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說水稻抽穗期田裡長滿青稗,還能去除嗎?用什麼藥能根除?

水稻到了生長後期,稗草估計也不止5葉了,這個時候打什麼藥都沒用,只能人工拔除。

防治稻田稗草,一定要及早防治,在稗草很小的時候打,等草大了打風險增大,可能花高代價還解決不了問題。

農民說水稻抽穗期田裡長滿青稗,還能去除嗎?用什麼藥能根除?

水稻田裡的青稗確實是防治的大難題。如果防治不利很難有有效的藥劑能夠進行莖葉處理。所以,青稗的防治主要要以藥劑封閉為主,莖葉處理和人工薅除作為輔助或者備用手段。

青稗,其實不是專屬的雜草。而是水稗、青稗、狗尾草等禾本科惡性雜草的統稱。這類雜草如果使用莖葉處理的話,只能在青稗3.5-4葉期左右作業,葉齡超過4葉期,青稗的抗藥性就明顯增強了,很難有有效的效果。而且,對於狗尾草來說,水田施用的除草劑沒有明顯的效果。

1、插前封閉。插前封閉很重要,特別是抑制插前雜草的發芽顯得尤為重要。插前封閉的藥劑選擇比較廣,吡嘧磺隆、苄嘧磺隆、莎稗磷、苯噻酰、丁草胺等都可以使用。而且,因為是移栽前使用,如果之前的種植季雜草數量比較多,可以適當的增加莎稗磷、苯噻酰或者丙草胺的用量,一般來說,不超過上限的5-10%都是可以的。這樣對於防治移栽前的青稗類芽前雜草還是比較有效的。


2、插後封閉。插後封閉建議使用一些複合藥劑使用,比如五氟·丁草胺、吡嘧·苯噻酰、西草淨或者丙草胺之類的藥劑,效果也是不錯的。可以適當的延長封閉時間,可以保持在10-13天左右。需要注意的是,插後封閉的水層一定要控制好,控制水層不超過7釐米,千萬不要上深水封閉,水層越深、藥劑的稀釋倍數越大、效果越差。要保證10-13天之內不會出現漏田面的情況即可。


3、後期處理。青稗類雜草生育前期和水稻秧苗差異極小,很難準確的辨別。而且,因為插後封閉的措施存在,等插後封閉的水層撤掉之後,秧苗已經6-7葉期了,此時的青稗類雜草的葉齡葉達到了7葉期左右,莖葉處理的效果不會太好,而且成本也是比較高的。比如五氟磺草胺、靈斯科傑、韓樂天、雙草醚等。當然了,現在也有複合藥劑比如五氟·雙草醚。但是實際的應用效果很難有比較大的區別,基本上青稗打死了,秧苗葉禍害的差不多了,安全性也是比較差的。只能是通過人工薅除的方式來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