子養成說髒話的習慣。

三歲小兒天天“詛咒”我,孩子“詛咒敏感期”怎麼辦?

最後,孩子的語言都是通過模仿學來的,這些髒話、狠話也同樣不是他自創的,因此我們要讓孩子遠離不好的環境。家長不說髒話、狠話,給孩子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給孩子樹立良好的語言榜樣,即便他在外面學會了,也會明白這些話在家裡不受歡迎、是不好的,這樣說是不對的。如果家長不小心對孩子蹦出髒話,應該向他道歉。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髒話、狠話會傷害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不可以隨意說出口的。

孩子在這一時期也會感受到語言本身的力量,在家長的正確引導下,他也會懂得"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的道理,未來也更會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寬慰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